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者访谈感想200字,采访创业者后的感悟

  

  /文最早出现在《生活限定读书会》   

  

  1.继续阅读《创新者的课堂》的第三章,作者christensen提到一个有趣的观察:一开始,很多成功的创新并不是针对当下的“主流市场和人群”,相反,非消费者、非主流人群才是创新的土壤。   

  

  2.书中有一个例子。爱迪生在1877年发明了留声机。有了它,我们可以听到其他地方和地方播放的音乐。在那个年代,人们不得不去音乐厅买昂贵的票来欣赏音乐。学习音乐的费用很高。但是,如果我们假设只录制音乐人的作品,只用来在音乐厅向观众卖票,观众听到的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留声机而不是真人,是否要退掉所有的票?   

  

  3.但是如果观众在世界各地,他们是不是很愿意接受呢?   

  

  4.有趣的是,从技术上讲,录制的音乐与现场音乐相比,用了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   

  

  时间到了。但是今天,几乎所有的人,无论是随便听还是专业的鉴赏家,听音乐主要是靠录音,而不是现场音乐。   

  

  5.简单来说,18世纪,听留声机音乐是“边缘市场”,去音乐厅是“主流市场”。但很显然,今天,这种模式被彻底颠覆了。   

  

  6.今天这一章以留声机为例,解释为什么美国第一批学校大量普及电脑后,学生的成绩没有发生巨大变化,因为市场适应是错误的。   

  

  感觉:   

  

  以前和很多创业者聊天的时候,都谈到“用户定位”和“市场定位”。然而,关于“主流市场”和“边缘市场”的划分方法,似乎谈得很少。这让我想起了我的朋友蔻驰萨维奇,他在大学城创办了“飓风之旅”青年自行车俱乐部。   

  

  萨维奇的“飓风之旅”是重庆最专业的教育培训机构,带领6-16岁的青少年和儿童骑自行车。在重庆骑自行车本身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用了12年的时间,逐渐影响了重庆7万骑手的发展,青少年骑手就更少了。但今天的事实是,经过五六年的不断努力,萨维奇已经成长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很多国外的教育机构都向他学习。如今,在重庆教青少年骑行是一个“边缘市场”,这群消费者也是“边缘消费者”。也许正是这个瞄准边际市场中边际消费者的野人活了下来。如果他当年像英语培训一样进入“主流市场”,估计他的生意早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