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情况:,男,30岁,主诉腹胀、腹痛、排便7天无排气。
病史:
7天前吃油腻食物,大量饮酒后,腹痛腹胀,无排气排便,恶心呕吐,随后低热,诊断为小肠梗阻,采取禁食措施,胃肠减压、甘油灌肠、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无明显缓解,转我院治疗。既往身体健康,无腹部手术史。
诊断:
剖腹前仰卧位腹部平片检查显示小肠梗阻,腹部增强CT检查显示小肠明显扩张、积液,部分小肠突入网膜囊,肠系膜小血管成束聚集,考虑腹内疝。术中:小肠肠管明显扩张,距回盲部80cm处肠管排空。近端小肠从胃结肠韧带缺损处突出至小网膜囊内约20cm,无法接受嵌顿,导致近端小肠扩张,肠管颜色呈紫黑色。切除部分小肠坏死,肠壁切开后发现椭圆形肿块,大小约3cmX。
2cm。肿瘤内可见溃疡,直径约1cm。
病理:显微镜下可见小肠黏膜溃疡,溃疡下可见少量腺体发育不良,其下可见胰腺腺泡及导管组织、腺小叶结构及细胞。
诊断结论:'s肠胰腺异位。
治疗:的海因里希将异位胰腺分为四种类型:型,由腺泡、胰管和与正常胰腺组织相似的胰岛组成;型,仅由胰管组成;
型,由腺泡组织组成;型,由胰岛细胞组成。
本例小肠异位胰腺属于I型,具有完整的胰腺组织结构。由于小肠液的长期刺激,肠道内的细菌环境容易发生炎症。在大量饮酒和油腻食物的刺激下,异位胰腺分泌胰蛋白酶和碱性胰液,导致胃肠粘膜溃疡出血,刺激肠道痉挛和剧烈收缩。收缩的小肠通过胃结肠韧带间隙进入小网膜囊,导致肠壁水肿和嵌顿。腹内疝是指腹腔脏器离开原来的位置,通过腹腔内正常或异常的孔洞或裂隙突出到一定的腹腔内-
解剖间隙。
这种情况下,由于胃结肠韧带缺损发育不全,小肠通过胃结肠韧带缺损进入网膜囊形成嵌顿。异位胰腺CT平扫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腔内生长,与肠壁宽基相连。病变较小时,平扫不易发现,增强扫描可提高检出率,呈中度或明显增强。腹内疝导致肠梗阻,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并容易导致肠坏死,导致死亡,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随着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对腹内疝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三维重建下观察疝口、疝囊的形态及肠管、肠系膜、血管的走行,可发现腹内疝的直接征象。
小网膜囊疝的CT表现:
疝囊见于大网膜囊,一般在胃与胰腺之间,无明显扩张,内部有少量液体或实性肿块。增强扫描肠壁增厚,明显或中度强化,边缘模糊。较大的疝囊可以推动胰腺和胃壁。肠系膜密度增高,模糊,漩涡样改变,肠系膜血管聚集,类似马尾征。肠壁增厚可见积气,提示肠壁坏死,应立即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