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今年世界杯的朋友一定对心有二手车有印象。“心有二手车网上商城3天无理由退车,大平台更省心。”它的世界杯现场广告因为太无聊而被广泛吐槽。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年二手车平台的存在感更高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它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创业机会?让我们继续今天的内容。
为什么二手车平台能火?
据统计,2010年1月,二手车电商平台首次获得融资。截至2017年初,7年间行业投融资事件近70起,累计金额达26亿美元,资本热高涨。
这项业务的成功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一是有市场需求;第二,有痛点,所以它自然上升。
先看需求。美国汽车市场非常成熟。这很可能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形态。二手车和新车的比例是多少?3:1,而去年在中国,这个数字是1:2.3。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市场上每卖出一辆新车,就有4辆二手车同时在美国市场上销售,而在中国,二手车不足0.5辆。中间的差距惊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场想象空间。
如今,中国居民的思维也在与时俱进,但还是有很多人不敢买二手车,因为在美国,二手车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价格透明,有具体的信息和购车来源。中国的基础设施还没跟上,人们还是会担心不小心买了浸水车、事故车、换了零件的车。传统二手车交易中,价格不透明、信息不对称、中介赚取差价等。这些都是痛点。
于是我们看到,这两年,二手车平台的声音突然变得响亮起来。
二手车平台生存现状?
但是,如果有需求,有痛点,我们只能说在创业的这个阶段你能找到消费者,但并不代表二手车平台服务消费者好。事实上,虽然所有平台都在广告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行业内仍存在盈利难、投诉多、烧钱快、资金短缺等问题。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就在有企业融资之前,就有企业掉队,给二手车电商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问题出在哪里?
二手车的广告宣传太冲动了。据了解,二手瓜子直销网络广告投入成本超过10亿。心有二手车的广告投入也超过3亿。巨额广告是目前二手车市场烧钱的主要方式;其次,获取用户费、垂直渠道推广费、运营管理费也是很大的支出。资金过多的广告导致运营管理失误和漏洞。
当然,最重要、最本质的问题是,他们的初衷是提供优质服务,但实际上消费者的痛点并没有得到解决。
无论是C2C直销模式还是以平台为中介的C2B模式,最终的竞争都离不开车源、效率和成本的问题。但在车源方面,信息不透明导致的高投诉率依然存在。比如媒体《汽车洋葱圈》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个事件:一位车主通过心有二手车平台以37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辆二手宝马X5。工作人员承诺该车“只换了挡风玻璃”,但上路后故障频发,经查2010年至2012年发生多起车祸。心有工作人员归还的车的状况在平台上不被认定为事故车,车主操作不当。
从目前二手车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来看,虽然设置了车况检测等看似完整的要求,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漏洞。因此,在利润的道路上,仍然缺乏一个标杆和真正的商业模式来保护消费者。“重交易轻服务”的经营理念不可能长久。
二手车市场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截至2016年,二手车电商仅占总交易量的12%,线下交易仍占绝对优势。显然,资本市场低估了二手车电商交易的难度,虚假营销等问题的爆发也在意料之外。制约二手车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二手车消费观念落后,缺乏优质二手车。
第三,二手车是高价值物品,与淘宝产品不同,试错成本太高。因此,不可能完成在线交易。其实目前80%以上的交易量都要经过几个B端环节。二手车的检验、评估、过户、换税都是线下完成的。网上能做的只有资金交易和汽车基础信息采集。
总的来说,我预测未来二手车电商平台会向线下门店倾斜。及时转变思维是二手车市场取得突破的关键。二手车市场应逐步减少对互联网的依赖,同步开展线下工作,重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拉长回报预期,稳步扩张。从今年二手车的销售和融资情况来看,中国二手车市场具备了蓬勃发展的条件,但距离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二手车平台也不能自己吃整盘。如果中小企业家和他们结合,线下拓展,建立行业规范,可能会有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