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excel pivot,pivot创业

  

  我们经常思考一个项目什么时候应该坚持,什么时候应该转型,什么时候应该完成。   

  

     

  

  “彻底转型,然后重生”的例子在互联网创业领域经常被讲述。比如Twitter的前身是播客平台Odeo,企业软件Slack的前身是开发Flash。   

  

  网页上的小斑点。Twitter和Slack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彻底转型重生”是好事,对吧?   

  

  其实我不这么认为。特别是,我不想让创业者认为,当他们最初的创业想法失败时,“激进转型”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我认为,让不可持续的创业公司简单地结束,从一张白纸重新开始,可能是一个更好的主意。   

  

  特别是,我们这里不是在说小企业转型。因为调整同一个产品的商业模式,或者向同一个用户群销售略有不同的产品,或者为产品寻找新的受众,都是正常的。这些情况不是“激进转型”,而是每个创业公司都会遇到的进化过程。   

  

  我在讨论的是那种艰难的、彻底的企业转型。产品、市场、业务模式全都改变了,基本上等于从头再来。   

  

  我想说,我不确定这种“激进转型”是否适合所有创业团队。   

  

  原因如下:   

  

  创业的时候,你拿到了一笔钱,接受了股权稀释,一群投资人支持你和你的想法。你用自己最初的创业想法组建了一个团队。   

  

  如果这个创业想法失败了,你可以换一个想法。你必须和你的原始投资者、团队成员和稀释后的股权一起开始一项新业务,但他们可能不会像以前那样对你的新创业想法充满热情。   

  

  在这些问题中,团队成员总是可以被替换的,所以这个问题虽然存在,但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原始投资者,股权稀释。   

  

  如果你选择进入“彻底转型”的过程,你可能会遇到原来的投资者不再愿意支持你的新业务,或者对你的新业务不感兴趣,而只是希望自己的财务不要受损。   

  

  然而,更大的问题是,你将进入股权稀释的新创业阶段。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有些创始人愿意用一个而不是100%。   

  

  拥有股权的公司开始新的业务。这就像,当你创业的时候,你不得不背负一个你根本不用背负的负担。   

  

     

  

  当然,用公司银行账户里的现金和现成的团队来创业肯定是有吸引力的。很难按照协议归还投资人的钱,从一张白纸重新开始。我能理解。然而,更难的路往往是最好的路,而容易的路往往更难走。   

  

     

  

  如果你已经从一张白纸开始创业,我相信你还可以再做一次。而且,从一开始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建一家公司,找到自己想要的团队成员,找到自己想要的投资人。   

  

  很多创业者之所以选择“彻底转型”,是因为他们认为这表明了他们对投资者的“忠诚”态度,但我从来不相信这种想法。从我自己作为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这种不明智的忠诚也是不可取的。   

  

     

  

  关于种子轮和早期投资的真相是,故障率高得惊人。在USV,当企业家失败时,我们的每一笔投资都会及时清算。哥谭比USV更早进行投资。   

  

  Gal的清算率比我们还要高。   

  

  因此,早期投资者应该习惯失败。这是早期投资商业模式的一部分。之所以能接受这么高的失败概率,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会遇到万事俱备的局面:合适的创业理念、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团队、合适的投资人、合适的实施。   

  

  虽然“激进转型”也会遇到那么多“对”的场景,但我觉得不会和从一张白纸开始是一个层次,因为毕竟“激进转型”会背负很多旧的包袱。   

  

  我最不喜欢的是创业团队转型去做一些我不感兴趣的事情。更糟糕的是,创始人本身对转型后的企业不够感兴趣。   

  

  所以我的意见是:创业失败,那就接受,宣告失败,处理后续事宜。关闭公司,按协议把钱还给投资人,撕毁无效股权协议。做你下一步想做的事。如果你想创业,从零开始,尽可能多的保留股权。如果你在做别的事情,就去做。   

  

     

  

  创业不是签了卖身契。   

  

  但是当我和一些人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给人这种感觉。   

这太糟糕了。我鼓励每个在创业领域的人,拒绝这种想法,当你们难以为继的时候,别去想什么「彻底转型」,而是结束,然后专注于新的事情。有太多事情可以选择去做了,每个人都应该确保自己在做对的事情,真的感到兴奋的事情。

  

在我看来,任何事物或想法,只要是它阻碍我们做自己真正感到兴奋的事情,就应该被废除。

  

标题:Pivot or Fail?

  

作者:Fred Wilson,Union Square Ventures 联合创始人

  

翻译:郝晓茹 / 光涧实验室(lightstream0)

  

本文由 @郝晓茹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