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市公共服务中心”)抢抓“两区”建设机遇,加强部门协同和城市联动,各项公共服务有序稳步推进,取得四项成果:
一是优化服务措施。
编制企业服务清单,加快在企业层面落实知识产权政策,为创新载体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助力资本更高质量发展。
二是完善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市、区、创新创业载体三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加强FTZ工作站布局,完成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大兴、亦庄六区重点园区和孵化器新增工作站11个,其中FTZ新增工作站5个。截至6月底,全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和工作站达到94个,自贸区工作站达到14个。
三是推动责任落实。
首次召开全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推进会,部署2021年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重点工作,明确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工作规范性。开展以“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加强与各合作单位的工作联动,推动“两区”公共服务落实。市公共服务中心指导各区中心、工作站有序开展公共服务工作,进一步深化与企业对接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各区中心、工作站结合区域特色,积极集聚特色优质服务资源,协调企业主动对接;走访调研,收集服务需求;聚焦区域重点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充分释放服务效能。1-6月,全市中心和工作站共解答知识产权咨询5657件,同比增长31.83%。定点服务企业2656家,同比增长66.21%;举办知识产权培训265期,同比增长84.03%,为企业推送知识产权相关信息5497条,同比增长162.14%。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共举办活动215场,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品6.5万余份,受众达13.3万余人次。
四是提高服务能力。
举办2期联络官专题培训班,参加人员300余人,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干部专业能力建设,为全面提升区级中心、工作站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奠定坚实基础。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宣传,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截至6月底,市公共服务中心累计推送知识产权信息260条,转发量达3175次。上传网站信息905条,发布区中心、工作站工作动态41条。
下半年,在市知识产权局的统筹指导下,市公共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城市联动和对各区中心、工作站的指导,根据今年重点工作计划,进一步丰富“全链条”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为优化首都营商环境、助力“两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