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7月24日,中国高质量城市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十四五”规划为指导,聚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绿色产业、科技创新、国企改革、对外开放等领域高质量发展。大会由《环球时报》主办,国内多座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城市代表,以及经济发展领域的百余家知名企业、品牌代表、专家学者出席。
近年来,陕西省咸阳市坚持“提质增效、高点起步”的原则,以项目支撑发展、促进转型、改善民生。项目建设越来越强,板块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为新时代咸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以科技创新为战略支撑,挖掘咸阳科教潜力,紧盯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点,聚焦制造业,着力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将创新嵌入产业发展各环节,培育一批龙头“链主”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建设,将其打造成西部创新港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平台、陕西最具活力的人才集聚高地、高质量数字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
聚焦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推动基础产业巩固、传统产业转型提升、新兴产业持续增量,积极打造“一核、两示范、四高地”,加快构建“五引领、四特色、四新兴”现代产业体系。树立实体经济强市理念,紧盯产业等重点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去产能与国企改革相结合,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升级转型,实现高端产品有效供给。实施品牌提升战略,培育一批地理文化和工业产品地标品牌,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
做好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承接地和商品集散中心建设,突破生产、流通、配送、消费“堵点”,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国内大循环。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向咸阳汇聚。实施“万兆”增资行动、农业农村“万村万户”增收计划、现代服务业“万企万店”增效计划,谋划“两创一重”工程,培育消费热点,增强要素吸引力和集聚力。
发挥咸阳原产地和等距交通的地理优势,以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为突破口,形成高效、低成本、优服务的贸易通道和物流枢纽。强化“西部名城、丝绸之路名城”理念,积极参与、积极承接各类商贸、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的设立,系统打造空港经济带。以创新合作和产业合作为抓手,加快Xi咸阳一体化进程。开展“链长制”等多种招商方式,积极探索代办招商,以招商“加速度”推动高水平开放,激活“一池春水”高质量发展。
聚焦“十大”营商环境,咸阳推出323项“全网运营”、38项“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