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近日宣布,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已获核准。截至目前,已有16家券商取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券商管理的总资产规模仍远远落后于银行,市场份额仅为1%。随着托管银行结算模式改革的推进,券商有望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九大券商“期待”基金托管资格
截至2018年10月25日,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的券商有15家,分别是海通证券、国鑫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国泰君安、中国银河、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兴业证券、中信建投、CICC、恒泰证券、中泰证券、郭进证券、安信证券。
今年以来,申请基金托管资格的券商数量大幅增加。截至目前,共有6家券商先后提交了基金托管资格申请,分别是西部证券、光大证券、华信证券、国源证券、华安证券、财通证券。
目前等待基金托管资格审批的券商有9家,分别是长江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万联证券、西部证券、光大证券、华信证券、国源证券、华安证券、财通证券。
券商托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基金托管业务涉及履行基金财产安全托管、清算结算、资产净值审查、投资监管、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等职责。银行和券商在基金托管业务上各有优势。
一位基金人士表示,银行销售网点多,代理销售有优势,但券商的投研实力强,对产品属性的理解比银行好,估值建模也有优势。
基金托管最初是银行的天下。2014年初,海通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成为首批获得基金托管资格的券商,券商托管业务逐步从私募基金向公募基金、基金账户、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等领域拓展。
券商渠道对新基金发行的支持与银行还有较大差距。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共有30家机构托管了新成立的基金,其中只有4家券商。招商证券、中国银河证券各管理4只新成立基金;国泰君安管理3只新成立基金;CICC管理着两个新成立的基金。4家券商共管理13只新基金,仅占30家机构管理的新成立基金总数的2%。
总的来说,券商与银行基金托管业务的差距仍然巨大。截至目前,仅11家券商开展托管业务。从托管总资产规模来看,11家券商托管总资产为1377.48亿元,市场份额仅为1.02%。从单个机构来看,国泰君安在券商中基金托管规模最大,托管基金资产规模为617.76亿元。华泰证券信托基金资产规模最小,仅为2.53亿元。
2017年12月,监管部门提出推进托管资格与结算资格审批分离,逐步将托管银行结算模式转变为证券公司结算模式。“这有望改变目前银行的主导地位。”海通证券孙婷团队认为,未来券商凭借资源整合、较低费率和专业服务能力,有望在公募基金托管业务中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编辑:罗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