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庭童工
每次想起童年,除了疯狂玩耍的快乐,我无法摆脱每天被迫工作的记忆。现在想起来很苦,但当时不知道怎么想。我只知道我必须尽快完成自己的任务,然后才能出去自由玩耍。
据我记忆所及,从一年级到初中,这么多年,家里从来没有停止过打零工补贴家用。当时有很多家庭在家打零工赚点小钱。计划经济时代跃进橡胶厂的劳保解放鞋,知名度高,供不应求。工厂每天三班倒,生产非常紧张。工厂里的机器噪音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会有很多做鞋剩下的边角料。如果工厂想节约成本,就需要回收。
每隔一段时间,父母就会拉回来一些胶带(工厂做解放鞋剩下的边角料),用水充分浸泡,然后让我们把粘在一起的布面和衬布撕开,分类晒干,最后送回工厂,相当于废物回收。你可以赚一点钱来补贴家用。每次把任务带回来,父母都会按照数量给每个孩子分配劳动任务,谁先完成任务谁就可以出去玩。有时候被撕裂的手又红又肿,还会脱皮。玩一会儿再做。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做得快。小时候尤其如此。我总是比我姐姐和妹妹慢。看到他们完成任务去玩了,我一个人在那里,一边工作一边焦虑。我不知道我急着要流多少眼泪。
除了撕胶带,我们还折叠了纸套(解放鞋的包装袋)和去皮的大蒜籽。记得每年暑假剥蒜种,先把蒜头切掉,然后泡在水里。为了提高效率,我慢慢摸索了很多经验,而不是一个个剥开。我们用脚踩在泡好的蒜籽上,来回踩了几下,这样就可以把很多蒜籽从皮里挤出来,然后随便挑一挑,不伤手,还可以提高很多速度。剥皮后要仔细检查,挑出不好的蒜种,说这些蒜种准备装罐出口,要求很严格。检查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然后放入口袋送走。有时候送货时间短,家长还规定我们完成任务后才能做作业。当我工作的时候,我仍然在想作业还没有完成。那个时候,成年人不重视学习,在当今社会,学习不如父母重要。幸运的是,我和二姐都自觉热爱学习,当时我们的成绩都很好。
有时工作任务很重,有时我们不想做。父母总是想尽办法用他们的智慧诱惑我们坚持。他们最大的法宝就是讲故事。他们知道的第一件事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我父亲在我们折叠纸箱时说的。其实他也没看过原版的《西游记》,他听过,但足以骗过孩子。一个故事会慢慢讲,我们会用耳朵听,用手做,任务完成了故事才算结束。妈妈没有文化,但是她也会讲故事,都是她听过的民间故事,比如《马兰花》,《女附马》,《梁山伯与祝英台》.我们不会厌倦听他们说话。也许我现在对文学的一点点兴趣,在当时就是这样启蒙的。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我们父母的故事也就完成了。
劳动任务一完成,姐姐就不见了。她为什么去?我不知道。我妹妹会跑出去和她的小朋友们玩。我二姐总会在一个角落安静的学习。不知道是受了二姐的影响,还是天生喜欢学习。反正我下班后会有意识地看书。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不想在家打零工了。有时候我会抱怨父母不应该让我们这么做。我不知道父母养育这么多孩子有多难。初中第二天之后,我家停止了体力劳动,好像突然停止了,周围其他人都像我们家一样不干了。偶尔,我
这时,改革的春风已经吹遍了全中国,落后的手工加工已经被淘汰,现代加工方法正在蓬勃发展,陪伴我整个童年的加工生活终于没有了,我的童年生活也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