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创始人和早期企业家低估了与人相关的工作。与人力资源相关的问题之所以需要在公司发展后期反复处理,部分原因是在公司初期,他们会发现产品最难打造和销售,而其他事情似乎不在话下。
但事实上,在达到一定的产品/市场契合度后,CEO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应对与人相关的挑战上——无论是把合适的人带进团队,培养领导骨干,还是构建企业文化和薪酬体系,这些都变得越来越迫切。
人力资源负责人是创业团队逐渐正式成熟后,管理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她将协助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更好地规划人才战略,选拔和留住优秀人才。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经理会像产品经理一样思考和工作,负责管理公司的系统和工具,并协助领导团队实现他们想要实现的目标。
_备忘录 1:_
深入思考薪酬这件事(注重“3个C”的作用)
流程、系统和工具,实际上都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系统透明度(Clarity),让人们知道背景和原因(Context),并保持一致(Consistency)――也就是“3个C”。
你需要让人们清楚地知道决策是在哪里做出的,是谁做出的,以及他们是如何从中获得所需资源的。人天生就是有上进心的,所以公司要建立一个体系,让员工知道做事的要求是什么,结果会是什么。
为了更好地解释“三个C”,我们先从“大家最喜欢的话题”——工资说起。
如果你是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我们建议你从听巡开始,了解大家对公司现状的看法,尤其是薪酬激励制度。以下问题可供面试参考:
你是如何进入这家公司的?这个问题可以让你知道很多可以激励对方的事情,比如他们想要什么,在某种程度上,公司承诺给他们什么。
你为什么留下来?这个问题可以让你知道以上两者是否有不匹配的地方,或者他们是否对这些事情有所隐瞒。
你以前在哪里工作?首先,人们通常很乐意讲述自己的故事。其次,也可以让我知道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是如何形成的,根植于什么。
公司在哪些方面做得很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
有什么我没注意到的吗?或者:你觉得我应该多注意什么?
我还应该和谁说话?
这些任务完成后,基本上可以列出反复提到的问题,管理团队能做什么,突出重点。
通常反馈出来的问题是,没有人知道自己薪酬背后的制度是如何运作的,如何获得额外的公平,或者如何晋升。
为了提高工资的透明度,我们可以在员工会议上告诉大家,公司会给员工发什么标准,为什么,在给大家重新建立工资标准之后。同时市场评估一年会做几次,具体时间节点是当月日期,在什么时间节点我们会做调整之类的。
这正是HR领导应该做的:花足够多的时间解释公司的薪酬体系是如何运作的,以及这些决定的背景,这些都会在各种会议和新员工指导中重申,让大家最终能够理解。
而那些未能处理好薪资问题的初创企业,最终也会陷入困境。如果薪酬体系不清晰,人们会对很多事情一无所知,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变化等等。最终,领导者会陷入无休止地处理这些事务,无法专注于产品和客户。
总之,如果无法让员工清晰地知道薪酬体系是如何运作的,你最终只会落入要反复谈论这方面问题的困境里。
_备忘录2:_
根据公司的特定文化来制定奖励和表彰措施
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你的系统和流程不是为你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服务的。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背景,很多东西是无法复制和接受的。
激励系统,是要鼓励正确的行为。
因此,在考虑激励制度时,我们应该考虑这个制度是否真正促进了公司鼓励的价值观和行为。例如,如果部分员工的工作对公司业绩没有直接影响,可以考虑灵活设计奖金制度,使其更好地反映员工的直接工作业绩,而不是与公司整体业绩直接挂钩。
同时,作为替代性奖励,每年可以选出优秀员工,对真正带来一些突出影响力的,可以提供额外的股权奖励,完全由高层团队集体讨论决定。因此,需要设计一个动态的、可分享的表格,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某个人带来的基于价值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他的表现,这不仅让最终的赢家更被大家信服,也鼓励了更多的人去做同样的事情。
总之,当谈到奖励和认可时,你需要思考的是“我们想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价值观是什么?要如何践行它们?”这就是为什么你在上一家公司的做法不适用于当下这家公司的原因。
ong>_ 备忘录 3:_
不要避开困难的事情不谈
领导者需要把公司内发生的事情正常化。如果对正在发生的问题避而不谈,让事情持续发酵将会是个大问题――人员流失就是典型例子,这可能是初创企业最头疼的问题。
但很多公司往往不去谈论这个问题,而是直接忽视它。管理者自以为知道每个人离开的原因,或者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又或者说觉得这种人员流失不一定就是糟糕的。但如果你不谈论这个问题,人们会倾向于往最坏的方面去想。
这正是考验领导力的时候。所谓领导力并不是指做好人员管理就好了,而是指营造一种让人们能够自如地发表不同的意见的氛围,你愿意倾听那些刺耳的声音,并能够把团队共识凝聚起来。
举例来讲,一些CEO们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不得不解雇某位员工,或者不得不削减某条业务线,或者告诉人们事情进展不顺利。如何处理好这些情况并赢得大家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当做出决定后,有时需要CEO来亲自出面向全体员工说清楚,为的是提升团队士气,让大家相信公司最终肯定能克服困难。其次,CEO和HR负责人还要注意做好后续沟通和信息传递。
总之,虽然创业者只想专注于公司的使命,专注于客户,专注于一切顺利的事情。但如果你不谈论那些进展不顺利的事情,你就会让自己长期处于痛苦之中。
_ 备忘录 4:_
重视对内和对外的认知一致性
HR负责人的工作看起来是完全对内的,但在今天的社交媒体时代,还要关注任何一个举动会对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将两者结合起来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在公司内部讲述自己的故事并打造独有的叙事,以及如何对外去讲述这些事情并将这两者匹配起来。如果员工从内部获得的信息和从外获得的信息不一致,人们会更倾向于相信从外部获得的信息来形成对公司的认知。
一个有趣的比喻是,创业公司的CEO们要像个只有一首成名曲的歌手那样行事。
在创业早期,你必须专注于一些“为什么”的问题――公司要做的是什么,它为什么重要?CEO基本上就得像只有一首成名曲的歌手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唱同一首歌,不仅因为人们健忘,还因为新加入的人很可能没听你唱过这首歌。
员工和外部的利益相关方总会希望公司快速发展到下一阶段,但人们并不会那么快地就能跟上你的步伐。因此,你必须始终保持信息的一致,告诉人们什么才是你认为的成功。因为如果你不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人们就会把业绩大幅增长或者IPO视为成功的决定因素,而误解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了。
总之,你会更希望人们根据他们在公司内部的经历、事情是如何运作的,以及你们所做的决定来建立对公司的认知,而不是根据外部渠道上看到的内容。
_ 备忘录 5:_
注重定义“职业发展”
那种“人只有在不断晋升中才能获得成长”的想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有些过时了,这是因为没有正确地理解“职业发展”这一概念。结识新伙伴,在新环境中开发新产品,就是成长和发展――但你必须把这一思维框架告诉员工,特别是那些工作职责长期不变的人。
除了鼓励全方位的职业成长,初创企业的领导者帮助员工重塑“职业发展”的另一种方式是:强调优势而不是着重于指出弱点。应该鼓励人们努力在他们天生擅长或喜欢的领域做得更好,对许多领导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改变,因为人们总是自然倾向于挑毛病,或者指出你需要在哪些方面提升技能。
所以,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表达。你可以这样说――“我想给你提些发展其他技能的建议,但最终选择权在你手上”,或者“你在这方面做得很棒,但是,如果换成是与他人一起做决策时,你似乎就不太擅长了。但也有可能你只是不想在这方面花太多时间”。
如果你的公司也希望在这方面有所改善――更注重于发挥人的长处而不是去纠正错误,可以在360度反馈或者上级绩效评价的系统中转换思路,把重点聚焦在人是如何展现自己以及他们的优势在哪里等方面。比如,让员工在与经理的一对一绩效考评谈话中,积极表达他自认为在公司中扮演的角色、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未来希望有怎样的成长等。
由此,其它同事和上级的评价就变成了一种正向的反馈,而非关乎好与坏的打分性质的评语。同时,人们也变得更加诚实,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提供的反馈并不会对被评价人造成不好的影响。
如果你想借鉴这一方法,公司可要求员工在与管理者谈话前考虑这些具体问题:
> ■ 反思:意识到“你在工作中自认为的形象”与“他人和你一起工作时的体验”之间存在着哪些潜在差异。
> ■
> 学习:4到6个月之后,再次获取同事评价时,你希望人们觉得你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这一问题可以帮助你探索各种可能性和机会,促进你成功和成长,或者调整你的价值观。
> ■ 行动:从现在开始直到下一个周期,你希望采取什么行动以实现这一目标?
> ■ 助力:你希望管理者可以开始、停止或继续什么,能为你的成长之旅提供助力?
总之,作为领导者,你必须帮助人们重新定义他们对成长的期望,并确定其处于职业生涯的什么阶段,以及想要达成什么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