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男子吴颐人今年72岁,走路比年轻人还快。从同济大学退休后,她因为在Tik Tok教网友做物理实验,成为拥有120万订阅用户的网络名人中的“科学奶奶”,相关内容播放量超过5600万。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看她做实验?
鸡蛋、衣架、硬币.在吴的手里,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切都可以变成实验设备,进行与力学和电学有关的实验。火箭究竟是怎么飞上天空的?一秒钟有多长?薛定谔的猫怎么了?复杂的物理知识在她的讲解下变得生动有趣。
“我自己取了吴老这个名字。我带了很多学生去同济做研究。有很多女孩。他们中的许多人现在有了孩子。他们应该按辈分叫我奶奶。”吴道:“其实我就像撞了大观园的刘姥姥。在科学界,我是处处感到新鲜和好奇的吴奶奶。”
“科学奶奶”吴由受访者提供。
物理学“老顽童”
在成为“网络名人”之前,武玉大部分时间都在教书育人。小时候,受父亲的影响,吴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父亲研究航空航天领域。他经常在家制作小物件。我对这些东西也很感兴趣。”她曾经在一篇为物理杂志写的文章中写下了她小时候父亲带她去做的许多实验。“因为烟花里有镁,我记得爸爸以前在家点镁条放烟花。”
在江西南昌插队时,吴仁仁成为当地一所民办小学的老师,并被学校推荐上了一所中学。她听从父亲的建议学习物理,后来成为一名中学物理老师。1977年恢复高考后,怀着“大学梦”的吴仁仁开始和毕业班的同学一起备考。
“当时,这很有趣。我和我的学生一起学习。每次考完试,我出来的时候,学生都会在我教室门口等着,跟我核对答案。”想起这段往事,吴仁仁笑了。“当时压力很大。如果我考不好,我觉得我不能继续教书了。”
最后她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江西工学院(后与江西大学合并为南昌大学)。毕业后,她选择继续当老师。1991年,吴仁仁进入同济大学,2010年退休。在物理系,学生们最喜欢的东西是堆满一整层楼的“玩具”,校园内外都有很多人来参观。
吴在实验室摄影:郭胜
2007年,在吴仁仁的推动下,在同济大学的支持下,上海市科委、教委指导并资助建立了上海首个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同济大学物理实践工作站。
不刷题俱乐部
工作站吸引了校外青少年和很多同济人,包括关大勇。关大勇自愿加入吴颐人的工作站,成为同济大学物理系的博士后。因为他的实际工作,他被任命为副站长。实践工作站为他们探索创新教育实践开辟了平台,也为“智勇教育”的创建埋下了种子。
2014年,关智勇正式成立“智勇教育”,后来又成立了智勇科技创新实践基地。退休后,吴仁仁受邀担任智勇科技创新实践基地顾问。2018年5月,智勇教育创办了“不刷题俱乐部”。“当时,我们正在提炼教学方法的关键词,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我们向孩子介绍这种模式时,一个孩子建议这是“不刷题”。我们觉得很好,所以用了这个关键词。”智永科创意媒体经理李浩荣说。
受访者提供的教学场景
“不刷题俱乐部”成立后,于2018年6月开始在Tik Tok发布视频。一开始大部分视频都是吴仁仁讲课的片段。2019年10月,“不刷题”开始拍摄物理科普视频。吴出现在观众面前,用简单的设备讲解物理理论,粉丝越来越多。
出现在短视频中也给吴带来了很多挑战。“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某件事解释清楚,没人和我互动的时候总会觉得有点不舒服。”李浩荣负责视频拍摄和编辑。他说,短视频拍摄并不容易,经常会遇到因为实验失败而停止拍摄的情况。
受访者提供的教学场景
发现物理的美和趣味
吴仁仁对物理学一直有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伴随了他大半辈子,一直希望把自己知道的东西传递下去,互联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是那些当老师的,总觉得知识在自己肚子里一文不值。互联网是一种手段。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进来。”
Tik Tok泛知识内容数据报告显示,去年8月至今年8月,颤音平台泛知识内容播放量同比增长74%,各领域、各方向知识创作者涌现。众多专家学者入驻Tik Tok分享知识,1259所高校也入驻。有网友感
叹:“要是早一点看吴姥姥的视频,物理成绩一定会提升。”吴於人拍摄视频的实验室 摄影:郭晟
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吴於人回答:“喜欢就能学好,有趣的物理实验就是让学生喜欢物理的途径。不管是物理、化学,还是社会科学,只讲理论是不行的。物理有太多有趣的实验、神奇的现象,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兴趣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
吴於人认为,目前中学物理教育理论和实验缺乏平衡,她在同济设立工作站的初衷也是想让更多学生了解物理的趣味。“我觉得可惜的是,很多中学老师自己也不熟悉实验,一些基础实验技能考试都不合格,物理教学自然变得枯燥。与其说对学生有期待,倒不如期待物理老师。物理老师首先要喜欢物理,去努力地发现物理的美和趣味,把自己的发现注入感情再传授给学生,那物理课肯定教得好,学生也肯定喜欢。”
吴於人和工作人员在实验室里 摄影:郭晟
吴教授有个愿望,开设一门叫“全民大学物理”的课程,让更多人进入物理的世界。“学物理起码能让你在生活中避免上当,不至于被骗说‘用水可以开车’。”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来源:作者: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