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巨科编辑|罗丽娟
为了让消费者在双11中“买中买”自如,平台商家往往需要提前进入紧货备货期,而在此之前,还有一个更早开始全面备战的环节——源头工厂。
据东莞一家儿童智能手机手表厂的老板娘郭火莲介绍,9月底之前,全厂都在加班加点备战。甚至在原材料的准备上,也是从2020年底开始备货。
早做准备,让郭火莲的工厂在双11(10月20日)大促前一周冲出计划销量80%的订单;临近双11时,工厂恢复了正常状态。现在工人每天只需要工作8-9个小时就可以维持两条生产线的稳定出货。
毗邻东莞的深圳,是中国数字产业带的重要聚集地,全国80%以上的供应链管理公司总部都聚集在这里,各种规模的手机厂商数不胜数,潘的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在深圳,一个约3000平方米的工厂,生产线占地约1200平方米。双十一第一轮促销前夕,潘工厂多条生产线同时加班的局面即将结束。
双11原本是商业品牌一年一度的“接受时刻”。凭借火爆的直播间和唱片成交额,每一个手表和数字都能刺激商家的神经。天猫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双11,超过29万商家签约,共计1400万产品集体打折,超过2020年。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源厂早交的答卷。
今年尤其是双11,是对工厂环境适应能力、趋势判断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的全面考验。
在全球供应链价格上涨的背景下,货源工厂双11备货的“商业体验”不再只是简单的流量计算和交易转换,而是时间和成本.之间的博弈
# #向供应链“抢”时间
对于元元厂来说,13双11来得很早,是工厂有意识的提前到来。
来自江西农村的郭火莲是一位80后妈妈。2015年,在一部以“诱拐”为主题的电影的触动下,她骨子里的母爱被激发,她想到了父母关心孩子安全的痛点,决心做一只能定位、防止孩子走失的智能儿童手表。
开始,她和丈夫一起工作——生于销售的郭火莲负责拓展销售渠道,而生于技术的丈夫负责研发;产品和生产。
从黑白屏到彩屏,从圆屏到方屏,从防水到防水,从不会说话到会说话,从2G到4G,短短6年时间,郭火莲卖出了上百种手表款式,价格从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随着业务的不断壮大,她组建了自己的生产团队,成立了深圳市微选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微选科技”),并逐步在深圳、东莞、九江等三个城市设厂,员工人数达到1500人。自2015年微选科技产品登陆淘系以来,其门店销量一直位居淘系前三。
_微选科技东莞生产线工人正在工作_
郭火莲不会因为自己年轻好斗的性格就满足于此。除了国内贸易,她还在亚马逊上开了一家店。2020年,外贸销售额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70%。如今的微分离技术也被视为行业龙头,预计2021年仅国内贸易产值就将超过10亿元。
双11无疑是全年所有国内商家的“旺季”,电商老玩家郭火莲自然不会错过。值得一提的是,微选科技为了今年双11稳定出货,从2020年底就开始囤积原材料。
提前半年备货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可能被认为是一种过激行为。不过,郭火莲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一方面,2019年,微选科技加入了淘特平台,带来了流量和销量的激增;另一方面,销量
综合考虑,郭火莲决定将公司原材料储备周期由三个月延长至一年。虽然这将增加一些库存费用,但可以大大减少在成本.的原材料采购
“今年(智能手表)屏幕涨了30%,主板涨了50%,这很正常。”郭火莲向全天候科技透露,通过提前囤货,“公司的成本支出可以减少一半左右(相比涨价)”。更重要的是,在行业普遍缺芯缺屏的情况下,微分离技术让工厂保持正常生产并不容易。
生产“凯尔莱顿”品牌箱包的公司长沙品冠皮革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品冠皮革”)在微浮选技术方面也有类似的经验。
这家从事箱包制造业务的企业已经在天猫、JD.COM、拼多多、亚马逊等多个电商平台开店。近两年,品冠皮革还尝试在Tik Tok等内容平台直播带货,两个单肩包的销量占振动音箱包销量的前两位。
据品冠皮革跨境电商总监杨万里介绍,公司于9月初正式开始筹备双11。“但实际上,为了减少原材料供应紧张导致的价格上涨,公司从7、8月份就开始囤积原材料。”
行李箱产品不同于3C数码产品。由于体积大,库存空间大,一般不会提前太久备货。但今年双11品冠皮革的备货周期明显比往年长。因为一旦成本公司的原材料增加,销售端可能就是销售。
售价成倍数增加,最终可能对销量有很大影响。杨万里算了一笔账,由于当前原材料物价和物流成本同时上涨,如果公司原材料购买成本增加1美元,最终可能表现在销售端产品售价会增长3-4美元,“(因为)同等体积货柜从美国到中国,今年价格已经是去年的20倍”。
与物价赛跑、向供应链抢时间,成为了源头工厂打响双11成本保卫战的“第一枪”。
## 产销链条中间“减”环节
除了通过稳定原材料价格降低成本,源头工厂还在创新销售模式,试图通过减少中间流转环节来降本增效。
自2015年接入线上渠道以来,微选科技成长迅速,特别是近两年年产值飞升,已经接近10亿元水平。目前,淘特已经占到整个公司销量的40%;最好的时候,单品月销量能达到10万单。
淘特采用的是工厂直供模式(M2C模式),即工厂只负责生产,其他环节包括线上开店、运营销售、售后服务等均由平台完成,目标是用最小的成本实现工厂数字化。
传统产销链路下,从工厂到消费者隔着品牌商、代理商、零售商等大量中间环节,层层利润叠加,最终可能推高售价、压低出厂价;而M2C模式下,实现了从工厂到消费者的直接触达,中间仅有平台这一环,效率能够得到明显提升。
郭火莲向全天候科技透露,传统模式的售前、售中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成本,如果月出货量达到10万,可能需要10位客服;如果月出货量达到15万,可能需要20位客服。“(M2C模式)为我们省下了70%的人力成本。”她说。
根据郭火莲计算,考虑进库存、人力、规模订单等因素,这样的创新销售模式可以使其利润率整体提升10%以上。
潘晓强的工厂生意,也同样在寻求更多可能性。
在创办深圳市关爱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关爱心数码”)以前,潘晓强就在深圳见证了手机行业的更新迭代,做着功能机代工的生意。期间,他也遇到过不少挫折,一度尝试切入智能机市场,奈何竞争不过品牌机,只能退守按键机、老人机市场。直到几大运营商放弃下沉市场的竞争,关爱心数码才终于迎来了比较舒服的几年。
2013年起,关爱心数码切入线上,接起订单做上了2B的生意;2018年,公司迎来重要转变,其进入拼多多平台,将生意从B端拓展至C端,平台年销量达到50万台,整体利润保持在盈亏平衡线上;进入2020年,它又创立自有品牌加入淘特平台,进一步触达C端。
_关爱心数码深圳工厂生产线_
目前,关爱心数码工厂生产线4条,年产能达到150万台,月销量23万台,手机单价百元左右。
与此同时,M2C模式带来的成效在显现。据关爱心数码总经理杨训奇介绍,2020年淘特渠道销量占到公司总销量的20%,成本却较其他平台低3个点;今年这一渠道销量占比预计会上升至30%-40%,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店铺销量占比可能下滑。
这其中的原因也包括:目前淘特平台还处于早期流量积累阶段,平台尚未收取推广费,所以工厂可以压低产品售价。这也是目前该平台相较其它电商平台的一个主要优势,更适合原本“薄利”的企业。
关爱心数码的手机售价基本处于300-700元之间,定位主要是五六线的中老年人群、打工一族(特别是外卖小哥等群体)做备用机,这就决定了目标受众可能是价格敏感型群体。
杨训奇告诉全天候科技,公司做老人机实际上利润非常薄,工厂整个生产线30多个环节下来只有5个点的利润。所以,成本低3个点对提升利润就有很大助力了。
关爱心数码也开始寻求新的突破。今年双11,公司不再一味追求销量爆发,而是将此看作是一个宣发节点,计划发布旗下首款智能机,重新切入智能机赛道。
## 在包邮大战中 “ 掐 ” 成本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天猫双11期间,消费者网购的包裹中,预计98%都会包邮。这也就意味着,包邮正在成为商家的“标配”。
虽然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为“包邮”买单的可能仍是消费者,但商家包括源头工厂能否控制好物流成本、降低消费者压力,毫无疑问会对销量产生影响。
以京东平台为例,店铺通常分为POP店(Platform Open
Plan,开放式店铺,俗称“三方店铺”)和自营店。品冠皮革早几年曾在京东开设了POP店,年销售额从零做到千万级别后又快速回落,直到退出;2020年又以直营店模式回归,目前该平台销量已经占到公司国内销量的一半,占内外贸整体销量三成左右,与亚马逊渠道几乎齐平。
从POP店转向自营店,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由商家自行发货;后者需进入京东仓,由京东负责物流配送环节。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物流效率,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杨万里告诉全天候科技,京东在全国重要城市均设有京东仓,目前品冠皮革在武汉、成都等国内8个京东仓均有现货,在京东物流的运力保障下,基本做到同省1天达、邻省1-2天达,“对消费体验非常利好。”
此外,自营店铺模式还能降低人力成本,“中间很多环节平台都可以帮助处理,省去了不少客服。”据杨万里透露,目前公司有10人的客服团队专门服务天猫平台,而其中2人也会负责京东平台客服工作。中间带来的人力成本差异清晰可见。
郭火莲也是将物流外包给平台的商家之一,与京东仓相似,微选科技的货物需要入驻位于深圳的淘特产地仓。
产地仓是淘特M2C模式的核心供应链布局举措之一,是通过与菜鸟联合,在全国产业带打通建设仓储物流中心的模式。每个产地仓都有自建物流系统,由系统根据面单自动识别M2C包材,再由人工打包,增加专人档口管理,最后分拣人员会将包裹分类送发。
对于一家源头工厂而言,如果只有几百、几千个包裹,自行打包问题不大;一旦包裹数量上万,甚至十万级,整个供应链就可能乱掉,错发、漏发、延误等问题就会接踵而至。产地仓能极大程度帮助那些自身运营能力有限、成本优势不敌大品牌的中小企业。
据郭火莲透露,目前其东莞工厂有两条生产线,单线日均出货量4000左右。按每月30天计算,仅东莞工厂月出货量就达到了24万。如果自行打包发货,人力、耗材、房租、物流等算下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采用M2C模式,“(加上)入驻淘特的产地仓等,一年能省下几十万的物流成本。”在郭火莲看来,这样的模式基本就是托管服务。
除了降本,产地仓还能提效。淘特产地仓菜鸟M2C华南大区运营负责人青洲告诉全天候科技,当前一些工厂采用人工手动贴面单的方式,每人每小时约能作业600份包裹,但在淘特产地仓,利用面单机来贴,效率约为人工三倍。
据悉,目前淘特联合菜鸟建立了20多个产地仓,有3000-6000平的中型仓,4-6万平的大型仓30多个。以深圳南新仓为例,该仓是淘特为备战今年双11新投入的产地仓,面积3500平方米,2021年8月18日正式运营,目前仓内商品SKU超1300个,日均处理订单10万单,峰值可达30万单。
淘特M2C产地仓深圳南新仓
随着双11第一波尾款结算,这个电商业年度最大促销活动也宣告过半。
经过多次奋战的厂商们也总结出了不少经验。当越来越多厂商不再迷信GMV和销量的时候,对于他们来说,算好一本盈亏平衡账、拥有高效发展生意经,或许才是持续生存的王道。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