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很多朋友都在创业。
有技术输出的AI项目,有时局在线教育,有海中公务员直播,有媒体的宠物短视频。
简而言之,它们都在变化。
从纯粹的工薪阶层到企业家。
前几天,我没有计划一起吃饭,吃个串,吃个火锅什么的。
笑声中,除了对创业者突破自我的羡慕之外,我也深深感受到,创业不容易,做爸爸做妈妈,把握好舞台前后的艰辛。
当然,最有价值的是认知层面的洗礼。
感受一个企业家应有的认知。
凡事要趁早
当你看到高质量的产品和可靠的机会时,你必须早点开始,即使你没有成功,至少你已经获得了一次尝试。
就像那些早期没有在一线城市买房的人,现在还是买不起。
早期没有做互联网电商的只能在网上买别人的东西,然后寄钱给马云。
那些没有利用微信的好处尽早从事微信业务的人,只能看着别人的豪宅,自由旅行。
那些没有尽早做短视频直播的人,现在估计躲在一个10平米的出租屋里,刷着Aauto faster一键三连送飞机。
那些看不懂在线教育红利的人,只能看着别人吃肉喝汤,自己就成了剁韭菜。
那些不了解大健康趋势的人会为自己的愿景买单,不管他们的健康或错过的生意。
因此,凡事要趁早是这个信息网络时代高速运营的生存法则之一。
这也是一个企业家必备的基本认知。
来得早,照单全收,肉和汤都是你的。
来得晚,对不起,真没了,地上捡点渣渣,也许还能舔舔。
我们错过了太多,不是吗?
我在数。
我看了看我的银行余额,四位数没涨,说明我错过了那么多发财发展的机会。
穷人一定有什么可恨的地方。
strong> 也许是当时没接触到这些领域,也许怪自己没有好的眼光,也许是当时没人带自己飞,终究是错误过了。 而这些错过的,现在做基本没啥搞头,红利早已变成了红海。 只是希望,知耻后勇。 过往不可改变,未来遇到了,趁早做,不待明日。凡事一定要积极主动
没有主动性,凡事不积极响应和回应,躲在角落里不敢发声,还美其名曰低调低调。
分明是自己过于被动,不敢走向前去,非得搞得自己与世无争的样子。
像极了吃不到葡萄说我不爱吃的样子。
蜷缩在背后注目的你,谁能看到,谁能帮你成长?
没有人。
被人在背后推着,和自己主动动起腿来跑,向着目标冲刺,哪个跑的更快、哪个跑的更远?
道理大家都懂。
往往运用到自己身上,就顾东顾西的。
总是被人推着,是对自我怯懦的认可,是胆小鬼的行为。
所以,凡物想要的,多点积极,凡事想做的,多点主动。
不要躲在角落不发声。
错了不怕,走上前去,敢于表达才能让人听到你、看到你。
如果你表达的足够有价值,能给别人带来帮助、满足需求,那你已经可以把这些转换成财富和更大的价值了。
这里发这个图,不低俗。
只是想让大家感受下初心:
我们每个人在成人之前,作为液体的时候,我们的积极主动性是极高的,不奋力游,不拿出百米冲刺的劲,不努力和自己兄弟姐妹竞争,是没有任何机会脱颖而出的,更没有机会接触到卵子,成为活生活现的自己。
可为什么我们出生后,就慢慢地逐渐丧失了这种积极主动性呢?
丫是液体时,和自家兄弟姐妹竞争的火热,死去活来的,嚯,真正成人了,对外人,咋就没有积极主动性了?
这是啥,这是典型的窝里横。
这样的自己,一定会受到液态自己的强烈鄙视。
毕竟有能耐要对外,别拿自己人使。
所以,我觉得我们无论作为液体,还是固液混合态的成人,都需要保持一点:积极主动。
不忘初心嘛!
我们当初努力游动的样子是值得我们继续保持一生、贯穿一生的样子!
不惧失败的坚韧
创业是条充满荆棘的路。
有点像唐僧取经。
永远做不到万事俱备。
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遇到问题,解决不了只能承认失利。
互联网行业,大家听的最多的就是跑路。
在此,不讨论道德层面的谴责和法律层面的追究。
大多数创业者跑路根源都在于 资金链断裂。
我经历过的几家公司,都是这样倒闭的。
公司的ROI持续走低,亏损严重,拉投资又无望,持续的入不敷出,只好裁员宣布公司破产,资不抵债,于是乎,黑心老板开始跑路。
所以,很多时候,一个创业者必须是坚韧的。
面对公司从小到大的发展进程中种种问题,来自外界竞品的压力和挑战,来自内部的组织机构的管理和腐败,来自自身产品或服务的问题,来自热点事件的不当处理,来自资方的撤资,上游供应商的恶意断货,公司业务重大节点上的决策失误,公司奉承奉行能人留不住,以上任何一个,都可能让一个创业者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若一个创业者经不起失败的打击,注定是无法做一个合格的创业者的。
坚持学习
保持一颗学习者的姿态对待事物,做永远的初学者。
如上所述,一个创业者,会面临各种创业路上的问题。
而这些需要的是持续不断地认知升级,知识体系升华才行。
因为我们所掌握的任何事物都不是最好的状态,我们的认知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像手机里的app一样,不断迭代更新。
所以,永远不要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
为此,我会常常告诉自己: 还差的远呢。
立刻行动
大家一定都有这种体验:大学里学到的东西,毕业进入社会后,基本没怎么用。
是学的东西太low么?
根本不是,是我们学习时,并没有立刻行动,让知识有所产出,量化反馈。
回顾下:一个我们能做好的事,哪一件不是一点点一滴滴的尝试,多次重复练习,强化的结果?
摸着石头过河若没有产出,好的结果量化反馈给自己,依然是徒劳的, 我们还是没有掌握。
所以,学习重要,但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去分享,去产出。
实践、教授的产出是最好的学习。
用输出倒逼输入。
自己给自己内心一个反馈,这种东西,才是真正学会了。
一个创业者,从无数创业者中突出的关键,除了认知到位,勇气可嘉,更重要的是把脑子里的东西搬到了现实。
执行力是成败的关键。
你的想法,有一千个人想到了,有一百个人准备做,只有一个人做了。
而你要做就是成为那个人。
来留言区一起交流#创业##创业交流##成功#吧,
喜欢我,可以 点赞分享,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