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伊斯特兰
头部|视觉中国
2021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初六),京东物流向港交所提交发行股票申请。自从京东物流独立运营以来,市场上很多人都认为它会和顺丰打一场仗,因为两者都采用直接运营模式,针对的是高端用户。
在研究了招股书后,老虎嗅出了京东物流营收的80%来自围绕京东电商平台展开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基本上与顺丰不搭嘎。.
但JD.COM邮政规模仍然较小,面向下沉市场,专注于“性价比”业务。其主要意图是减少在, JD.COM“通达系”电商生态系统中的在,采用特许经营制,大致可以认为与顺丰快递无关。
虽然肉搏战的业务情况暂时不会出现,但在,资本市场,京东物流、顺丰还是会被当作“一对儿”来品头论足. #有传言称SF将第二次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
“为运输而储存”模式
2007年,JD.COM开始打造自己的物流;2012年正式注册物流公司;2017年4月25日,京东物流集团正式成立。
2019年京东物流营收498.5亿,同比增长31.6%。2020年前三季度,京东物流营收495亿,同比增速43.2%。同期,顺丰营收1096亿,同比增长39.1%。
2019年,京东物流的营收相当于顺丰快递的44.4%,2020年前三季度这一比例小幅上升至45.2%。按照这个趋势,未来两三年,京东物流的营收规模仍将是在顺丰的一半,但它
与其它物流公司是完全不同的物种,包括顺丰.
1)综合仓库分配
京东物流在在's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基础上,开发了独特的“综合仓储配送服务”
第一步,从厂商到京东物流仓库。
货物从工厂通过干线物流或支线物流送到京东物流仓库。厂家/经销商可以自行发货,也可以预约京东物流领取“首程运输服务”。注意,此时没有消费者下单的迹象。
第二步,仓配服务。
经过验收、LCL/码垛等程序,在京东物流的货物在全国各地的多级仓库之间转移。京东物流基于丰富的运营经验和算法优化,会根据消费者需求预测,将各类商品分配到最佳区域配送中心(RDC)或前端物流中心(FDC)。
早在2015年JD.COM在,就推出了“一仓一价”的服务。如果一个在在有很多工厂和经销商的啤酒品牌接受京东物流服务,可以把货送到JD.COM的一个或多个仓库,对它来说是最方便的。然后,货物被运送到市场附近的仓库,在那里预计会产生大量需求。
第三步,快速配送。
据京东物流IPO文件显示,JD.COM商城90%的订单可在当天或次日送达在,依托得天独厚的智能仓储网络:消费者下单后的第一时间,从在到距离TA最近的RDC/FDC的货物送达7,280个配送站(店)中的一个,19万JD.COM兄弟中的一个完成“最后一公里送达”。
其他快递公司都在等货,也就是消费者等货都发货了;京东物流是给商品和其他人,也就是商品和其他消费者选择的。所以京东物流需要这么多仓库。
2)运输储存
服务电子商务几乎是所有物流公司的核心业务。然而,在京东物流接盘在,之前,消费者订购了在;其他物流公司在在之前和在.之后下单
卖家接受订单后,会通知物流公司领取零件。
京东物流拥有800个仓库,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此外,还有1400个由合作伙伴运营的“云仓库”,租赁物业1700万平方米。
而截至2019年末,顺丰只有175座仓库,面积近228万平方米,不到京东物流的十六分之一!
京东物流其实就是京东电商平台的履约工具。自建物流是京东与阿里差异化竞争的核心,“以储代运”是最佳的解决之道,
它不仅有助于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存储网络中,还能改善用户体验,为JD.COM赢得声誉。
用户在在,的其他平台下订单,物流公司从卖家那里收集成千上万件商品
ng>京东下单,货物从最近的前置仓库调往配送点,开电动三轮车的京东小哥轻轻松松就捷足先登了。“以储代运”还有两个好处,不太方便台面上说:一是牵制供应商,我不提“二选一”,但贵司上亿货物在我家仓库,你要“想清楚”;二是被存货占压资金的供应商有可能会选择京东金融服务,他们可都是优质客户――京东金融放贷风险很小,因为借款人的货在京东物流仓库里。如果货卖出去了,货款变成京东商城的应付帐款,供应商四、五十天能拿到钱算快的。
“ 以储代运”不仅是京东物流的特色,更是京东商业帝国的基石 。
相比之下,京东物流干线运输实力就弱爆了。
截至2020年末,京东物流自营运输车队拥有7500辆卡车及其它车辆(京东门店数为7280个,平均一店一车)。顺丰拥有10万辆干线/支线运输车辆,4.3万辆末端收派车辆。顺丰仓储面积不到京东物流的十六分之一,车辆总数超过京东物流的十九倍!
航空更是顺丰的强项。截至2019年末顺丰拥有58架自营全货机、13架租赁全货机,执行航线73条,全货机加散航总计航空线路2102条,日均航班4234次,全年总发货量135万吨。
京东“物流”的干线运输能力有点“说不过去”。
2020年8月,京东物流以54亿对价收购跨越速运,意在补齐空运、陆运短板。临近上市,京东物流拥有的620条航空货运航线绝大部分来自才刚收购的跨越速运。
3)其它物流公司学不了?
真正的物流公司搞“以储代运”很难――
首先,对消费者需求进行预测的精准程度远远不及京东;
其次,京东有强大的销售能力,2020年H1自营业务销售额达3311亿,库里存几百亿货不愁卖。真正的物流公司用几百亿存货把库房塞满,卖不掉找谁去?
最后,供应商承担资金压力,把货物送进京东物流的仓库,图的是京东商城的销量。截至2020年6月末,京东集团存货净值达548亿。这仅是京东自营的库存,第三方卖家使用京东物流服务,存货不会记在京东集团账上。其它物流公司凭什么说服厂商把数百亿的货物堆进你家仓库?
拆解京东物流营收
研究京东物流不能只看营收金额,一定要拆解营收构成。 不拆不知道,一拆乾坤大。
根据客户是否使用京东物流仓储/存货管理服务,京东物流将客户划分为“一体化供应链客户”和“其它客户”。
2019年来自“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收入为391亿,占总营收的83.9%;2020年前三季,这个比例降至79.1%。
京东集团无疑是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客户”,2018年、2019年分别贡献营收265亿、307亿,分别占“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收入的77.8%、73.3%;2020年前三季度,京东集团贡献“一体化”收入281亿,占该类收入的73.2%,占总营收的56.6%。
关于与京东的关联交易,招股文件给出了上限:2021年、2022年、2023年来分别为534亿、707亿、934亿。 “上限”有暗示保底收入的意味
,虽未点明,投资者会倾向于认为“来自京东的营收不会比这个数差太多”。
2020年前三季,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215亿,在营收中的占比达43.4%。“
外部客户”指的是与京东集团没有股权关系,可不是没有业务关系,事实上,绝大多数“外部客户”都是京东电商平台上的第三方卖家。
京东自营的供应商不需支付“一体化”服务费,这笔钱是京东“履约支出”的一部分。2019年,京东履约支出370亿,其中307亿是支付给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费”;2020年前三季,京东履约支出339.5亿,其中支付给京东物流的服务费达281亿,同比增长30.7%。
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主要来自京东平台第三方卖家。2019年外部用户数接近4万,户均年支出27.9万元。
截至2019年末,京东平台第三方卖家超过27万户,只有4万户选择“一体化服务”,户均全年支出不到28万。2020年前三季,用户数为4.6万户,户均支出24.2万。
对于“一体化服务”在京东平台第三方卖家中的渗透,总体印象是: 空间很大、进展较慢。
费用高低不是主要问题,占压资金恐怕是商家最大的顾虑所在。
2019年,来自外部非“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收入达80亿元,同比增长114%;2020年前三季进一步增至103亿,同比增长94.4%。这部分收入主要来自众邮及冷链业务,
据估计2019年众邮营收60亿元 。
众邮是京东物流定位于高性价比、专注下沉市场、主攻小件电商包裹的品牌。在2019年京东物流近500亿营收中,只有众邮的60亿是与通达系电商“抢”来的生意。
值得注意的是, 众邮采取的是加盟制 。
由于成本原因,京东商城多数第三方卖家选择阿里投资的“通达系”,京东物流直营模式难以满足这些商家的性价比要求。还有一层原因:这些卖家不想囤货。
不让“肥水外流”,是京东物流推出加盟制众邮品牌的根本原因。
同样采取加盟模式的圆通,2019年营收311亿,众邮收入规模不到圆通的20%。圆通扣非净利润率只有5%,众邮达到盈亏平衡点后利润率不过如此,何况还差得远。
京东物流上市后面临业绩压力,难以放开手脚烧钱,从强大的“通达系”抢生意不容易。
京东物流毛利润率低于顺丰的根本原因
京东物流营收约为顺丰的45%,但毛利润差得很远。2019年京东物流毛利润34亿,毛利润率6.9%;同期顺丰毛利润、毛利润率分别为195亿和17.4%。
2020年前三季,京东物流毛利润率大幅提高到10.9%,但仍比顺丰低7个百分点,毛利润仅为顺丰的27%。
顺丰营收成本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外包、薪酬和运输成本,2019年金额分别为538亿、117亿、104亿。其中外包、薪酬两项合计占营收的58%。
京东物流营收成本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薪酬、外包和租金(运输成本低到未获单独披露),2019年金额分别为197亿、163亿、47亿。其中外包、薪酬两项合计占营收的72%。
京东物流“以储代运”,干线物流外包成本较高,加上要采购1400多座“云仓库”的服务,因此外包加薪酬合计占营收的比例较顺丰高14个百分点(2019年)。
京东物流自已运营的仓库有800座,总面积2000万平米,因此租金成本排进前三位。
京东物流毛利润率低于顺丰的局面难以轻易扭转
。逻辑在于:为配合电商业务,京东物流仓储面积奇大无比,干线/支线运输高度依赖外包,成本结构决定其毛利润率难以超越顺丰。
京东物流不是不优秀,而是太独特 ,与电商业务深度融合,使其具备其他物流公司没有的优势,也背负他人没有的“使命”。
就目前的局面看, 京东物流是栽种在“京东电商生态花盆”中的“盆景” ,京东电商规模有多大,京东物流就能长多大。
由于口碑好、知名度高,京东物流在香港资本市场大概率会受到追捧,IPO后的市值有可能窜升到顺丰的六、七成,甚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