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板50指数什么股票多,创业板蓝筹50股有哪些

  

  15日,创业板50指数盘中一度上涨2.24%至1981.87点,超过2月25日的高点,创下三年半新高。统计显示,年内创业板50指数上涨28.73%,创业板指数上涨23.44%。创业板50指数成为今年a股市场最强指数。   

  

  就在创业板50指数风光无限、攀上三年新高之际,2016年初至2018年初被称为“美丽50”的上证50指数却出现了螺旋式下跌,年内上证50指数累计下跌7.33%。   

  

  创业板50大幅度跑赢“美丽50”,彻底赢了!几年前苦苦挣扎的创业板50指数,如今成了“小甜甜”布兰妮。回顾a股历史,市场出现了许多明显的风格变化,中小板和创业板成长股在上一波的表现明显超越大盘股蓝筹股——出现在   

  

  从2013年初到2014年底。   

  

  创业板前50名个股中,华大基因今年股价涨幅达106.08%,翻了一倍多;志飞生物紧随其后,增长81.84%。   

  

  事实上,这一波成长股行情与当年颇为相似,宏观环境更为接近,即经济增速持续下降,而增速为10   

  

  以国债年化收益率为代表的市场利率明显下降,货币政策由紧缩转向宽松。在这种宽松的货币环境下,中小成长股估值提升会明显加快,指数表现会更好,但当货币条件由宽松转为紧缩时,情况往往会发生逆转。   

  

  量价齐升,创业板50指数创3年半新高   

  

  6月15日,深交所将开始受理在审创业板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再融资、并购重组等申请。当日创业板表现强劲,创业板指数一度涨超2%至2256.65点,逼近2月25日高点2293.46点。   

  

     

  

  与此同时,创业板50指数盘中一度涨2.24%至1981.87点,超过2月25日高点,创下三年半新高。   

  

     

  

  数据显示,创业板指数从创业板股票中选取100只样本股,反映了创业板市场的运行水平。另一方面,创业板50指数从创业板指数的100只样本股中选择流动性指数最好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50指数不包括文股份的借壳上市。   

  

  今年以来,成长型企业市场指数涨幅遥遥领先。其中,年内增长指数上涨32.65%,创业板50指数上涨28.73%,创业板指数上涨23.44%。   

  

  截至6月15日,创业板50指数成份股中,多只股票大幅上涨。其中,华大基因股价收于141.58元,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06.08%,涨幅超过一倍。志飞生物,同比增长81.84%,紧随其后;芒果超媒体今年增长了71.80%。   

  

     

  

  需要注意的是,在成交量指数方面,创业板5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成交量持续上涨,逼近历史峰值水位。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交易信号。   

  

  风格切换,创业50大胜“漂亮50”   

  

  就像创业板50指数风光无限,攀上三年半新高一样,素有“美丽50”之称的上证50指数,也跌入了跌宕起伏的苦海。   

  

     

  

  从上图来看,今年上证50指数下跌了7.33%,而创业板50指数上涨了28.73%,创业板指数今年上涨了23.44%,可谓是天壤之别。显然,从趋势上看,今年的创业板50指数已经击败了以上证50指数为代表的“美丽50”。   

  

     

  

  同样,在深市,创业板、中小板等多项指数年内实现正回报。深圳综合指数年内上涨8.26%。   

  

     

  

  沪市方面,上证综指下跌5.25%,上证50指数下跌7.33%。   

  

  成长股从“牛太太”变成了“小甜甜”   

  

  事实上,创业板50指数和上交所50指数的分割线从去年底才刚刚开始。回顾几年前,创业板50还在“3000”行列。此前,市场人士曾调侃说,股票可以分为两类,即“美丽50”和剩下的“德”   

c-image/S22TYq0E8Ch863' />

  

在2016年初到2018年年初,那是属于上证50指数的”漂亮50“时代!一批以贵州茅台、格力电器为代表的大盘股业绩屡创新高,而一大批中小市值的股票却是一路跌跌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时间,“漂亮50”和“要你命3000”两个词一下火遍了投资圈。以价值股为代表的上证50指数,也是那三年里走势最强的指数。

  

而在经过2018年个股普跌和2019年个股普涨的变化之后,股市风格再度迎来分化,除了贵州茅台等个股之外,价值股普遍陷入沉沦,而成长股再度崛起。

  

成长股的历史再现?货币松紧度很关键

  

历史上,A 股市场出现过多次明显的风格切换。其中有两次极端风格分化,一次出现在 2013年初到

  

2014年底,中小板和创业板成长股的表现明显超越大盘蓝筹股;另一次则发生在 2016 年末到 2018 年初,大盘蓝筹股大幅走牛而中小成长股则持续下跌。

  

  

在2016 年末到 2018

  

年初的这一时段,“漂亮50”持续飙升而“要命3000”股票持续下跌的宏观背景是,经济企稳且超预期上行,同时国债收益率出现大幅上行,反映出货币政策快速收紧。同时,金融强监管的推进和机构投资者话语权的加强,都非常有利于大盘价值股的表现。

  

而反观2013年那一波成长股行情,很明显的是,经济增速不断下行,而以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市场利率出现明显下行,货币政策从紧缩变为宽松。这一情况与当前宏观经济情况颇为类似。在宽松货币环境下,中小创成长股的估值提升要明显更快,指数表现也更好,但当货币条件由松转紧时,情况往往也会发生逆转。

  

当然,这里需要强调一点,从目前来看,国内股票指数的编制或许还存在不足,上证50和创业板等指数成分股选择基本是按照市值规模和上市标准等因素,而非完全代表“价值”和“成长”,并不能完全反映成分股在不同风格方面的敞口。投资者需要加强对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分析,才能找到能够穿越风格切换周期的优质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