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后一个故事中,史玉柱自掏腰包买了一台“价值连城”的IBM电脑。当时5万元可以说是富二代的风格。
如果你现在问他:你想过以后创业挣钱,你敢花钱吗?
他肯定地回答,你在说谁?我只想创业!我是一个好的事业单位,名牌大学毕业,以后做个处级干部会很轻松。
我相信,因为他的第一任妻子在这个时候遇到,他努力工作,他只想在这里定居,过上舒适的生活。
有了这台电脑,史玉柱开始结合邮政业务学习计算机编程。他还要求两个人帮他输入数据。搞大数据的都知道,数据录入是第一步,其次是数据清理和算法模型。当时数据计算只有二三十个人拿着算盘算了一年。在数据记录器和计算机的帮助下,他在两天内完成了它。
当时他夜以继日地写经济分析软件,可以分析当时中国社会农民的消费特点。可能没有人记得,这个软件在1986年的全国统计系统年会上获得了国家进步奖和奖金。
当他开完会回来时,脸上写满了春风。同事问他:你得奖了吗?奖金多少?
他自豪地说,20元。
别笑,和5万台电脑的价格相比,这确实不是一个大数目,但和他当时54元的月薪相比,也不算小。另外,荣誉是无价的。
1986年,史玉柱出色的工作表现,使他被送到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作为第三梯队预选干部考研。
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往前走的。这一步之后,你不知道下一步会在哪里。
创建于1983年的深大,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校风开放,经常举办企业家讲座,创业氛围浓厚。对了,这所学校还有一个创业名人,叫马,我们后面会介绍。
改变他主意的是一次汇报会。一位企业家来学校做了题为《泥饭碗比铁饭碗安全》的报告。他说我们公司(石头公司,当时是个牛逼的企业)是个“泥饭碗”,但能比铁饭碗更能成为“金饭碗”。观众的史玉柱很激动。这是他第一次接受创业理念的洗礼,心中的创业之火开始点燃。
1989年,史玉柱从深圳大学毕业,面对北方,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是回去当干部,还是出去冒险?
目前,一个铁饭碗和一个泥饭碗正挂在我们面前。
(未完待续,请加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