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创业商战剧《鸡毛飞上天》横空出世,女主角罗玉柱尹涛凭借角色获得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
而骆玉珠原型,正是浙江传奇女商人周晓光。
她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小山村,家境极其贫困。她的父母仍然痴迷于生儿子。她接连生了五个妹妹,最后有了一个弟弟。
16岁时,我不得不辍学养家。我跟妈妈借了20块钱去旅游,摆摊,沿街卖货。22岁那年,我嫁给了志同道合的丈夫。因为不甘平庸,一起创业,靠饰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2017年,他们以330亿元的净资产进入胡润百富榜。第二年,周晓光被列入“白手起家的富婆”名单,获得“浙江富婆”称号。
然而,短短三年,她“失去”了家庭财产,仍然欠下469亿元。她用了40年成为浙江女首富,却只用了3年就成为浙江女首富。中间发生了什么?
# 01
1962年,浙江诸暨的一个农民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女儿,名叫周晓光。
父母和当时大多数农村人一样,期望有一个儿子来传宗接代。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五朵金花相继诞生。
父亲想放弃,但母亲说要再试一次。最后,家里唯一的男性。但在那个年代,材料短缺。养活七个孩子有多容易?
因此,周晓光作为大女儿,从小就很懂事。她必须帮助父母照顾她的兄弟姐妹,帮助家人做农活。
13岁时,她跟随家人徒步来到义乌。她先是买了红糖、卫生纸等低价必需品,然后去交通不便的偏远农村以鸡毛等废品做易货。然后卖鸡毛做原料,赚取微薄的差价。
“鸡毛换糖”也是浙江最早的小商品经营模式,后来亚洲著名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也源于此。
到了16岁,周晓光上大二的时候,她的家人再也负担不起了。她选择辍学来养家。我在家干了一段时间农活,但收入极低。最后,在妈妈的建议下,我出去做了一个小生意。
这是生意。起初,它在摊位上卖刺绣。但当时管理非常严格。一个月后,很恐怖,没赚多少钱。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几个要去东北的小贩。她转念一想,咬紧牙关,向母亲借了20块钱,背着50-60斤的刺绣,跟着她去东北卖货。
后来,周晓光回忆说,当时是第一次出门远行,要坐火车去东北,而最近的义乌火车站走山路要6个多小时才能到。
而且,门票很难买到。我终于买了一张站票。白天我不得不站在过道里,晚上睡在别人的椅子下。于是我被售票员质问,差点被赶走。
周晓光(右一)
她到大兴安岭的时候,正好是冬天,零下40多度。她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沿街叫卖。因为舍不得花钱,一天只吃一顿饭。
但是努力是有回报的。不到40天,她就赚了380元。当时厂里高级技师的工资不高于100元。
当她欣喜若狂地回到家时,她妈妈一眼都没认出她来。原来离开一个多月后,她又黑又瘦,母女俩都忍不住哭了。
人生的第一桶金让她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7年后,她跑遍全国,卖货,考察珠宝行业。
因此,我也遇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余,一个同样来自浙江,也做刺绣的小商人。
# 02
1985年,22岁的和23岁的于正式结婚。
婚后不久,周晓光看中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前景。他们拿出所有积蓄,买了一个摊位,主要经营小饰品。她老公负责在广东进货,她负责留档和练档。
精力充沛
1995年,结婚第10年,周晓光敏锐地发现,如果他想做更多的生意,他必须有自己的生产线。总是向别人买,终究只能喝汤。
于是,他们又一次拿出多年积蓄,投资800万元在义乌建起了一家专门生产珠宝的工厂,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为“广信珠宝有限公司”。
短短三年,公司产值每年翻一番。
度增长。他们成了饰品行业的老大,而义乌也成了全国最大的饰品生产基地,全国各地都有商贩来这里进货。可周晓光的野心却不止于此,她看到国际知名珠宝企业“施华洛世奇”的成功,就想去学习。可当时的“新光”在施华洛世奇眼中,不过是个寂寂无名的杂牌,自然没有理会她的请求。
转眼进入千禧年,2000年5月,香港举办国际珠宝展。周晓光的行业敏锐性再一次体现,她认为这是一个为自家企业扬名的大好机会。
不得不说,周晓光早年创业成功,确实眼光独到且有一定的前瞻性。因为当时很多企业,只知道做生意,并不了解品牌的重要性。
她带着6000多件新品去参展,一炮而红,一时间名声大噪,国际订单也纷沓而至。有趣的是,前面拒绝过她的施华洛世奇,掌门人亲自发出邀请,还特意派专机来接她去奥地利总部参观。
饰品生意的成功,施华洛世奇的另眼相看,让她认为,自己也可以创造与施华洛世奇集团并肩的商业帝国。那要怎么做呢?
周晓光最终瞄准了房地产行业,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在2004年,她发现饰品行业的利润,已经非常稀薄。
二是公司想要做大做强,必须多元化化发展。
三是房地产行业利润高昂,财帛动人心。
但此时,她并不知道,命运的套索早已暗中下落。
# 03
她创建了新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先后投资了东阳国际建材市场,开发了义乌的世贸中心,投资了度假胜地千岛湖的皇冠假日酒店等项目。
一时间,新光似乎在地产行业,成绩斐然,然而跨界真的这么简单吗?
光鲜亮丽的地产成绩单背后,早已留下了庞大的财务隐患。因为地产行业不同于饰品,它需要庞大的资金周转,而新光的开发速度又特别快,公司财务压力可想而知。
权衡之下,周晓光选择了“借债”。在2011年,公司发行了第1支债券,募集了16亿元。此后,她就迷上了“借旧还新”的套路,一边发行新债券,募集资金;一边拿着借到的钱,去还金融机构的贷款。
此时,她已掉入多元化发展的怪圈。如果能及时停下脚步,调整产业节奏,或许还不会种下苦果。然而,没有如果。她的野心进一步膨胀,在2014年,她高调地提出了――集团千亿梦计划。
> 周晓光说:“千亿企业是中国民营企业第一群落的门槛,更是一家卓越企业做大做强的标志,在千千万万的企业中,只有极少数优秀的佼佼者才能做到,而新光有信心去做这个强大的佼佼者。”
当年,公司的资产是260亿元,那怎么迅速实现千亿梦呢?
周晓光决定上市,当年第一次借壳上市失败。结果转年,她就在短短半月内募集到了32亿元,成功借壳上市。可代价是一份对赌协议,三年内需完成40亿元的业绩。这几乎很难完成,但她信心满满。
随着上市成功,股价暴涨,在2016年,他们夫妇以300亿身家,上榜胡润百富榜第53位。第2年,又以330亿元身家排名第65位。
而到了2018年3月,周晓光又以个人财富185亿元,上榜“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名列第26位,还成功登顶浙江女首富的宝座。
可这已是她创业生涯,最后的高光,命运的套索开始收紧。
先是对赌协议,房子卖不动,利润遥遥无期。屋漏偏逢连夜雨,2011年发行的债券,到了兑现时间。
等到9月,公司的债务危机全面爆发,多只债券被披露违约。随后股票被冻结,到了11月,股价开始跳水大跌,从15元跌到了1.5元。
哪怕周晓光使出浑身解数,四处出售资产,招揽投资,也无力回天。最终,背负了469亿元的高额债务,因还不上债,她被列入失信名单,也就是俗称的“老赖”。
《鸡毛飞上天》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鸡毛很轻,但只要有点风,它就能飞上天。”确实,周晓光凭着鸡毛,顺利一飞冲天,积累了常人想到的财富。
然而,她却在巅峰时,心心念念多元化发展,最终陷入债务的旋涡。无法自拔。临近花甲之年,不仅葬送了过去40年奋斗的成果,还背负了“老赖”的名头。
可见鸡毛虽能让人飞上天,也能让人陷入一地鸡毛的窘境。人生际遇,唏嘘感叹,千亿美梦,终究是黄粱一梦。对于周晓光,你怎么看?
――END――
作者:祝拾七
参考资料:
《女首富千亿一梦》
《女首富浮沉》
《浙江女首富的南柯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