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重温了《觉醒年代》,感觉每一集都很感动,每一集都值得回忆。时代不同,真理永存。《觉醒年代》中的很多对话,在今天依然如黄金般珍贵,依然闪耀着理性的光芒,指引着我们对人生的思考。
现在是大学的开学季,我回想起自己当初对进入大学的无知。“大学”是什么概念?
父母告诉我要好好学习,有一技之长,将来找个好工作。最好进入事业单位,像父母一样稳定的生活。
亲戚的恭维,大学意味着离开黄土地后会有一份好工作。衣食无忧,升官发财,出人头地。
你自己呢?我刚摆脱高中繁重的学习,就像当时有人说的“进大学就像进养老院”。我只想疯狂放纵自己,疯狂玩耍。没有父母的约束,我终于可以抱着电脑,不分白天黑夜。人生没有目标。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连夜突击,不求先进,只求及格。四年转眼就过去了,我的学业也荒废了。
正如《觉醒年代》蔡元培在北大就职演说中所描述的那样:“平时纵情声色主游,而考试时,学生熟悉讲义,不问有无学问,只争分数;实验结束,书被束之高阁,不问问题,敷衍三四年,乱涂乱画,拿到文凭,这样就可以借此机会参与社会。是不是违背了学习的初衷?时间是浪费的,没有学习,是自我错误。”
我不知道别人是否对自己的青春无悔,但我只知道,如果能再来一次,我的大学一定会更加努力,奋进。
终身学习已经提了很多年,有多少大学生毕业后还有读书的习惯?我们曾经相信“初三的灯,初五的鸡,正好是男生学习的时候”,我们早起贪黑,为心中的理想而努力。毕业后,书基本都束之高阁。因为忙碌的生活,我没有梦想我的青春。我的眼睛不再明亮,我的理想藏在心里,我不想再去想它。
“痴迷书者必精,痴迷艺者必精”。我们真的忘记了蔡元培老师说的“目的”和上大学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