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2021年年会暨创新创业创造“三个创新”高峰论坛分论坛——互联网与创新创业教育论坛上,厦门南洋大学董事长、校长卢嘉生作了题为《创新“双创”教育,培养“三创”人才》的主旨演讲,对创意、创新、创业进行了全面阐述。
厦门南洋学院董事长、校长卢嘉生作报告。
#厦门南洋“三创”
厦门南洋学院是国内较早提出“三个创新”即创意、创新、创业理念的院校。
2000年提出倡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活动;2005年,南洋学院设立创业基金,为创业学生提供资金援助。2007年,开设了三门创新相关课程,为学生提供理论基础。
其中,“创造力”是任何专业学生必备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居住、衣食住行还是就业,都要先有“创意”后有“创新”,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厦门南洋“三创”理念是对双创教育的创新和补充,符合我校人才培养实际,有效助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助力学校因材施教,为三创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三个创新的特点
首先,一起创造。不仅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而且课程以“三个创新”为中心。同时鼓励教师自主创业,学校在场地等各方面提供支持。实现“学生-教师-课程-
“校校共创”能够在学校营造“三个创新”的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提高创新创业素质和双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第二,真正的创造。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和员工成立公司和工作室,要求学生参与。鼓励实践创新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解决双师型教师问题,做好类型教育,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不拘泥于课堂和课本,以实践的方式鼓励学生成长成才。
第三,帮助创造。鼓励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培育“三个创新”的种子。无论是在校还是毕业生,学校都在资金、场地、学分、平台等各方面提供支持。为“三个创新”的种子提供沃土,帮助它们生根发芽。
厦门南洋学院通过多年的深耕,在“三个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毕业生具有“三个创新”的气质和品质。就业率连续19年超过99%,应届毕业生创业率连续3年超过10%。勤工俭学常态化,涌现出一大批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下一步,厦门南洋将通过与新未来、ESB国际认证的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助力学生走向全球。
只有真正认识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明确“三创”教育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人才,才是“三创”教育的前提。只有有效转化高校成果,提高“三创”教育实效,让成果落地,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真正实现“三创”教育的引领作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 * *
本文由ESB创新创业创建。欢迎关注,带给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