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差回来的小鸡精,屁股还没热,就看到一只大河马用大鼻子朝他走来。皱着眉头,事情不简单。
大河马掏出自己的股票账户,粗声粗气地问:“鸡哥,我今天也参与了这只科创50ETF的认购,但据报道,每只科创50ETF都有50亿元的额度,整个市场都认购了1000亿元。我能得到这笔资金吗?提前买这个基金有折扣吗?
如果现在买不到,以后还能买吗?老实说,我不知道这只科创50ETF是怎么选股的,不管是基金公司还是基金经理。"
小鸡精习惯了大河马的不耐烦,无奈地摇了摇头,慢慢拿起茶杯,一字一句地给了大河马。
跟踪科创50指数的ETF是什么?
ETF的中文译名是“交易所交易基金”,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宣传时曾称其为“指数股票”。可以说,它生动地体现了ETF作为一只既可以在一级市场交易,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的指数基金的重要特征。
对于散户来说,买ETF和买股票一样方便;对于机构来说,ETF可以在一级市场申请赎回,同时在二级市场交易,意义重大。
既然是指数基金,就要有一个它跟踪的指数。与上交所50、创业板50类似,上交所科技创新板50指数(指数代码:00688,指数简称:科创50)是科技创新板优秀股票的代表。其选股范围包括在科创板上市的股票和红筹企业发行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存托凭证。选股的具体方法是先剔除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量在样本空间底部10%的证券,然后选取日均总市值前50的证券。
作为科创板第一指数,上交所科创板50指数具有较高的市场代表性,占科创板股票交易量的比重较大,科创板股票平均盈利能力较好,科技创新特征较为突出,目前市盈率低于科创板整体水平。
公开资料显示,首批跟踪科技50指数的ETF由华夏、E基金、华泰白锐、工银瑞士瑞信银行四家基金公司同步发售推出,分别名为华夏上交所科技创新板50ETF(科技50ETF)、E基金上交所科技创新板50ETF(科技创新板50ETF)、工银上交所科技创新板50ETF(科技ETF)、华泰白锐上交所科技创新板50ETF(科技创新板ETF)
四个科创50ETF,到底该怎么选?
既然这四只ETF跟踪的是同一个指数,而市场上的简称又如此相似,那么投资者在选择ETF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首先,投资者要明确ETF是指数基金,其本质目的是紧密跟踪指数,因此ETF管理人(基金公司)的跟踪误差控制能力尤为重要。
投资者可以通过评估各类基金公司上市以来拥有的ETF的平均年化跟踪误差和折现率,选择管理能力较强的基金公司。一般来说,基金规模越大,基金公司越强,ETF的贴现率和跟踪误差越小。
其次,作为一种“交易型”基金产品,ETF的管理费率对于短期投资者来说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但对于想要长期持有的投资者来说,尤其是对于其中的大量投资者来说,四只科创50ETF的费率也有所不同。综上所述,如果投资者打算认购少于50万股,那么华夏和华泰白锐的手续费最低(0.5%);
如果你打算订阅100万份以上,E基金的成本最低(500元/笔)。
最后,选择ETF不是主动型基金,基金公司和基金团队建设的影响可能比基金经理本身的影响更深刻。从四家基金公司过往业绩来看,华夏管理国内首只ETF上交所50ETF,E基金管理首只跨境ETFH-份额ETF,华泰白锐管理首只跨市场ETF
从营销开始到最终上市交易,ETF要经历认购-开仓-上市-赎回/交易的过程。ETF的“申购方式”包括申购和上市后的“申购”/“申购”,申购和交易使用的代码也有所不同。
上市前购买ETF称为“认购”,包括线上认购和线下认购。这里的“网”是指交易所系统,网上申购是指投资者直接通过交易所网上交易系统提交ETF申购指令;
线下认购是指投资者首先通过ETF销售渠道认购,在线下现金认购截止后,销售渠道通过交易所的线上交易系统提交认购指令。ETF认购可以在券商APP操作,前提是投资者拥有上市股票或上市基金账户。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截至9月22日下午5点,首批科创50ETF总认购规模达到1000亿左右。其中,华夏基金卖出逾400亿元,E基金卖出约280亿元,华泰白锐卖出逾180亿元,工银瑞士瑞信银行募资近100亿元。
由于四款产品的额度均为50亿元,总认购规模已超过额度。根据上交所规定,超额募集后,交易所将按照基金管理人确认的分配比例,对所有网上现金认购进行有效申报,并逐一进行比例分配。确认的基金份额将保留为整数(四舍五入),未确认的认购份额对应的资金将返还给投资者的基金账户。
认购了首批科创50ETF,最后能分到多少?
投资者需要了解ETF的成功之处
立”和“上市”,ETF的成立类似于一般公募基金“募资”,而募完钱以后,ETF管理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建立ETF仓位(历史上看从20天到40天不等)。等到仓位建完以后,四只ETF向上交所申请上市,这四只ETF才从“指数基金”变成“交易所交易基金”,能够使用交易代码像股票一样进行自由买卖。
因此,如果一般投资者错过了认购期或者在认购期内没有获得足够的ETF份额,可以在ETF正式上市交易以后,在二级市场买入ETF。
有的投资者可能会担心,没有在建仓期认购ETF,是不是就落于人后?从数据统计的角度上看,确实建仓时间的长短有可能影响ETF对指数的超额收益。
然而,ETF是指数基金,不同于主动基金获取市场阿尔法收益的目的,买ETF为的是获取接近指数涨跌的收益,因此无需对是否认购和建仓时间长短耿耿于怀,更应该把重心放在对指数走势的判断上。
通过ETF投资科创板有哪些优势?
指数投资的本质是低成本+稳定风格,通过指数选股的方法可以从市值、流动性、分红、成长、价值等多个因子批量选出长期向好的股票。对于高弹性、高成长的科技板块而言,通过宽基指数的方式进行投资,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科技企业技术复杂且迭代迅速,主动选股跟踪难度较大;
其次,科技企业的维度非常广,主动投资很难做到全部覆盖,采用指数化投资可以进行降维投资;
最后,科技类企业一般风险较企业行业的企业高,因为其存在更大的研发失败的风险,因此采取指数化投资则相对分散。
当然,由于科创板上市公司本身的科技属性和其高成长性,科创50指数波动性要大于其他宽基指数特别是像上证50这样的蓝筹股票。
对于投资者而言,不能因为指数投资降低了风险就盲目投资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板块。
没有证券账户,如何投资科创板?
如果投资者对投资科创板股票有兴趣,但是没有证券账户,那就可以通过广大第三方平台参与科创50ETF联接基金的投资。
作为ETF的场外小老弟,ETF联接是以绝大部分资产投资对应ETF的基金,比如上证50ETF联接,其最高95%的资产可以投资于上证50ETF,是场外投资者参与ETF投资的重要形式。
除此之外,如果证券投资者希望通过“定投”的方式参与指数投资,那也只能通过“ETF联接”的形式进行定时定额扣费的“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