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
“重点工作年”动员大会掀起九大重点行动浪潮,人社部门将锚定“四有”目标,为人才发展提供舞台、保障创业、价值奖励、温度敏感服务。以“硬骨头”“雷区”的勇气和决心,大力推进人才体制改革重点行动,努力把山东打造成人才新高地。
深化制度创新,让人才发展有舞台。加快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促进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让人才干事有舞台、有发展空间、有辉煌事业。聚焦“十大”产业,编制急需人才清单,让人才“用得上”。落实基层岗位设置制度和基层职称制度,拓宽基层人才发展空间。推广“海企汇”等引才品牌,实施山东“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倍增计划,加快引进一批高尖端人才。推动出台人才发展促进条例,构建人才治理新格局。
加快放权松绑,让人才创业有保障。大惊小怪“放”字,大力推动用人单位自主选拔、评价、使用人才。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为他们系好“保险绳”和“安全带”。实施齐鲁乡镇创新计划和创业金融服务计划,打造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提供全链条、全要素人才创业支持。
完善激励机制,让人才的价值得到回报。完善事业单位薪酬水平常态化调整机制,加大绩效工资激励力度,让有贡献的人才“名利双收”。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让一流人才享受一流待遇。全面实施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激发高技能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擦亮贴心品牌,让人才服务有温度。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体系,提升“蔡慧卡”服务功能,实现人才服务从“有无”“被动”到“有无”“主动输送”的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提高人力资源配置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开展“人才政策实施专项行动”,深入打通政策实施“最后一公里”。(张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