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金交所理财爆雷怎么办,地方融资平台靠谱吗

  

     

  

  前几天有朋友打电话来询问P2P合并的事情。他目前在一家地方国企工作,正在牵头一家地方P2P平台的并购。这个P2P平台规模小,资产质量可控,合规性好。他们专门向当地金融办咨询并购事宜,金融办鼓励他们。   

  

  目前项目已完成竣工,管理层正式进入最终决策阶段。作为项目组织者,他突然没了主意:这个时候收购一个P2P平台是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这是抄底还是抄雷?   

  

  我觉得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妨就此进行深入探讨。   

  

  一个前提:拿到备案通行证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对于P2P行业来说,过度悲观是不可取的,但具体到单一的P2P平台就另当别论了。   

  

  P2P被纳入强监管框架,备案是合规经营的许可证,是平台具有被收购价值的前提。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注册的P2P,此时进行合并时需要评估平台成功获得注册的概率。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朋友突如其来的不确定性也在于此。虽然金融办鼓励这项交易,但与平台能否成功拿到备案无关。毕竟在各地发布的平台退出指引中,几乎都有“鼓励网贷机构优先并购;一、重组化解风险,退出网贷行业”。在监管者看来,平台引入新的有实力的股东,对行业风险的化解是有利无害的,自然是双手支持的。   

  

  关于备案工作,2018年8月,全国P2P网贷整治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统一了备案检查标准,明确了自查、自律检查、行政核查的基本程序,并将2018年12月底定为截止日期。之后,根据三轮巡查情况,“基本符合信息中介定位和各项标准的网贷机构将接入信息披露和产品注册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和检查,符合条件的机构可以按要求申请备案。”   

  

  在当前时间节点下,地方平台已陆续完成自查报告提交,进入自律检查和行政核查阶段。但有一点需要明确:提交自检报告并不代表合规属性好。   

  

  从《通知》对自检报告的内容要求(发现的问题及整改进度、存量业务规模及风险缓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潜在风险等。),平台自检报告更多是对平台整改及合规状况的客观陈述,是接下来两轮检查的参考样本,强调真实呈现。所以合规性差的平台还是可以提交自检报告的。   

  

  就自律检查和行政检查而言,行政检查的重点是“适时对报告内容和数据的真实性进行行政检查”。因此,在真实呈现的前提下,真正重要的是自律检查,尤其是自律检查报告中的“合规评价和监管建议”部分,将直接影响最终的备案资格。   

  

  对于有意收购P2P平台的机构来说,现在是一个好时机,在备案时间窗口前,参考自律检查报告的评价,购买风险较低、价格较低的收购标的。备案后合规风险不复存在,价格自然上涨。   

  

  价值基本面:P2P的价值何在?   

  

  从整个金融体系来看,P2P是参与普惠金融业务的重要力量,是多层次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并购的角度来看;一方当事人,一个有注册资格的P2P平台最大的价值可能就是它是一张参与10万亿财富管理市场的门票。   

  

  在新的资产管理条例和新的互联网资产管理条例之后,理财产品的发行仅限于持牌机构   

  

  《网络借贷暂行办法》出台后,P2P资产仅限于小规模普惠领域,出借人因不断发生的跑路事件屡遭攻击,出借人信心较低。基于此,P2P行业的声音不断被诟病。但在我看来,如果站在更宏观的角度,站在10万亿级资产管理市场大发展的角度,这些行业层面的小障碍都不算什么。   

  

  让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2007年至2017年,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增长55倍,达到29.54万亿元;   

  

  2010年至2017年,信托资产余额从3万亿元增加到26万亿元,增长7.67倍;   

  

  2014年至2017年,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由7.95万亿元增至16.88万亿元,最高为18.77万亿元;   

  

  2014-2017年,基金公司专户业务资产规模由5.88万亿元增长至13.74万亿元,最高为17.39万亿元;   

  

  2014年至2017年,私募基金实缴规模从1.49万亿元增至11.1万亿元。   

  

  ……   

  

  大资管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当然是金融机构的去现实化和监管套利造成的(这是资管新规出台的背景),但这种爆发式增长的更深层次原因来自于居民财富结构在宏观层面的变化。   

/>

  

据社科院数据测算,2014年中国居民总资产253.7万亿元,其中,53.81%为房地产,19.98%为银行存款,资产分布高度集中,不够多元化。过度集中的资产结构,天然有多元化、离散化的内在趋势,这估计才是资管市场大爆发的根本驱动力。

  

经过2014-2017年这波房地产牛市行情,相信居民的资产结构中,房地产占比会进一步提升。当前,“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已经确立,居民财富结构分配的再度离散化会是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趋势所在,也是所有资管参与者的机遇窗口所在。

  

从这个角度来看P2P,十万亿级市场的入场券,大概值得拥有吧。

  

做好最坏的打算:平台爆雷怎么办?

  

做任何事,都要考虑最坏的打算。只有能承受得起最坏的情况,才有纵情向前的资格。并购一家P2P平台,最坏的情况大概是兑付出现问题,给并购方的品牌声誉和资金流带来冲击,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并购方的融资能力。

  

所以,如果想要并购一家P2P平台,在选择潜在标的时,务必要确保一点,即这个平台的待还余额规模你能hold住。例如,拟并购P2P平台的待还余额5亿元,你只要确保自己有5亿元的兑付能力,这5亿元就是你所遭受的损失上限。

  

量力而行,莫做蛇吞象的打算,同时也别把并购一家P2P平台想得那么可怕。

  

再说,如果拟并购平台真的能通过自律检查,资产结构应是小额分散的,不会出现100%损失的极端情况。

  

最后,针对具体的并购案例,其实没有所谓的好时机和坏时机。时机的好坏,视项目情况而定,并非一成不变。

  

如果你遇到一个好项目,无需犹豫,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薛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