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合理对待兼职配音(金台随笔)
“配音兼职,每天想赚更多钱的朋友关注。”“录制有声书,每张500元”“用声音掌握财富密码无需经验”.刷手机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广告。当你被这种看似低门槛、高收入的宣传所吸引时,你会情不自禁地点击链接,看看是怎么回事,你会发现这只是很多声音培训机构的销售链接。网上配音可靠吗?发音训练有用吗?为什么“稳健经济”突然火了?
目前有配音市场。有些人不喜欢读书,但他们喜欢听书。有时候你不能解放你的手和眼睛,但是你可以通过听书来提高时间利用的效率。有的人在跑龙套的时候听书,半年就能听完十几部文学名著。有些地方设立了“有声图书馆”,即使不会读书也要“读书”;越来越多的阅读平台引入了听书功能,实现“可听化”;有些有声小说不满足于传统的“一个人读”的配音,每个角色和旁白都要招配音员。移动互联网时代,多样化的阅读场景增加了人们对配音人员的需求,配音兼职招聘信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媒体的发展有一个线索,那就是接受门槛的降低。从文字到图像,从图像到视频,从长视频到短视频,一方面媒体载体和传播手段迭代升级,另一方面信息接收更加便捷直观。声音作为一种接收门槛相对较低的传播形式,往往可以通过抑扬顿挫、不同节奏、有特色的声音直接击中人心。从剧腔、播腔到各种方言,很多网友对有魅力的声音情有独钟,愿意为好听的声音买单。
有需求就有供应。随着声音市场的发展,配音培训和声音培训越来越热。有的人希望学成之后成为专业的“声音工作者”;有些人就是单纯对配音感兴趣,觉得兼职赚点零花钱也不错。还有人希望给自己的声音一个“全脸”,认同声音也是一张重要的名片。此前,一些配音综艺节目的火爆掀起了“配音热潮”,一些音频分享平台开启了全民配音挑战赛,这是很多人用声音点燃“实力圈粉”的期待。
听起来很美,但声音的低接收阈值不等于低输出阈值。毕竟好的音响条件往往得天独厚,专业的音响培训需要长期坚持。很多没有经验的实验者只能记录一些要求不太高的“新手书”。说到口渴,可能不会带来多少收入。天上不会掉馅饼,大家还是要理性对待配音兼职。如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声音难求”的阶段已经过去,那些因为进入门槛低而兴奋地加入配音行列的人,很容易因为缺乏专业素养而感到挫败。
在眼花缭乱的商家营销中,配音爱好者未必会遇到出路或套路。有些配音教学机构打着“只说不练”的广告,却掩盖了一个事实:长时间的强化练习可以“出好成绩”。一些所谓的培训机构并不专业,学费高的强化课程只能教授一些肤浅的知识。如果配音爱好者一时兴起冲动消费,他们的热情很可能被现实的冷水浇透。
声音的美永无止境。毕竟人的感官是有美的本能的,听觉也不例外。我们也要看到声音的美是多样的,就像听书的时候,有的人喜欢清晰,有的人喜欢大胆,有的人喜欢优雅的文字,有的人喜欢乡音.同样的课程可能无法教授不同的声音。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没有成为一名音响工作者的梦想,他们可能就不用练习自己高超的音响技巧了。珍惜自己独特的声音,用真心换真情也是不错的选择。
吕静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