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在华为众多书籍中并不出彩,主要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华为从成立到2016年的决定性事件和决策。因为这本书的第一版是2017年1月出版的,所以华为从2017年到今天的动荡局面并没有被纳入书中。据说市场是不可预测的。对于华为来说,这个词还是缺少很多分量的。美国制裁和欧盟的后续不仅是对华为高管的考验,也是对整个组织的重新思考、重新定位和重新出发。
比技能更重要的是毅力,比毅力更重要的是人品,比人品更重要的是胸怀。
重新梳理华为的过去,除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更多的是目标的坚定性和开放、妥协、灰色、科学的态度。
坚定目标是指在八九十年代中国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不被外界诱惑,坚持自己的主渠道,更是指做一个高层次的事业。比如《华为基本法》中就明确,为了让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永远不会进入信息服务行业。通过独立的市场压力传导,内部机制总会被激活。
信息化不仅可以促进企业有形产品的销售,还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甚至超过所谓的传统硬件设备收入。
华为放弃了触手可及的与自身业务相关的领域,专注于自己的价值指南针,走上了艰难的道路。这种精神是很多人和企业都无法企及的。
开放、妥协、灰度的态度包含了大量的研发;d费用,包括斥巨资引入IBM的管理理念,用科学的方法和流程架构提高效率,为客户和股东提供更大的价值。例如,引入了IPD过程。IPD流程是从市场调研、需求分析、前期研究和项目建立、系统设计、产品开发、中间试验、制造、营销、销售、工程安装、培训和服务到用户信息反馈的完整流程意义上的产品线管理。
引入IPD进程后,趁热打铁实施了ISC进程。ISC流程要求将公司运营的每一个环节都视为供应链的一部分,无论是公司内部还是公司外部的合作伙伴,都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提高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华为的人才体系建设和各种流程体系需要进一步研究借鉴。通读一遍,以任的一些金句作为最后的收获。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我们应该承认有差距。我们应该对我们的环境感到满意,不要攀比。如果你对自己的努力没有一种满足感,你就会不断地折磨自己,受苦。你真的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被祝福了。这不是命运。命运就是人在知道差距后不去尝试改变。
如果你敢想敢做,就一定要敢于孤独。做一个不俗不平庸的世界级企业,才是丰富和激发人生的根本之道。
首先,我们必须生存。生存的必要条件是我们是否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低成本。没有低成本高质量,竞争就很难,必然会输。
自我批评,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工作是一种爱,一种奉献的动力,一种机遇和挑战。多难得,我们要珍惜。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视野开阔,胸怀宽广,责任心强,不计个人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