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100th的作品。
2021 . 12 . 05-博姿的认知
今天刷视频,看到一个Spenser-S大叔的视频,主题是“没钱就别离开大城市”。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个视频是什么样的心情。而我的内心是复杂的。
正在加载视频.
(来自斯宾塞叔叔)
*1、首先,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槽点和争议点特别大的问题,在评论区也是一堆反面热议。而这个视频的选题和语句是经过设计的,使用了绝对化的语气,但又讲述得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是符合爆款短视频和引起我们情绪波动的一大利器。(mark下,但这里不细说)
* 2.我是做出选择的人,当然我对期间的苦难也有一些体会。大一的时候跟着哥哥去了一家影视工作室,在当地算是比较有名气的。很多不敢说,过小日子就可以了。后来再次创业失败,毅然放弃一切,拿着4K的工资来到广州白手起家。
这样大的一个心理落差让我难受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不知道以后是否会做出其他的选择,因为在小城市的舒适安稳也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但至少现在,我很庆幸我做出了这样的一个选择。
用杨涛-沈涛的观点来分析:
*你能留在一线城市就一定留在一线城市,顶级的资源和最前沿的支线只在顶级的小圈子里头流动。互联网拉近不了肉体的物理距离。
*除了资源、政策,第二个是人才,
*第三个是,你如果没办法留在大城市,或者你被大城市淘汰了,那么我们就会面临一个非常残忍的现实?就是你的下一代,他要用你现在十倍的努力,往大城市去追逐,去匍匐攀爬,甚至依然不能留在大城市。,现在你只要努力工作,咬紧牙关,无论如何都要留下来。
*人才一定是会被大城市吸走的。深圳、杭州 15 年前的总人数和现在的总人数。你就会知道了。不要想着说什么阳光午后,岁月静好,“我们见过伟大,所以我们不能去甘于平凡。
――我的理解――
1、“你能在一线城市就一定留在一线城市,顶级的资源和最前沿的支线只在顶级的小圈子里头流动。”
人往上走,水往下流。我想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有多丰富多彩。
而且,顶级的资源和信息,只在顶级的小圈子里流传。
有些信息你不知道的,别人先知道了,那么别人就可以先赚了这波钱。
比如现在正在发生的各种咨询、平台政策和资源、各种前沿商业游戏,都是来自一线城市。那么,一线城市的这群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顶圈”,就会尽早收到这样一波又一波的第一手信息,所以自然会早早出发。
而且,这群优秀的人的战斗力和能力会比普通人更强,他也率先做到了。
那么,试想一下,小城市的普通人(不排除有人脉有资源的人)有哪些机会?所以,我们来到大城市,试着加入能看到金钱和美好事物的不同圈子,然后认识前三名。是的,涛哥说只认识三个人就够了。(完全同意)
这样,你不仅可以减少你的信息摄入,还可以扩大你的认知。毕竟互联网无法拉近身体的物理距离。
2、除了资源倾向,还有人才扶持。
如果我们看一下最近十年的人才流动,就可以看到北上广深这十年的总人数的变化。所以一系列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自然会更多,视野也会更广阔。
“见过伟大,我们就不可能甘于平凡了。”
如果你身边的人都是每年赚几百万的人,为什么你只能赚几万块?而“吃苦”是考核的重要指标。
我们也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这里会很辛苦,各种房贷的压力,空气质量,环境污染等等,比你优秀的人肯定比你努力。
3、我想靠我自己去改命。
因为我的亲戚朋友都生活在小城市,现有的局限、思想认知、资源、生活方式等。我看到的就像一个缺口。
我不会说我能不能赚到多少钱,但我知道,这种生活,如果我不改变,就会一直在这个漩涡里徘徊。我也知道这个过程会非常非常艰难,但无论如何我都会坚持下去。
目光再放远一些,就是我的下一代。
如果我们被淘汰了,回到了小城市,把这样的难题留给他们。那随着现在的飞速发展,他起码要用你现在十倍的努力,往大城市去追逐攀爬,甚至依然不能留在大城市。
而对于我的事业,我会努力留在大城市,然后在大城市成长。
而不是说在大城市里面赚到第一桶金。然后回小城市去。这或许就是一线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吧。当然,我们也不是说一定要留在大城市里,人各有志。你要去找你心中那一份自由,我觉得也是可以的,个人追求不一样,这是一种态度,所以,没有对错之分。
又或者说身体、家庭等各种原因不能留在大城市,不得不留在大城市里发展。
――最后的话――
1、你能在一线城市就一定留在一线城市,顶级的资源和最前沿的支线只在顶级的小圈子里头流动。互联网拉近不了肉体的物理距离。
2、我们见过伟大,所以我们不能甘于平凡。
3、第三个是,你如果没办法留在大城市,或者你被大城市淘汰了,那么我们就会面临一个非常残忍的现实?
就是你的下一代,他要用你现在十倍的努力,往大城市去追逐,去匍匐攀爬,甚至依然不能留在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