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加盟快递点,快递站怎么加盟代理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   

  

  早上7点,西藏日喀则黎明时分,海拔3800多米的地方,一辆蓝色货车停在ZTO快递日喀则公司分拣仓门口。快递员从车上卸下来自世界各地的5000多个包裹,放在传送带轨道上。整理后,将分发给日喀则各地。   

  

  ZTO快递日喀则公司工作人员付祥福是从事快递行业五年多的“95后”。从普通快递员到现任经理,他是当地快递物流业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这个地方地广人稀,极大地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付祥福说:“但是,我们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改善我们的业务。近年来,快递量持续增长,越来越红火!”   

  

  市场扩张带来更多机会。   

  

  2016年,重庆男孩傅祥福来到日喀则。他的公司是ZTO快递物资下到日喀则的第一站。全国各地的包裹都在这里分拣,而县内的快递点运营商都要来这里取货。   

  

  傅祥福回忆,当时每天早上六七点,他和同事们就来到仓库整理包裹。当时包裹数量不多,但一天只有三五百个。然而,手动排序消耗了几乎所有的精力。冬天,手会开裂冻伤,这几乎是家常便饭。   

  

  “2016年之前,我们处于投资建设网点的早期阶段,当时公司亏损严重。”ZTO快递日喀则公司负责人左晓峰表示,“但是,我们从快递量的不断增加中看到了机会,现在已经扭亏为盈。”   

  

  近年来,随着日喀则市人民消费力不断增强,电子商务不断向下沉市场渗透,左晓峰、付祥福感受到了变化——本地物流快递市场规模明显扩大,越来越多的县乡消费者开始使用电子商务。   

  

  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在推动快递的速度。在傅祥福的记忆中,四年前,包裹从日喀则到东部省会城市可能需要两到三周的时间。现在有了直飞航线,大部分地方的包裹三五天就能送到;陆路运输也比以前快多了。“从江浙沪到日喀则,也就是一个星期。”   

  

  在规模增长的鼓舞下,公司效率不断提高。虽然货物量有所增加,但每天早上福祥福分拣所有货物只需要一个小时。“公司人多,分工明确,更换了新的分拣设备,大大提高了效率。”他说。   

  

  然而,一些困难仍然存在。对中通来说,发往日喀则的包裹,要通过城市快递员和10多个县加盟商,送到生活在18万平方公里的80多万人手中,其中最远的县离日喀则市600多公里。   

  

  物流网络如何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才能把包裹送到如此广大分散的客户手中?快递从业者一直在探索。   

  

  商品配送多样化,提高单向效率   

  

  夕阳西下,天色已晚,雪山染得金黄。   

  

  岗巴县的快递员李良开着一辆小型货车,却无意欣赏这片高原的壮丽景色。“晚上9点前一定要去甘巴县,前面还有好几座山。”   

  

  这个人已经跑了一整天了。一大早,他就从店里出发,驱车三个多小时到日喀则市区取货。大部分道路都是山路,汽车不敢开快车。   

  

  到了市区,直接去了中通物流的仓库。与此同时,付祥福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完成了分拣工作,堆积如山的货物被分类,将移交给像李良这样的县级网络运营商。   

  

  李良的快递网点不仅与中通相连,还与申通、大云等公司的仓库相连。他必须从头再来一遍。"该县平均每天大约有200个包裹。"李良说。   

  

  然而,这仍然不能填满李良的运输机。作为该县除邮政外唯一的快递运营商,李良的路线不仅是从日喀则延伸到G   

  

  “高捷,给你的食物!”晚上9点,终于到了甘巴县,李良把车停在农贸市场的一家店铺前。这时,店主走了出来,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从车上搬到他的店里,然后拿出手机,把运费转给了李良。   

  

  这是县城商户“委托”的生意。“我们往返日喀则,通过“带货”赚了不少利润。”李良说,由于甘巴县位置偏远,该县一些商店在市区订购了少量货物,供应商不愿意交付。店主只能通过像李良这样的“小贩”把商品带回来。   

  

  对于县级网络运营商来说,无论市县之间打包多少包裹,车辆的时间和油耗都是一样的。因此,他们经常试图提高单向效率和利润。如今,像李良这样的“小贩”仍然很多。在他们的卡车里,不仅有快递公司的包裹,还有县商店“委托”的商品。最大限度地利用线路是他们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关键。   

  

  快递网点已成为线下“交通门户”   

  

  每天中午和晚上,李良门口的快递业务总是很热闹。在万人以上的县城,每天都有100多人来网点取货。“很多都是有消费能力的年轻人。”李良说。   

  

  这是他开快递店之前想到的生意。两年多前,李良开了一家面馆,出售面条等加工产品。承包隔壁店作为快递网点,李良心里有一个盘算:“快递网点来来往往的人多,也能刺激面馆的销售。”   

  

  果然,每次下班后,人们都三五成群地来收拾残局。“大家都在我店里买了点糕点带回去。糕点店的生意好多了。”李良说。   

  

  为了帮助网络运营商盈利,傅祥福还成为了一名业余商业顾问。他向许多人讲述了李良将网络变成线下“流量门户”的例子。“在县城,快递点来来往往的人很多,顺便做点小生意会容易一些。”付祥福说:“拿快递的人顺手买瓶水和零食是很常见的。如果拿快递的人多,消费频率高,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货物到达县城,通过商店和快递到达消费者手中。这是物流运输的“最后一环”,也是很多网络运营商的直接链接。   

和消费者打交道的环节。看似最直接简单的服务,其实也有生意可做。

  

在县里,很多人都有快递员的联系方式。有时候,快递员会帮消费者安装电商的手机应用,教他们如何使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学会了在网上购物,网点的单量自然也就更大了。

  

“物流,联系起无数消费者和经营者。我们是市场的一分子,我们也在不断改变着市场,让消费者更快、更便宜地获取商品,让经营者更好地销售、获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但收获了利润,也收获了个人的成长。”付相府说。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15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