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6Kr获悉,中国企业数据搜索引擎先驱“北极数据”完成了2000万元的预A轮融资,由绿洲资本牵头,老股东美华创投、英东资本紧随其后。
北极数据建立于2018年,基于to B。
SaaS市场,产品专注于企业内部数据的分析和搜索引擎,降低数据分析的门槛和成本,并使一线业务人员轻松获得数据分析的帮助。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要解决企业能够低成本使用数据、用好数据的需求。
数字化背景下,随着企业业务的逐渐复杂化,信息化阶段的初步完成也意味着数据量的突然增加――由此,企业如何存储、管理和应用数据将催生出一个巨大的大数据市场,从传统的负责存储需求的数据仓库,到BI、数据中心等。这几年做数据挖掘和分析,可以为企业的高效决策提供支持。
在企业的正常运营维护中,企业内部对数据分析的需求往往需要通过招聘“数据分析师”这个岗位来实现,平均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满足相关需求。从成本上看,一个企业内部每个数据分析师平均需要辅助5-10个数据需求者,国内数据分析师平均每年的雇佣成本在30-50万元,要达到成熟市场的人才比例是比较昂贵的。因此,用机器辅助甚至替代数据分析师成为这个市场的一个机会,这也是北极数据的商业价值所在。
市场规模方面,IDC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商业智能软件市场规模为4.9亿美元,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9亿美元,未来五年整体市场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9.2%。Tableau和Thoughtspot等领先公司已经在美国市场崭露头角。
北极数据团队目前有20多人,几乎都是研发人员;d人事。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伊心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修统计学。他就职于美国上市房地产数据公司CoreLogic,在公司内部开发内部数据分析产品。2018年,看到国内外市场数据分析生态的巨大差异,刘伊心以“做一个大家都能用的商业数据搜索引擎”的心态开始创业。
目前北极数据产品有两大亮点:一是操作简单,产品界面与搜索引擎相同。用户可以通过直接在产品上输入问题来获得数据洞察,用户使用的门槛几乎为零;二是部署方便。北极数据产品基于云原生架构开发,几乎开箱即用,大大降低了企业的部署成本。
刘伊心告诉36Kr,目前已有数十家企业使用北极数据获取产品,客户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和零售行业。商业化中,产品的具体成交价格与客户企业的体量、数据量有关,客户单价在几十万元左右。
行业竞争方面,北极数据聚焦的领域国内企业玩家很少,竞争来自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这些公司也有团队在这个方向做研发尝试。北极数据的主要目标玩家是海外商业分析软件服务提供商。
思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