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东至的孩子们来说,
一个场景,一件事,一个人在我的家乡,
总能触动我们的情感,
【高山麻饼】是东至人的童年记忆。
这是一种浓郁的家乡风味.
今天文章的主人公是
高山麻饼传承人丁百成!
丁白成出生于1979年。大学毕业后,他在北京的一家公司做了一年多的会计。后来考虑到离家太远,在家照顾父母,我辞掉了北京的工作。2005年,他来到杭州,在一家大型公司担任财务主管。
我一直以为生活会这样下去,但是“人有危险”。2006年,丁白成的父亲病重,需要他回家照顾。于是,丁白成向公司请假回家照顾父亲。
考虑到长期休假对工作的影响,父亲年事已高,需要更好的照顾,家里的食品厂还要继续经营等因素,2009年丁百成辞去公司财务总监一职回到家乡,挑起了父亲肩上的担子。
在外打工的丁百成,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回家继承父亲的事业。他不知道自己第一次进入食品厂是什么时候。幸运的是,他的父亲在那里指导他。
在学习的过程中,丁白成有很多新的想法,没有得到父亲的认可,但他并没有气馁。最后,他用事实证明了自己想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赢得了父亲的支持!
【高山麻饼】历史悠久,但一成不变的口味是否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丁百成说,“做企业要与时俱进,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市场。”
有一年中秋节,一个嫁到外地村子的大姐回山看望母亲。当她在一家商店买麻饼时,店主向她推荐了普通价格的麻饼。姐姐没有接受。她说:过节的时候,买些好吃的麻饼给妈妈吃。
他意识到现在的人不缺购买力,他们追求的是更好的生活,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并从中得到启发:只要麻饼质量好,价格比较贵,顾客就会接受,质量好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他改进了自己工厂制作的芝麻饼的口感,并结合当下的健康理念,降低了芝麻饼的甜度,为高血糖人群开发了椒盐味、葱油味的芝麻饼。烘焙工艺也不断改进。他试着用电烤箱烤,但是烤出来的芝麻饼味道不好,所以他一直坚持用土制烤箱烤芝麻饼。
很多人问丁白成:你上了大学,在外面有前途的工作。为什么要回家卖麻饼?
“当时父亲病重,需要紧急护理,食品厂也需要管理。我的初衷是照顾好父亲,维持食品厂的基本运转。父亲生病的时候,我会出去工作,不怎么创业的时候我就回家跟着父亲的脚步。2009年那个时候,大学生回乡创业还不流行。当时的世界很凄凉,身边有很多不乐观的人(包括客户、同行和其他人),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我在心里发誓,首先,我会坚持工作,在坚持工作的同时,自己创业,一定要脚踏实地。底线是坚持工作,重新创业!最后,在学习和经营的过程中,我对食品厂的经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丁白成解释道。
2010年,食品厂生产了一批绿豆糕,但很多商店和超市都退货了。这一事件给他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甚至产生了离开家乡出去发展的想法。然而,在打开弓之前,我并没有转过身去,因为我记得一开始世界是寒冷的。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努力奋斗才能让人笑,所以他一直在坚持。但现在他的初衷不再是单纯的保住自己的生意,而是“做良心菜在不忘你的主动胸怀”,把高山麻饼推上顶峰!
存在
经过丁百成的不懈努力和坚持,【高山麻饼】终于有了自己的事业。
标。2011年,高山麻饼成功注册“季香缘”商标,2013年获得池州市知名商标。在工作之余,丁百成经常到市场上跟商家进行沟通,了解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他还经常参加食品展销会,拜访同行,不断学习他们的长处。
丁百成特别注重食品安全和卫生,他说“做食品就要做良心食品”。
食品厂对车间环境卫生和工人卫生都有严格要求:加工车间会进行定期的清洗、消毒;工人进入车间前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和口罩,并进行消毒。
最近几年,“季香缘”食品厂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几个工人到现在的十几个工人,未来还要继续招聘人才。2018年,“季香缘”食品厂的退货率低于3%,年产值200万。
当问到对食品厂未来有哪些规划时,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弘扬传统糕点,传承手工技艺,是我一直在坚持做的事!高山麻饼、绿豆糕、高山豆丝这三种东至特产不能丢,我要让人们吃到以前的味道!”
现在40岁的丁百成经历了一番“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锤炼后,成就了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他不忘初心,竭尽全力投身于公益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他每年都会到养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并尽自己所能参与爱心助学、洋湖桑梓情、村民组修桥补路捐款等公益事业。
丁百成真正做到了“取之于社会,奉献于社会”,奉献爱心,回报社会,捐款修路,造福乡民,善莫大焉!
在丁百成的故事里,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有着寻常岁月中对他人的无私关爱,涓涓细流,足以汇聚成河。他用朴实无华的行动,传递着正能量,温暖着东至这座小城。(视频和部分图片来源于毕昭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