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前麦肯锡战略顾问、埃森哲管理顾问、喜欢用思维导图构建PPT的老司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成为职场精英。
# 1.什么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而不是基于潜意识、习惯性、重复性的训练。刻意练习的目的是把知识变成常识,把技能变成本能,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
比如打篮球的时候,其他职业选手会在不同的场景下训练不同的策略,比如运球、投篮姿势、换队友、换场地等。而普通人只是想玩得开心,没有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有意识地训练,所以他们永远不会成为高手。
简单的重复练习,只会成为熟手,而不会成为高手。
遗憾的是,现在有些企业和培训师提倡‘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实际上是鼓励人变成机器。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重复,把思考的过程交给别人,那么我们的价值在哪里?所以,刻意练习的关键词是‘刻意’。
"刻意"就是要换着花样、变着法儿的想怎么去做!
比如一年前,我的PPT副本大部分是从另一个副本做出来的,看似效率很高,但我的技能几乎都是我最熟悉、最常用的,没有什么新意。
后来开始研究刻意练习,邀请了一些朋友进行“365天PPT刻意训练计划”。通过不断的训练,我发现至少有六种方法可以做出漂亮的PPT封面:
1.找一张合适的有几句话的图片。
2.找一张合适的图片,用PPT自带的设计师自动生成9种效果,随便选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
3.找一个大图,填在PPT自带的SmartArt交替六边形’里,这样就能让高个子上有蜂窝效果。
4.将图片填充到画笔中,做出文案和广告的PPT效果。
5.找一些图片,用‘图片布局’,效果也很好。
6.找一些图片,在“形状格式”中选择“合并形状”,通过形状的“组合”、“相交”、“拆分”和“剪切”等效果,做出更有特色的效果。
正是通过这种刻意的训练,我在做PPT的时候,不再只是复制粘贴。很多技能已经成为我的常识,不仅高效,而且更多样。
# 2.刻意练习第一步:兴趣和目标
刻意练习的第一步是选择或培养兴趣,只有自己喜欢的或感兴趣的事情,我们才会愿意去努力,去拼搏,刻意练习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动力不足,如何持之以恒呢?.
在工业时代,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叫木桶理论,也叫木桶效应。这个理论对个人和团队都非常实用。短板是我们的瓶颈,决定了我们的身高。一个团队想要成功,关键是帮助那些拖后腿的人。
然而,互联网时代正在到来,人群创造和众包等新模式正在到来。我们缺乏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会被别人的长板填满,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思考一下,你的一小时值多少钱?
以月薪8000元为例,加上保险、公积金和公司承担的各种税费,总成本应该在12000左右,按每月22天计算,小时成本约为68元。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很会说话,但是PPT很烂。如果你想花时间自学,一个月不算太长。假设你每天花三个小时学习30天,时间成本是6100元。但是如果你花几十块钱,一百多块钱直接从别人那里拿到相应的模板和资料,是不是相当于赚了6000块钱?
而且,这不是关键。既然你擅长说话,如果你每天刻意练习90个小时的口语训练,你的口语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这样你的口语收入会大幅增加。这才是你真正应该做的:
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并发挥到极致,短板,让别人去做吧。
1.新木桶理论
所以,刻意练习的重点是: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明确一个具体的目标,并做好为了达成目标愿意付出一切的思想准备。.
另外,在确定了大目标之后,要把它分解成可以一步一步实现,可以一步一步量化的小目标。只有逐渐实现这些小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大目标。当然,你的小目标不可能是‘先赚个十亿’这样的小目标。
提炼小目标还有一个好处:"锚定效应",有了这个小目标,我们低着头走路的时候会抬头看天,在海上航行或者在雪地里奔跑的时候都需要这样一个锚。
前不久,公司组织了一次沙漠之旅,导游不断提醒我们,如果迷路了,可以沿着最远的观察哨往回走,因为我们驻扎的地方附近有一个很高的观察哨。
有一年,我回到农村老家过春节,村里举办了一场篮球赛。我以为像我们这样经常在学校训练的人会轻松获胜。然而,我们的学生团队很快就被淘汰了。为什么,村里的几个团队有一个强烈的目标:“赢得奖品,赢得奖金,赢得附近几个村庄的赞扬”,对于
此,春节前的一个月,他们每天吃完放、做完家务活后,就在村里的篮球场进行训练。关于目标设定,可以参考下面的思维导图:
图2、 目标设定的SMART原则
# 三、刻意练习第二步:离开舒适区
所有人都喜欢呆在舒适区,做我们最拿手的事情,但是,每天重复用同样的方法做同样的事情,一年之后,三年之后,我们的水平还是时当初的样子。
图3,通过可以可以练习提高舒适区、减少恐慌区
离开舒适区,随时待在学习区,是刻意练习的关键,也是菜鸟成为高手的关键, 只有学习才可以快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我们的舒适区,缩小恐慌区。
学习有3重境界,“知道、实际和转授”。
基于遗忘曲线来说,一个知识点,纯粹的知道,
1小时后,一般我们只能记住44%,所以,学习高手都会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比如我的PPT训练群中,我分享的技巧,大家会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对照着PPT源文件或动画自己做一遍或两遍,这样在后续工作中,这个知识往往就转化为他们的技能,这才是有效的学习。
当然, 最有效的学习是转授 ,为了教会他人,我们往往需要更系统的思考、整理一遍,并为此准备一些案例。因而,
转授是对学习成果的进一步梳理和提炼,转授更容易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转授1次,胜过实践3次。
图4、 学习的金字塔原则
# 四、刻意练习第三步:专注力训练
第一,刻意练习的核心是"刻意",要像职业球员那样,随时变换不同位置、不同姿势练习投篮,否则,简单的重复训练只能成为熟手。
第二、保持专注力,专注力训练的核心是 随时随地对标刻意练习的目标
,如果目标足够细分并掌握好时间管理原则,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反馈,随着小目标的不断完成,最终目标就顺理成章的达成了。
小技巧:保持专注力可以先寻找榜样,向榜样对标,学习榜样的思考方法、做事逻辑,平时多加训练并做好记录,日积月累,相信你一定可以达成目标。
下面分享一个PPT学员的"6个月内成为全公司PPT最厉害的人"训练计划:
图5、 “6个月内成为全公司PPT最厉害的人”训练计划
# 五、延伸阅读
如何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
再读金字塔原理,我感悟到了这3点
# 六、总结一下
图6、刻意练习总结
更多分享,更多收获,喜欢的话, 请点个赞,转发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