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装饰公司工艺展示模板,装修项目经理的工作内容

  

  文|明歌,前麦肯锡战略顾问,埃森哲管理顾问,喜欢用思维导图构建PPT的老司机,   

  

  ,欢迎关注@思维导图PPT老师肖,与一起成为职场精英。   

  

  国庆假期即将结束,送给专业人士一份大礼,“13个让人思维清晰有条不紊的习惯”。关键内容整合自埃森哲2019年对一个快速发展行业的项目经理的培训,内容为“当你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全新的业务或写一份你不擅长的计划或报告材料时,我们如何用一些优秀的职场习惯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筛选出了核心内容的三个部分,分别是构建框架、访谈研究和提交报告。全文约3200字,推荐阅读时间5~8分钟。建议转发收藏,便于后续快速查看反复研究。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说给您听   

  

  #习惯1。用思维导图整理内容框架。   

  

  简单来说,思维导图就是一个树形发散结构,通过树干、树枝、树枝、树叶之间的联系,梳理出解决问题的脉络。这里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   

  

  共同精进,这完全符合MECE统治中“相互独立”的要求,将在后面介绍。因此,在绘制思维导图时,   

  

  第一部分、搭建框架,否则将违反MECE的“相互独立和完全用尽”的原则。   

  

  我们可以通过经常使用思维导图来训练我们的同一片树叶,不会长在不同的枝丫上。   

  

     

  

  例如,下图显示了一个咨询项目的实施计划。我们可以利用地图快速安排工作内容、时间计划、资源需求、人员入场等内容。在这张地图的基础上,专业顾问不断细化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最终很容易发现(1)时间计划是否合理;(2)资源得到满足;(3)客户的时间是否冲突或调查是否可以合并等。   

  

     

  

  #习惯2。MECE的“相互独立和完全用尽”意识,被用来系统地分析与MECE定律有关的问题。   

  

  金字塔结构中的关键线索和主要证据表明,它们应该遵循MECE原则,这意味着“相互独立和完全用尽”。   

  

  简单理解为“不冲突、不遗漏”,MECE原则应遵循以下三个核心思想:   

  

  *彼此独立,完全筋疲力尽。事实上,我们经常追求相互独立。至于完全筋疲力尽,一般是不可能的。如何做到完全用尽,可以用七路分析(5W2H)来减少遗漏。   

  

  *分组思路:分组的合理性决定了是否真正相互独立。毕竟很多内容都是相互关联的,每个节点都不能在图形上出现两次.   

  

  *重要性排序思想:梳理思维导图后,会有很多分支节点。如果必须分析所有节点,那么时间和精力可能会被忽略。因此,帕累托原则(即80/20原则)告诉我们,只有80%的问题可以被抓住,这可以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习惯3。在开始工作之前,建立一个金字塔结构来解决问题。   

  

  金字塔结构作为一种帮助沟通的工具,可以使对方更容易理解信息,增强信息的说服力。在所有工具中,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工具。   

  

  金字塔顶端是“关键信息”,即结论或意见。下层就像金字塔的石头,支撑着信息思维、证据、方法等“关键线索”,逻辑上排列在一起。   

  

  当你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你已经得出了一个结论或者初步的观点,那么建议使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来构建金字塔结构,而如果只有一堆材料,那么在需要通过分析总结这些材料来找到结论的时候,可以使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来构建金字塔结构。   

  

     

  

  1.当有结论或初步观点时,可以按照以下四个步骤构建金字塔结构。这种方法先关注结论,适合时间短或者对方不想听细节的情况。   

  

  1.确定主题,先有上层结论,再整理下层话语(报告、方案);   

  

  2.识别受众,想象受众关心的问题;   

  

  3.先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然后收集事实和数据来证明这个假设;   

  

  4.确定主题答案引起的二级和三级问题。   

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a96e00c7cc0e48fc8fa037e26f71ec25' />

  

而如果只有素材、缺乏结论时,可以使用下列4个步骤来构建,该方法的重点在于演绎推理,即层层推进、最后得出结论,适用于对方愿意和你共同探讨、想了解更多细节的场合。

  

1. 列出所有观点、要点清单;

  

2. 找出各要点之间的关系;

  

3. 得出结论;

  

4. 建立SCQA引导。

  

# 习惯4、套用方法论、事半功倍

  

方法论是 解决某类问题的基本流程、步骤

  

,比如企业战略咨询,埃森哲用"企业架构(EA)"方法,德勤用"德勤EVM模型",套用框架,至少一大半的活儿可以通过方法论、通过领先实践、项目案例来完成,另外,借助框架,我们能够获得一整套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模板,从而快速按模板设计访谈提纲、按基本框架开展工作,快速找准企业的痛点和问题解决方向。

  

关于方法论的研究,可阅读下列文章:套框架、数字化、讲故事,管理咨询3板斧,你也能轻松拥有!

  

除了上述介绍的埃森哲、德勤的咨询方法论外,麦肯锡也有一系列关于工作技能和思维训练的方法论,比如金字塔原理、麦肯锡方法、提问术、笔记思考等。

  

  

第二部分、访谈调研

  

# 习惯5、分析客户需求时,先建立初始假设

  

如何客户的需求都不会是无中生有的,一定有相关的信息、经验和方法论支撑,因此,面对问题的第一步,不是着急去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是(1)寻找相关的模型,充分借鉴方法论、前辈的经验,忌讳

  

“重复发明轮子”,如果每个零部件都要自己生产组装,那么一部1000多块钱的小米手机,造价可能何止百万千万,正是

  

“不要重复发明轮子”的思想,才有了模具、模型、概念机等产品,才大幅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第二,建立初始假设,通过有效的界定问题,将问题缩小到一定范围,更快、更节省的解决问题,当然,这个初始假设,需要的是你的经验和案例积累,这里涉及到知识管理,可以阅读下列文章:

  

没有方法等于瞎忙,4个步骤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你越老越值钱

  

总之,调研时遇到问题、分析问题,不着急如何解决, 先界定问题 、充分借鉴方法论和前辈的经验, 对问题进行分组分类和重要性排序 ,然后开始

  

建立初始假设发现问题的关键驱动因素 ,最后 从全局出发,关注一些重要的节点,如里程碑、问题点、关键流程步骤 等,记住,

  

不要陷入细节,甭想把整个海洋煮沸

  

  

# 习惯6、每一次访谈都做好访谈计划

  

小建议:

  

1、每次访谈都做好访谈计划;

  

2、每次访谈都做好PPT,哪怕只是几页片子,要让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PPT中的内容上;

  

3、每次访谈都要做好会议纪要,哪怕只是一些零散的问题点;

  

4、会议纪要一定要发给客户确认,并请他们回复,可能在回邮件的过程中,他们会想到更好的点子、提供更多细节或分享一些项目资料。

  

5、访谈起身离开前问最后一个问题,在客户完全放松、没有防备的提问,往往能问到真实的信息,比如,您觉得我们遗漏了哪些问题?

  

对于XX问题,你觉得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 习惯7、养成笔记思考的习惯

  

在访谈调研时,不仅仅只是记录客户的信息,要用笔记思考的方式,快速想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内容,从而及时抛出问题,避免需要多次访谈。

  

笔记乱一点也无所谓,要避免看起来很整洁但实际上空洞无物,一页笔记一张图,便于将于精力聚焦于解决问题,并通过图表故事的方式进行笔记思考。

  

  

第三部分、展示汇报

  

# 习惯8、以客户为导向编制汇报材料

  

你觉得怎么样不重要,关键是客户觉得怎么样?要将结论转变为对客户有用的建议,

  

不要问你的提案对你意味着什么,要问对客户意味着什么,如果客户无法实施你的方案,那你的提案毫无意义

  

  

# 习惯9、开始汇报之前,先进行电梯法则验证

  

1、确保在1分钟内讲清楚结论。

  

2、电梯法则验证:

  

* 讲清楚:自己讲的足够清晰、有条理;

  

* 听明白:确保对方真正听明白你说的;

  

* 采取行动:对方认可你的观点并采取行动。

  

还记得前几天分享的“一面镜子”的故事吗?太阳神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使用了“方法论”,当然,两者之间还是有本质差别的,套路往往是一些小伎俩、小技巧,而方法论是一套规范的、人人都能学会、学会后就能成为自己解决问题的标准流程和习惯。

  

2020年已经过去了大半,你年初的Flag完成得怎么样了?又快到了收获、汇报的季节,欢迎订阅高效能职场人士工具箱专栏,内容提供了方法论、实战案例、模板素材等8134多个资源包(13G):

  

1)原创资源包230多个,如销售大神系列、麦肯锡方法论系列等。

  

2)7000多个模板、素材、图表、技巧等。

  

3)思维导图,核心方法论、读书笔记、个人总结等,拿来即可套用,订阅专栏后发2019索取。

  

学习如内裤,别人看不见却很重要,毕竟有的东西,有时候看上去都一样,但其实真的不一样,人在职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不断精进,才能不断进化。#职场达人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