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
当“白云阿姨”在春晚说出“社会主义羊毛”这句台词时,我担心“薅羊毛”这个词会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的代名词,让人捧腹大笑,甚至愤怒。
临近“双十一”,“郭晓云”淘宝水果农场店误将26元4500克脐橙设为4500斤。很快,在哔哩哔哩up店主“路人甲”的鼓动下,成千上万的订单涌入这家店。11月7日,淘宝宣布对“郭晓云”实施保护,避免进一步亏损。
这是典型的“薅羊毛”操作:收集商家优惠信息加以利用,并广泛传播。如果优惠信息是商家基于真实意思提供的,那么这个信息的推广就可以为广大消费者享受到物美价廉的购物体验,对于商家来说,薄利多销可以扩大销量,获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然而,“薅羊毛”含义的演变并没有就此停止。逐渐变成了利用商家明显的疏漏,或者要求商家提供价值远高于支付金额的商品,或者利用商家无法提供相应商品的窘境,然后向商家投诉要求赔偿。在网络上,以“薅羊毛”为己任的路人A-不止一个,无缘无故患上“薅羊毛”的网店“郭晓云”也不止一个。以前被命名为“薅羊毛”的艾尔康和品多多,凭借他们的“大家庭”仍然可以被认可种植。像“郭小云”这样只有两个果农生产销售的小店,经验极其丰富。
“郭晓云”的主人在事发后发布公告,要求网友“让自己活下去”。还有一条活路。我国合同法规定“一方当事人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淘宝和哔哩哔哩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保护店主的合法合理利益,整顿带头“薅羊毛”的行为。但是店主的一句“对不起,我真的很累”真的让人心碎。
“路人甲”可能会让人生气,但整件事里最让人感到“心累”的,是成千上万张订单背后,一张张模糊面孔的普通社会成员。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在利用这种情况。毕竟店家先犯错,但他们没想到或者不想想。他们的第一个“薅羊毛”是以牺牲道德底线为代价的,他们忽略了店铺的生死和社会的公平。如果连这种无意中失去他人的情况都不放过,这种社会风气值得深刻反思。
“薅羊毛”或许已经成为一种调侃,但别忘了,在小品中,它是把“制造社会主义羊毛”与“挖社会主义墙角”联系起来的。用主持人的话说,这罪不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