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智能航运发展研讨会在青岛蓝谷举行,由交通运输部水运研究院与智慧通航(青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智能航运技术创新与综合实验基地正式启动。
起步区位于青岛蓝谷鹤山路以北,来青路以西。
基地起步区位于青岛蓝谷鹤山路以北、来青路以西,规划面积约750亩。基地区一期投资约60亿元,计划7月底开工建设,二期投资约40亿元。它将建立一个航运研发中心;d中心,一个交通控制中心,一个检测中心,一个人才培养中心和一个学术交流中心,并将利用其强大的吸附能力,形成智能航运产业集群。所有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带动未来十亿美元智能航运产业链的形成。
建立智能航运技术创新与综合实验基地,可以促进关键技术创新的研发,为智能航运发展创造氛围、基础和监管条件,进而打造智能航运综合示范区和国际国内智能航运创新高地。
除启动区外,智能航运技术创新与综合实验基地项目还将规划建设首个智能航运示范区,规划总投资不低于150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不低于1500亩,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
示范区将建设智能航运技术和设备研发等五大板块;d中心、智能航运技术装备综合试验场、国际标准海上试验场、智能航运技术装备产业化中心、无人驾驶航母控制中心、智能航运标准化培训中心和“云水一号”卫星地面站,将集聚总部办公、研发、运营等基础业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d中心和供应商平台,如智能船舶制造装配、运维技术服务、航运物联网平台等。在智能航运产业集群中,打造优美环境。预计2021年,智能机械制造标准化产业园正式开园。
智能海洋岩心实验测试区
智能海洋岩心实验测试区划分
青岛海上智能船舶试验场位于崂山湾北部的田横岛外海,面积240平方海里。包括无人艇试验区、无人艇航行试验区、靠泊停泊试验区、锚泊试验区等多个试验功能区。将来可以推广到附近有条件的地区。
试验场将搭建智能船舶试验和实验环境。首先要在该区域建设通信、导航、网络、光电等基础设施和自主导航、智能靠泊等测试场景,针对不同船型设计多维度的测试实验环境。其次,与海事部门制定青岛海事智能船舶试验场监管规则,报相关部门批准后发布实施。此外,还将制定青岛海事智能船舶试验场运行服务规则。这三项任务完成后,考点将尽快对外开放。
无人航运集装箱船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