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上午10: 00,自进入618以来,JD.COM在西藏销售的第百万件商品已打包走下京东物流拉萨物流中心分拣线。
60岁的门巴德清多吉就是这第百万件的消费者。去年德清多吉在线下店买的冰柜坏了,很快就坏了。这一次,他改变了选择。一天前,他在JD.COM下了订单。
此时,刚刚走下分拣线的冰柜距离林芝米林县西嘎门坝村德清多吉的住处约500公里。这款冰柜将从拉萨JD.COM电商园区出发,沿2019年刚刚贯通的林拉公路穿越海拔4000多米的米拉山,到达林芝市米林县JD.COM家电商店,然后由店员送货到户。
显然这是一段漫长的旅程。然而,6月9日下午,德清多吉收到了这个冰柜。据德清多吉介绍,一周前,他在JD.COM买了一台空调,当天就收到了货。
京东物流配送中心
“过去,我们不得不去米林县或林芝市购买家电。来回路上还是不方便,价格也比较高,产品质量没有保障。”德清多吉感慨地说:“有了JD.COM,购物就轻松多了。”
德清多吉是JD的缩影。COM在西藏的用户。曾经的西藏,网购速度落后于其他地区,被网友称为无邮费地区和偏远地区。消费者在网上购物,下单后一到两周才能收到货,物流成本比内地高80%以上。
但西藏常住人口364.81万人,总户数104.41万户。这些用户还需要享受更高质量的购物体验。这一切,随着JD.COM的到来,正在悄然改变。
最近,JD.COM实现了京东全覆盖。COM在林芝市“一区六县”的家电门店,直接将“万县镇”的网购速度提升到2-3天,如果门店有货,需要一天。在此之前的6月8日,在JD.COM西藏公共物流配送中心,AGV(自动引导机器人,俗称“地狼”)智能仓库正式投入运营,西藏进入智能物流时期。
十年之内,JD.COM在西藏建立了一套物流网络,目前在规模和智能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昔日的“无邮政区”,不仅可以享受“上午下单,下午收货”,还将迎来智能物流基础设施的逐步落地。
#电子商务商店下沉
德清多吉所购商品配送路线的关键节点之一是JD.COM家电商店。
事实上,作为JD.COM在下沉市场的“拳头”实体,如今在西藏林芝,JD.COM家电门店已全部覆盖林芝下辖的六个县。
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西藏,林芝下辖6个县的人口在1万到3万之间,各有特色:朗县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县,米林县被誉为雅鲁藏布江的“明珠”,波密县是318国道的重要“驿站”,工部江达县位于凹地河谷,察隅县和梅多格县分别是中国的边陲重镇和最后的公路县
西藏林芝地区万仞县
“以前,一个普通的家电先去拉萨,再去林芝,再去米林县,客户收货需要10天到1个月。货物被多次搬运后,物流成本被加到了消费者身上。消费者甚至需要以至少两倍的价格从私房店购买电器,一些山寨品牌的劣质产品需要自费运输安装,售后服务体验差。”米林县JD.COM家电商店店主刘婷婷回忆说。
正是因为这个痛点,刘婷婷和丈夫在JD.COM联合开了一家家电卖场,由JD.COM指导配送。一个月前正式开业,周边各族消费者都来了。有些家庭一周买三次电器。
刘婷婷夫妇正在送货。刘婷婷夫妇正在送货
“我会用手机普及如何在JD.COM平台查价格,线上线下告诉他们下一个价格,让他们放心购买。不管他们住多远,我们都会把包裹送到你家门口,免费安装。”刘婷婷介绍,“如果年纪大的用户不会操作手机下单,我们也可以在店内为客户下单,这样对用户来说更方便。”
除林芝外,JD.COM在西藏那曲、日喀则、山南、昌都等地开设的家电专卖店约有30家,其中很多都在距离拉萨1000多公里的地方。正是这些家电卖场的存在,让JD.COM的下沉触角延伸到了县甚至乡镇一级。
JD。朗县1.5万人的COM家电店
随着JD的沉没。COM的家电商店,西藏县乡的人们也享受着轻松购买家电的生活。2016年在林芝开业的京东岗服务店负责人颜倩表示,在JD.COM购买家电时,首先可以实现订购、发货、安装、维修等一体化服务,大大提升了网购体验。
同时,林芝家电送货可实现隔天或隔日送达,与“万仞县”网购家电不离不弃
十多天到货变成最快1天。此外,凭借京东强大供应链优势,网购价格也比实体便宜很多,质量和服务都更有保障。在林芝市巴宜区连开两家京东家电专卖店的赵钢同样有此体会,“在京东购物,第二天就能安装到位,价格比其它线下实体店便宜10%-20%。”赵钢指出,“京东毕竟是全品类平台,商品数量多,价格线上线下统一,在当地也有相当的品牌知名度,非常受欢迎。”
需要注意的是,京东家电专卖店以其多样化的选品,还为当地居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好多顾客觉得我们店是全能的,”刘婷婷表示,开业一个月后,店内卖出了许多当地人此前并不了解的商品,比如茶吧机、热得快等,“好多东西之前这边都没有,所以一上货就卖空了。”
# 智能物流挺进西藏
在这么多“万人县”开设电商实体店,配送速度和服务都大提升,最直接的原因是2020年12月,京东在拉萨电商园区升级了3万平米的西藏公共仓储物流中心,80%的本地订单需求都可以实现拉萨直接发货。
而就在今年618前夕,京东拉萨电商园区再度升级,引入了100余台AGV机器人,形成“地狼仓”。
京东西藏AGV智能仓
“与普通的人找货需要走到货架所不同的是,‘地狼区’是货找人。”京东物流西藏公司相关负责人李文龙表示,“工作人员只需要在工作台领取相应任务,等待地狼搬运货架过来进行相应操作即可。”
100台以上的机器人规模代表着中国物流的前沿科技,也成为当地首个大型智能物流仓。据介绍,“地狼”最高承重500kg,依靠遍布地上的一个个二维码规划、引导路径,再配合自带的传感器,保证了“地狼”搬运货架来回穿梭、互不干扰,井然有序地工作,大大提高分拣效能和准确度,与人工相比,效率提升了2倍。
而“地狼”的日常维护者,是几位年轻小伙,其中90后的多吉旺修毕业于上海东华大学软件工程专业,00后益西杰从小跟着爷爷、舅舅放牧的那曲小伙,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加入到京东物流的机器人工程师中。
目前,包括地狼在内,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地狼、天狼、分拣AGV、交叉带分拣机、AGV叉车等数十种机器人,已经覆盖了仓储、运输、分拣及配送等各个环节,或成为单独的机器人仓,或联合应用在遍布全国的物流基础设施里,正在从一线城市向三到五线城市落地。
在西藏落地大型智能化物流仓项目,就是京东物流“新基建”下沉的最新动作。事实上,随着西藏消费者的网购热情、需求逐年大幅增长,京东物流在当地的布局也在不断加快。尤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技术的发展,已经在发达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的智能物流科技,开始走入青藏高原。
# 京东西藏十年布局
如今,在西藏选择在京东下单,当日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米林县京东专卖店正在送货
这一切的成就,与京东十年的西藏业务布局密切相关。2011年9月,京东物流在西藏开通中小件配送业务,并建立多个配送站,依托京东的物流服务,很多藏区消费者第一次体验到网购的便捷,他们买手机、买服装、买小家电,打开了消费新模式。
2014年,京东西藏馆上线,包括青稞酒、牦牛肉干和冬虫夏草等颇具地方特色的产品,开始通过京东供应全国消费市场。2015年5月,京东帮服务店落户西藏,京东物流正式启动了西藏地区大件配送业务。
看似普通的数字和时间背后,实则是极具挑战的每一单。2016年12月,林芝市墨脱县的门巴族人拉杰尝试了手机购买大家电,然而这一台银色双门电冰箱在路上走了11天。
而这一单的成功配送,也极具意义。它不仅是墨脱县的首个网购大家电的订单,更标志着京东大件物流体系实现了中国大陆地区行政区县的几乎全覆盖。
京东在西藏仓储物流中心
2017年,京东和西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物流仓储、科技、“电子商务进农村”等领域展开深入布局。2017年5月25日,京东物流在西藏的仓储物流园区正式投入运营,这是西藏地区第一个电商企业专有物流园区,投入运营后,西藏首次实现电商配送“当日达”。到2020年12月,该园区升级扩容为西藏自治区公共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实现了80%的商品本地发货,“当日达”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西藏商务厅相关人士表示,该仓配中心的投入运营,不仅丰富产品供给,提高配送时效,也为群众带来了全新网购体验,还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洞察西藏群众消费需求,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带动当地就业,促进产业机构调整,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不过,京东在西藏的布局还远远未到终点。据介绍,未来京东和西藏商务厅等相关部门合作,继续搭建三级配送网络,覆盖整个西藏自治区。进一步提升京东物流在西藏地区的物流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为西藏地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更高品质、更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