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启动以来,睢县采取“选准能人、创业发展,技能培训,滚动辐射、带贫致富",”五步走,让创业致富带头人真正成为拉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火车头”。全县共培训致富带头人1126人,成功创业318人,辐射带动贫困户7160户,占全县贫困户总数的38.9%。该县的经验和做法在最近召开的全省贫困村创业带头人培养工作推进会上得到交流和推广。
选准能人
谁是有能力的人?他们是成功的企业家,他们“赚到了票,改变了主意,找到了路”。你选择什么样的人才?有实力、有能力引领村级产业项目,愿意履行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社会责任的,包括村“两委”成员、村级后备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户、规模化种养企业负责人、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以及返乡创业的本土人才。市人大代表、云腾扶贫产业园总经理王玲就是其中之一。她实施扶贫产业园与贫困户精准对接帮扶,采取“13 6”模式,与13户贫困户签订土地入股协议,与58户贫困户签订劳动就业协议,102户小额贷款资金户每人获得分红3500元。
睢县的这个“凤还巢”项目,把700多名成功的企业家带回了国外。他们在政策上获得的支持,在经济上获得的回报,以及在政治上获得的荣誉,激发了他们回国创业的热情。
创业发展
实施“凤还巢”工程,动员来自随县的成功人士,他们赚到了票,改变了头脑,找到了回家创业的路。21岁的大学生陈振龙回到湖塘乡文庄村创业,是老家的一个原创蛋鸭品牌。他采取“农民养殖合作社加工、包装、电商推广销售”的经营模式,实现了让农土特产走出去、农民致富的愿望。在脱贫攻坚战中,他吸纳全乡11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为成员,利用家庭增收项目资金入股,每年向每户贫困户发放分红1420元。
他成立了蛋鸭合作社,为加入社会的人提供养殖技术,随后合作社收购鸭蛋进行深加工,通过淘宝等线上渠道销售,带领农民“抱团致富”。
平岗镇鹿洼村致富带头人带领群众发展制鞋产业脱贫致富图片:许
技能培训
针对不同创业阶段、不同业态、不同群体、不同区域经济特点的致富带头人,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农产品经纪人”“乡村旅游”“智慧妻子工程”等专项创业培训计划,提高创业培训的针对性。
岗前培训让工人变得“熟练”,降低了企业成本,实现了企业与工人的双赢互利。在周塘镇嘉鸿鞋业工作的谭小兰,进厂时的工资是3000元。工厂负责人张建国说:“这么熟练的工人能开这么多钱,值得。”
滚动辐射
为了给致富带头人施展才华的空间,睢县大力实施“一村一园”“一村一基地”扶贫产业项目。新增扶贫创业就业基地121个,家庭农场65个,专业村41个,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51个,新增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各类农场(区)178个,贫困户13210户。西陵寺镇的农家女孩李霞回到家乡创业,创办了一家
通过实施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工程,睢县涌现出一大批致富典型企业家。他们积极将积累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转化为投资创业的实践,带领身边的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中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睢县大力推广中顺辣椒,带动6500户贫困户种植辣椒10470亩,平均每亩增收3000多元;庄超镇大力发展芦笋产业,种植芦笋近万亩,带动10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合乡建成豫东最大的生态蛋鸭养殖加工基地,建成食用菌大棚622个,带动280户贫困户脱贫。
来源:商丘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