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狂野。
文本/吴和鸣
编辑/易
“爸爸,我想开一家网店。”
2016年暑假,17岁的余坐在父亲的车里。经过两个月的店铺装修,制作第一个样品,联系代工,余芷玄终于鼓足勇气向父亲汇报。她有点缺钱。
“你需要多少?”我父亲做生意已经十几年了,他明白余芷玄的意思。
“两千。”
“好的。”俞父立即将2000元转给俞芷玄,这是她唯一的启动资金。
次年暑假,余自主设计的电脑包“售罄”,月销售额达10万元。这个成绩可能只是很多头部企业的零头,但余却充满了成就感,整个暑假都在自己十几平米的房间里忙着打包发货,《恶作剧之吻》是她的背景音乐。
于最早的杭州仓库,在搬仓库的那天,直接和朋友睡在了地板上。
创业只是余芷玄一时的灵感,但在接下来的故事里,她几乎踩遍了所有的坑。22岁的余,年销售额400万元,依然坚持做自己独特的设计,卖别人没有的东西,板着脸“装硬汉”,和供应链上的一群“老鸟”打交道。
#你的所作所为是如此丑陋。
开网店的前两年,余和同学卖的是涂塑手机壳,余负责设计图案,但是表现不好。“手机壳款式太多,我们没有特色,价格也没有大厂的低”,所以他们无法操作,没有解决办法。余和他的同学们的第一次网上购物经历很快就消逝了。
最早销售的手机壳
余芷玄,1999年出生于台州路桥,从小成绩就不好。她的父母想让她学习绘画,上大学,艺术专业加分。但是根据文化成绩来看,“本科还是很难考上的”,于是于选择了幼师专业,上了“五年制”的高职院校。
余的父母并不反对他自己的选择。于福的口头禅是“自己想想就好”。余并不后悔,并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大二的时候(她口中的“大二”指的是高职二年级,也就是普通学生的大二),突然想开网店。原因是她买了一台电脑,但是在网上搜索了很久都找不到她喜欢的电脑包。“太丑了。”余芷玄所说的“丑”是缺乏个性,太过主流和她想要的包包。
于最早的设计稿
于是余自己动手了。缝纫、穿线和包边都是现成的研究。很快她做了第一个电脑包。她非常满意。“市场上没有像我这样的包。”她觉得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子都追求个性,喜欢时髦的东西。她认为“没有人做这个,有市场赚钱。”这是她唯一的市场调研。
#你好,同学江直树
裁缝决定自己开店。余没有犹豫。做生意的基因几乎刻在她的血液里。暑假前,她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装修店铺,自己找了一家好的材料供应商,在铸造厂跑来跑去,最后选了一家。“工厂老板人很好,愿意用我的低最低订货量来做”。
余芷玄算了一下,“还差两千块钱,跟我爸说话有点尴尬。”他一再犹豫。最后,在父亲的车上,余交代了自己想开店的事情,并明确说明了自己的准备工作,想买什么,怎么卖。于福还是说了一句“你想想看”,马上转账2000元。
那个暑假,余亲自跟物流方谈了快递价格,只为把快递费降低1元。她一边手填快递,一边播放偶像剧《恶作剧之吻》作为背景音乐。因为喜欢这部剧,余干脆把这家店命名为“你好同学”,以表达她对和青春的热爱。
也许在任何人看来,2000元都不是什么大投资。作为女儿店里唯一的“天使轮”投资人,于福没有教给女儿任何“商业经验”。他很高兴女儿能自己做主,自己做决定。
余福经商十几年,做的是空调管道安装的生意。早年因为“老实”,被供货商坑了一大笔钱。父亲的经历余芷玄从小就看到了。当命运转向她时,同样的故事再次上演,上帝甚至不想改变剧本,但这一次主角的名字被改成了余芷玄。
#做一些别人无法复制的事情。
看到余的生意越来越好,暑假补了一次货,供货商有点嫉妒,就偷偷拿了余的设计。
申请专利,暗地里换掉制作材料。等余枝宣发现,已经是三个月后,货品大量退货,店铺扣分,流量断崖式下跌,因为合同签得不规范,余枝宣投诉无门。此后整整一年,余枝宣不敢看店铺数据,不敢看评论,“我知道店铺现在不好,在亏钱,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年少的余枝宣不明白,样品是她一脚一脚用缝纫机亲自踩出来的,为了打样,自己天天泡在工厂,自己的设计图纸还在房间的桌子上躺着,怎么转眼就成了别人的专利?
“那段时间我有点抑郁”,余枝宣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看到钱,眼睛红了,心变黑了”,她不知道做什么,设计不出新产品,很多时候会开车到没人的地方,把车门锁上,静静呆上一会儿,这一年,余枝宣才18岁。
余枝宣和她的员工,也是她曾经的同学们
“后来是朋友点醒我,就是要做别人仿不了的东西”。一年后,余枝宣再次振作,重新找了代工厂,跑来新的供应链。
她认为之前自己的作品还是有版有套路,别人容易抄,“那我就做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有时候是一根手指,有时候是一只高跟鞋,风格鲜明个性独特,“把电脑包变得可以日常使用”是她的新主意,她也学会了要记得申请外观专利。
余枝宣的顾客都是与她年纪相仿的女生,八九成都是艺术生,她们和余枝宣一样,“喜欢好看的东西”,为颜值买单。她还改变产品图片的风格,从原来的平铺,转变成现在的模特图,再加上风格滤镜,和店铺一体成型,乍一看会以为这家店是卖服装的,但“别人一看就知道是我家的”。
她又变回那个天天跑工厂,为一点材质问题跑无数家供应商,板着个脸和供应商较量的余枝宣。只是这一次,别人抄不了了。
没多久,余枝宣的店又火了,她想重新染指几年前失败的手机壳,因为想扩充全品类产品线,让大家的电子产品用上成套的设计,链接套购,提升流量效率,“这几年一直不敢碰手机壳,有心理阴影,但我现在只做华为和苹果手机,因为它们手机贵一些”,消费的是所谓的“高净值用户”。
做了几年生意,这一次她心里有了点底气,一上手就设计推出背后贴老键盘按键的手机壳,因为按键的高低影响手感,“光键盘的选择我就跑了好多家工厂,选了几十款键盘,中间差点又被骗了”。产品上架后售价不到40元,直接打爆,一度是缺货状态,“买家们也愿意等,到现在也是店里卖得最好的一款,平台还给我颁设计奖了”,
截止今年9月份,余枝宣店铺的盈利已经超过200万,是个不大不小的老板,但余枝宣笑起来的样子,还像是一个调皮的小女孩。
“世界上有90%的事我做得到而她做不到,但是我做不到的10%,她会做到任何人都绝对无法模仿的地步”,这是她喜欢的江直树说的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台词,也许是她刻在基因里的倔强,也许是她最终长成了那个样子,仿佛可以站在江直树面前认真说一句,江直树同学,你好。
余枝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