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说他很努力,但是他的生意并没有因为他的努力而变得更好,甚至他努力工作,看着生意失败,他也无能为力。
我朋友原来是一家100多人的公司的副总裁,专门卖儿童室内游乐设备。看着下游的商店,他赚了很多钱。在上游,他心里痒痒的,想着自己这两年的成就。跟创业的时候玩不一样吗?
他曾经在23天内完成了一家店铺的选址、购买和装修。装修期间,工人没来,但他已经来了。工人们离开时,他自己做了这件事。他在店里吃饭睡觉,所以操场很快就开了。开业时他说,23天就开业的400平米游乐场是行业奇迹,但以后会成为他公司的标配。
他聚集了很多朋友一起建言献策,想出了很多其他店铺没有的小点子,为儿童游乐场增添了不少看点。比如儿童换书(小朋友带书的时候可以和其他小朋友换书)、互动投影屏(自动捕捉小朋友的身影,生成MV在大屏幕上播放)、需要很多小朋友配合才能开始的人类小火车、各种异域风情的观赏水上运动。
刚开始进入他的操场,发现布局新颖,可玩性很强。当孩子们走到门口时,他们基本上不得不进去。第一天开盘的时候,其实只开了半天,就到了盈亏平衡点。
在一周的试运行结束后,这位哥们自己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调整布局,改进了试运行时的一些不合理设置,增加了专门的鞋子管理区和家长休息区。工作一大早完成后,他累得几乎晕倒。
第二天收到了很多好评,一切仿佛都充满了活力,朋友们也准备好好干,继续优化,开分店。
但一个月后,业务略有下降。第一个月,每天都有很多人发卡,但现在有时一天都没有,甚至连续三天都没有。朋友是个急性子,觉得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所以,在社区做问卷、做调查、发传单,是又一轮细致的改进,增加新项目,但我无能为力,生意还是不咸不淡。
经过半年的辛苦扶持,朋友无奈转店。
我的朋友告诉我,在他创业之前,他是公司的业务骨干。他总是面对困难,为公司努力工作。因此,他在两年内被提升为副总裁。当时他觉得自己很厉害,于是决定自己创业,认为自己比懒老板厉害多了,肯定能做成更大的公司,可是为什么失败了呢?
我和朋友分析,对于一个已经证明有市场前景的领域,你在努力加速实现这个市场前景,但是对于一个没有市场前景的领域,你在努力加速亏损和破产。
原来他在公司工作,虽然老板比较懒,但是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有前途的市场方向,或许是运气或者是经验,但是这个方向毕竟是正确的。方向确定后,只需要做具体的事情。朋友如果努力,自然会得到老板的赏识,一路晋升。但是现在的室内游乐园项目不一定是好的方向,努力也就没有意义了。
对于这个项目来说,如果小区人气不够或者竞争太大,不管店铺开早开晚,都不会有生意。虽然早点开店很辛苦,需要老板每天蹲在店里监督帮助,但这个意义仅限于节省几天房租,意义不大。
企业家不应该被自己的努力所感动。如果你的努力没有朝着正确的方向,没有基于彻底的市场调查,那么这些努力很可能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