最近有很多朋友找我谈创业。今天这篇文章让大家满意。
所谓千万条创业之路,我只说一条我最熟悉也是我认为可能是最安全的创业之路:
乙方创业。
顾名思义,乙方是提供各种第三方服务的公司。
这种公司靠卖创意、理论、信息、服务为生,不生产具体的实物产品(我说的是汽车、洗发水、饮料等实物产品,电脑里的软件、PPT都不是实物产品)。与甲方不同,乙方面对的大部分客户是企业,而不是普通消费者。
如今市场上主流的乙方类型包括营销咨询、广告策划、品牌咨询、IT咨询、经营战略咨询、企业培训机构,以及各种To B中介服务公司。
与甲方相比,乙方不需要庞大的流水线,也不需要轻易跨几个省的销售网点。开始工作只需要一间办公室和几台电脑。
因此,乙方经营公司的成本很低。办公室租金加水电费加办公桌椅和电脑的钱都是固定成本,但员工开支是最大的可变成本。
另外,乙方创业非常灵活。
刚开始,两三个人就能动手。业务量小的时候,甚至不需要找办公室。你可以在家开始。我身边很多做得很好的乙方“工作室”把家里的客厅拿出来当办公室,工作累了一般就睡卧室,这样每年的业务流量就能达到七位数。
公司发展后,我们会慢慢换办公室,搬进更高档的写字楼,跟上所有的招聘和招聘。
不像甲方创业,一开始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原材料和生产设备。如果产品卖不出去,仓库里会有一大笔库存管理费。
总之,乙方创业经济灵活,是最适合普通人创业的方式。但以上优势并不意味着乙方创业容易。
为什么呢?大家继续往下看。
乙方创业最大的命运在于两个字:
客户。
如前所述,乙方公司大多不直接面对C端消费者,全部服务于B端企业客户,而To C和To B的业务逻辑完全不同。
今天,我要卖给你一瓶汽水。我只需要宣传一下这瓶汽水有多好喝,包装也是五颜六色。请一些大V帮忙安利。也许你可以买下来。
但是如果我卖给你一个未来三年的战略转型计划,你不能单独做决定。你需要综合考虑各个业务部门的意见,公司采购的意见,公司老板的意见,甚至做一个初步的市场调研。总之决策过程很麻烦,时间战线特别长。
一瓶汽水看得见摸得着。喝一口就知道味道对不对。如果你不喜欢,下次就不买了。简单粗暴直接。
一个战略转型计划,都停留在PPT上,不操作就不知道实际效果。即使实施了效果,可能一年后才知道,总要收几千万的费用。如果出了问题,我们必须从头再来。所以很复杂很纠结,想啊想啊。
这时,“客户信任”就变得非常重要。
这份信任来自于多年行业经验的积累,成功案例的背书,甚至是双方过往合作的美好回忆。这也是为什么乙方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基本都是至少有10年行业经验的老兵。
相反,新人在乙方创业上是不可能成功的。
客户是乙方创业过程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尤其是在中国这个注重人情的社会。可以说谁有客户谁就有核心竞争力。
因此,乙方成功创业的路径通常如下:
首先,在一家行业里的大乙方公司的业务部门摸爬滚打数年。
我说的是业务部门,就是所有的会议、电话、邮件、微信都是直接面对甲方客户的部门,而不是背后的技术支持部门。
比如广告公司的客户部门和项目
这时你可能会说,乙方的技术服务部是核心,技术不到位,工作做不好,甲方怎么买单?
技术固然很重要,但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因为乙方在很多行业的技术服务都是“差不多完成”的,所以甲方给你的和其他公司做的没有太大区别。
除非你的技术和华为一样好,你才能在行业的人群中脱颖而出,做出自己的成绩。如果乙方能做到这一点,甲方会上门要求你做到。
乙方的技术水平更多是60-70%,甲方也知道。尤其是在一些同质化竞争的行业,大家的水平几乎一样,最后一战就是价格和关系。
只有每天面对客户的人,才有机会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保持良好的关系,赢得彼此未来的生意。
另外,为什么要强调去大B的公司?
因为大公司喜欢和大公司合作。乙方公司知名度高,能被吸引的甲方相应客户自然会知名度高。
知名的甲方业务量巨大,业务线众多,未来可以提供很大的合作机会。
例如,我知道几家成功的广告公司。当初他们拿着一个500强企业的客户,甚至只拿着对方一个子业务线的业务,足够支撑一个十几个人的小广告公司。
所以尽量大一点。
乙方公司,充分利用大公司的平台背书,来给你未来的职业生涯加码。其次,在摸爬滚打的经历中逐渐建立客户关系网。
建立客户关系网的方式有很多,但所有方法最后归根结底就是一条:
投其所好。
这里我又要说,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在商业世界更是如此。和客户关系好不仅是你帮人家把活儿干好了,你还要能和对方聊到一起去。
这个“聊到一起”,范围就很广了。
走技术路线的人,可以和客户就业务专业问题聊到一起,建立信任感;走交际花路线的人,可以和客户吃饭大保健甚至做一些额外的交易,建立信任感;两条路一起走的人,情商智商双高,不用我教自然懂得怎么做。
并且你要建立关系的这个人,不是什么小鱼小虾米都可以的。你要找客户业务线的关键决策人。
什么叫关键决策人呢?
就是手上掌控预算的人,能够拍板做最终决定的人。这样的人,不同行业不一样,有的行业是采购权力大,有的行业是项目总监权利大,有的行业是大老板一言堂,这些你都要提前调查一番。
对方是什么性格,做事情什么风格,你都要摸得透透的。在日常工作沟通中,在应酬吃饭聊天中,甚至在扒拉客户微信朋友圈的时候,你都要从蛛丝马迹里了解对方的喜好,然后对症下药。
我有个朋友就特别擅长这个。第一次和客户见面闲聊,过一个星期我就看到他带着客户去酒吧喝酒了。
除了佩服我还能说啥呢?这是门技术活儿。
最后,客户资源攒到一定程度,自己出来单干。
到了这个阶段,才叫创业机会成熟了。
客户资源有了,行业关系到位了,出来单干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没有人逼你,你自然会往这条路上走。
甚至有时候你还不想单干呢,结果客户跑过来说要不你出去干吧我业务全给你做。
于是,你的创业小公司就这么起来了。
但这只是刚刚开始,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已。往后要操心的事多着呢,比如生意有了,怎么消化这摊生意?
接下来你就要找人,甚至找公司合伙人。大家互相之间怎么分工,利益怎么分配,出了事情谁来负责,这都要提前商量好,丑话说在前。
否则,万一公司做大了,这些前期埋下的雷,就是你后期撕逼的泪。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么些年我身边创业成功的朋友不少,最后一大半都是因为这个问题而拆伙。要么是股权分配不公,要么是业务分成不匀,要么是经营理念有分歧,总之都是前期没想周到,没谈清楚,好好的公司说散就散。
所以人啊,是一切的基础,光有专业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你以为这就完了?No,要操心的事可远不止这些。
再比如,现在已经有一个客户了,未来你是深挖这个客户的其他业务线,还是拓展别的新客户,或者是两者并举?
这就涉及到公司经营策略的问题。
深挖一个客户,好处是和客户绑得更紧了,坏处是风险太集中,万一来个金融危机啥的客户行业一蹶不振自己公司岂不是喝西北风了?
而拓展其他客户种类呢,风险是分散了,但所需要的的经验和资源也更加分散了,人也更难找了。以前大家都专注做房地产客户,现在又要做快消又要做互联网,隔行如隔山,学习成本也是成本啊。
至于两者并举那就更难了,那么多大公司搞跨行多元化都扯着蛋了,你一个创业公司就别瞎折腾了。
你看,随便一写就这么多烦心事,乙方创业也不是那么好做的。总之量力而行,饭一口一口吃。
最后再多说一点。
由于乙方创业大多都是把自己原公司的客户资源拉出来单干,有点不地道,所以天生带有“商业原罪”。
但话说回来,哪一个成功的创业公司最初没有原罪呢?
只能说,你要做的是想办法平衡好与原公司的关系,大家不要撕破脸搞得很难看。而竞业协议就是为这种情况准备的。如果你离职了公司要你签这个东西,请看清楚条款再下笔。
基本的规则咱们还是要遵守,不然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多尴尬你说是不是。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启示。大家有任何问题请挪步评论区,我们友好探讨,共同进步。
感谢各位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