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益的角度,想和大家谈谈制造业企业不同岗位的职业规划。作为一个非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谈论这个话题难免会觉得自己很蹩脚。
看到一些情况,我希望精益领导的从业者或者每个参与精益工作的人都能用精益思想改变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我将通过三期解读个人见解,期望共勉。.
看到现象是:
1.操作工现场工作20年仍是操作工,待遇与新操作工几乎相同;
2.我宁愿做员工也不愿做现场经理,承担责任,提升自己;
3.从985,211毕业后,工程师的岁月流逝了十年,希望左派能成为王者,但总是不可能。
4.对于上一级的领导岗位,不敢想,也不想想,现在安全就好;
5.这个企业干了很多年了,习惯了。不愿意换工作,换企业,不愿意放弃目前的一切。
精益职业规划:
据统计,在人一生的择业过程中,如果一个人连续三次不间断地选择工作,且累计工作周期超过六年且属于同一工种,那么大约90%的人会始终从事这份工作。
在这些人中,约80%的人并不引人注目,他们一直在维持这份工作,约17%的人正在尽最大努力保持变化,只有不到3%的人真正实现了自我价值,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工程师的职业规划:
1、第一阶段:前3年,重在坚持和学习,熟悉生产场地、加工工艺、产品种类、关键设备等。
2.这个岗位是标准化的,每个岗位经过多次实践和总结,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
第二阶段:第4年至6年,明确职业目标,是技术专家或管理干部1、技术专家:
明确自己攻克技术的行业标杆企业,向标杆学习,实践到这个企业,用纸总结收获,用专利申请,沉淀技术成果;
2、管理方向:
争取晋升为项目负责人、团队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等。拓展业务范围,开辟沟通渠道,系统学习先进企业管理方法、丰田生产方式、TPS、GMS、通用生产系统、APW、日产生产方式、世界一流制造等。
第三阶段:第7年至10年,认证为技术专家或成为中层干部,十年磨一剑
1、技术专家:跃升为行业标杆企业,见得多不如见得多,见得多不如离得近。
自我操作,在技术标杆企业实习,认证为技术专家。
基于2、管理方向:,上下沟通管理的核心是聚焦项目改进,打破传统生产模式,创造绩效改进带来的效益、荣誉,这必然会促进管理岗位向中层管理者的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