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研究员 赖集悦 左茂轩
11月17日,《2021中国汽车消费趋势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汽车金融实验室与尼尔森联合推出。
在“2021中国汽车工业峰会”上正式发布。
不知不觉,已经是我们做“中国汽车消费趋势调查”的第13个年头了。每年都有两大主题,一是跟踪不变的主题,二是把握当下时代的脉搏。03010通过对2021年中国汽车消费者购车渠道、金融渗透、汽车保险等认知、偏好和消费习惯的调查分析。我们还对购回者、纯电动汽车市场和中国品牌市场进行了专题分析,以期为行业进展提供前瞻性观察,为汽车厂商和金融机构制定更合理的金融策略提供有力依据。
《报告》指出,中国汽车消费趋势呈现三个明显的特征性变化;一是消费升级,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买车;二是电动汽车时代,渠道更加多元化;第三,中国消费者更愿意为中国品牌买单,中国品牌在汽车领域的故事会更加精彩。
发布现场,尼尔森公司汽车业务高级总监吴小平女士表示,截至目前,4S店仍是购车的主流渠道,展厅/体验店是重要补充,网络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增量渠道。与往年相比,今年有两个不同:一是新势力品牌驱动的展厅/体验店,新兴渠道成为重要渠道选择,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与此同时,网上购车的比例在增加,新能源市场的比例也在增加,这说明我们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多元化了,主体也多元化了,不同的渠道有不同的特点。关键在于这个渠道是否方便实惠;其次,今年买车的整体价格上涨了3万元。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消费者想花更多的钱买更好的车。
在渗透率方面,《报告》指出,超过一半的用户选择汽车金融产品。与往年相比,传统渠道信贷渗透率稳步提升,网络端信贷渗透率大幅上升。细分来看,金融产品、厂商金融公司的渗透率有所提升,而银行的传统信贷比例有所下降。汽车金融公司、信用卡分期、互联网金融平台趋于稳定。调查还发现,潜在用户比现有用户和回购用户更愿意进行汽车金融。这是否会给我们带来市场增长的强大信心,包括金融渗透率的增长?
《报告》发现,在保险购买渠道中,4S门店依然是购买车险最重要的渠道,但占比却大幅下降。一方面,可能是新车在4S门店的销量也在下降。此外,多元化的车险购买渠道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电话销售呈现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细分方面,4S门店渗透率高,但续保率低、价格高、保险不方便是核心原因。保险营销员渗透率、续保率高,这个渠道的核心特点是服务好、信任好。
随着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大和二胎政策的推进,换车/增车的人群占首次购车人群的比例也在发生变化,市场进入了一场存量之争。调查显示,回购人偏好网络渠道,相对更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对中国品牌的接受度更高,回购人的信用意愿率更高。
今年,随着纯电动汽车的持续放量和中国品牌的强势发声,我们聚焦纯电动汽车话题和中国品牌话题。在纯电动汽车市场,我们调查发现一线城市现有用户对纯电动汽车的接受度较高,选择的理由丰富,放弃的主要原因是保值率低;而且,整体购买公关
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转变,是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克服困难的必由之路。对于中国品牌来说,传统品牌以4S店为主,新势力在展厅体验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报告》发现,中国品牌在性价比上更有优势,被车主认可的品牌实力得到提升,而且维修更方便也是一大优势。至于中国品牌的新势力,他们的用户购车价格更高,大多在展厅/体验店和二级网点。显然,高端线路和新势力的信用接受度相对较高。
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汽车金融实验室自2009年起举办“中国汽车消费趋势调查”。每一次调查都会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听取车主和专业人士的意见,充分了解当前中国汽车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消费特征和消费习惯,深入分析消费者在汽车保险、汽车新零售、汽车租赁、汽车信贷消费等各个细分领域的消费倾向。并为汽车厂商、汽车金融服务机构、销售渠道等提供专业的数据分析。中国汽车消费趋势年度调查报告已成为汽车厂商、经销商、汽车电商、汽车金融公司、银行、汽车金融租赁公司、汽车新零售平台、汽车保险公司等的市场指南。直接影响和引领中国汽车消费的趋势。
2021中国汽车产业峰会包括中国汽车金融年会和中国汽车创新峰会。会上发布了四大报告:《报告》、《2021中国汽车消费趋势调查报告》、《2021中国新能源汽车城市发展报告》、《20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报告》;与此同时,21世纪汽车产业竞争力研究(2021)的“金引擎”案例揭晓,第八届中国汽车(金融)50人论坛闭门会议也同时举行。
更多信息请下载21财经A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