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创业”?
科斯在他的名著《企业的本质》中说,商业世界中有两种“连接”人的形式。
一个叫“企业”,一个叫“市场”。在企业中,我们通过“管理”的方式把人联系起来。
管理,是把一个总体的目标,分解为局部,再让一群人中不同的个体承担不同的职责,然后加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些个体无法独立完成的更大的工作。
在企业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局部,也只对局部负责,只有极少数的人需要对整体负责,
事实上,这些负责整体的人中,只有少数人真正了解整体。
在市场中,我们用“交易”的手段,把那些已经成为独立整体的企业连接起来,让它们快速不断地,在“市场”的体系中,优胜劣汰,生死存亡。
市场上,企业没有升职、加薪、辞退等“人工”管理工具。
市场上只有一个工具:用生命奖励强者,用死亡惩罚弱者。
我们把对局部负责的人,叫做员工;把组织个人成为整体的人,叫做经理人;把真正最终对整体负责的人,叫做企业家。
那么,创业到底是什么?
它是企业家在复杂的商业体系中,主动或被动的一种“选择”,从对局部负责选择对整体负责,做一个用内部管理来处理外部交易的“企业家”,对整体负责而不退缩,不抱怨。
创业,就是选择负全责。
那么,现在是创业的好时机还是坏时机呢?
* * *
―1―
对于有意愿和能力承担全部责任的人来说,这是最好的时机。
根据科斯的理论,企业的边界,取决于企业管理成本,和社会交易成本之间的比较。
今天互联网让内部管理、外部交易的成本都在降低,但是交易成本下降更快。
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事情,企业自己招人来做,会显得越来越低效,越来越多本来自己干的事情,企业将通过在市场上“购买”的方式获得。
因此,未来的十年,平均来看,企业的总体规模,我们认为也会越来越小,而不是越来越大。
创业的成功率与企业规模成反比。
如果全球企业平均规模在1,是00人也就是说,经过多年的市场部署,1每00名员工就需要1企业家。
所以,你在1.创业的成功率是100%,但是今天,世界企业的平均规模会越来越小。如果企业平均规模下降到50人,每50名员工需要一名企业家,这意味着创业成功率将从1的%上升到2.的%
整个社会,对创业者的需求激增了。
但是,这确实是最糟糕的时候,因为市场从企业家中挑选企业家(愿意承担全部责任、能够承担全部责任)的方式就是“翻生死牌”。
一大批自以为能成为企业家的企业家,将会死在这条万里挑一的路上。
所以,创业更像是一场修行。
创业的经历本身,帮助你成为一个更负责任的人,就是你可以得到的所有的回报。
而成功,那是意外的奖赏。
* * *
―2―
当然可以。我创办“润米咨询”,帮助传统企业向互联网本身转型,是一种耕耘。
我把公司的收入作为奖励,来支付我为了在市场上培养自己而必须支付的学费(公司费用),可能会有盈余。
但问题是,如果市场不支付你的学费,谁来支付你的实习费用?这是是否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点。
很多大学生说:创业就算失败了,我还能学到东西。
当然你能学到东西。但是,谁给你付学费?'s父母的钱。
这是很多大学生不假思索的第一选择。
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风险投资。即使有些项目可以获得风险投资,在获得资金之前仍然需要大量的投资。
但是很多父母没有足够的“闲钱”来支持孩子创业,所以父母的养老的钱,改善自己生活的钱,就成为很多子女创业的第一资金来源。
而这一点,恰恰违背了企业家精神。
因为,你在让你的父母,为你的可能的失败负责。
你根本没有负起全责。
你不是在创业,你
是在继续啃老,用比读大学还要高昂十倍、百倍的学费,买你的一段“实习创业”经验。单从经济性的角度来说,加入一家初具规模的创业公司,拿着工资、甚至免费干活获得这份经验,也许是更经济的做法。
用自己的钱,买什么都行,败光了都是自己的事情。
拿父母的钱糟践,就是不负责任了。
* * *
― 3 ―
如果你真的觉得你可以创业成功赚大钱,那就不要“拿”父母的钱,有几种办法:
1)打工几年,获得一些积累 后,再拿自己的积累(金钱、能力)创业。
这时候,有些人会选择不再创业了,因为他这时才认识到,这笔钱的成本是如此之高;
2)找专业的天使投资。
他们有经验、有能力对风险定价。如果他们不投你,你要意识到,最大的问题可能是,你创业的风险太大,你目前还不值这个钱;
3)如果又不想打工,又找不到风险投资,只有父母可以依靠怎么办?建议还是不要“拿”他们的钱,而是请他们“投资”。
比如,用最简单的规则,20万,8%。那92%(这里是230万),就是父母对你的估值。
说好, 如果拿到第二笔风险投资,父母有优先退出权。 如果拿不到第二笔投资,父母默认不跟投,承认失败。
你要主动承担无限责任, 如果创业失败,就股转债 (父母的股份自动转为债务),去打工,用未来的工资,分期归还父母的这20万。
如果赚了钱,你的父母的股权收入,就是为你承担别人不愿意承担的巨大风险,而应得的风险价格。
这是愿意负全责,有能力负全责的大学生,如果想要创业,可以考虑的做法。
也是那些为了锻炼孩子、愿意支持子女创业的父母,可以选择的真正对子女有帮助的做法。
愿意负全责的大学生,去创业吧,再在创业中锻炼负全责的能力。
但是如果你连负全责的意愿都没有,那也许,还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