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潮州小型仓库出租,求租小型厂房潮州

  

  近日,由中山、潮州推广的狮子头鹅连锁餐厅“鹅民公社”正式试营业。透明干净的展示橱窗里,有颜色均匀、体重适中的狮子头鹅。和其他普通快餐店一样,玻璃窗上写着菜单,标记清晰。令人欣喜的是,“鹅人公社”在试运营期间迎来了“开门红”,每天仅靠自然流量就能卖出100多只卤狮头鹅快餐。   

  

     

  

  “爱民公社”第一家门店近日试营业。   

  

     

  

  狮头鹅颜色均匀,肥瘦适中。   

  

  长期以来,与其他地方一样,潮州的农产品也存在规模分散、数量不足的弊端。消费帮扶似乎是解决农产品“小散杂”、偶有丰收、销售缓慢的好办法。事实上,如何将暂时的消费帮扶转化为长期的市场消费,是“扶上马”和“搭顺风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值得期待的是,近年来中山帮扶企业、潮州帮扶企业、潮州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已经初步探索出潮州农产品从消费帮扶到市场化的突破之路。   

  

  入专柜 农品变商品   

  

  在广州荔湾区广东扶贫东西协作产品交易市场,一个潮州特色主题馆常年展示潮州加工农产品和时令果蔬。   

  

  柜台上,大如一袋米,小如一块绿豆糕,产品来源和质量追溯都贴得清清楚楚。消费者不仅吃得开心,而且吃得有信心。借助这个特殊的博物馆,潮州农产品在粤港澳大湾区也很有名。   

  

  开业仅一年,这个展厅的销售额就超过了1000万元。方饶平何裕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何裕公司”)与比亚迪集团、碧桂园集团、中山大学、广州理工学院、广州市工会、广东饶平商会建立了供应链合作关系。目前公司正在申请在深圳、佛山、中山设立专馆。   

  

     

  

     

  

  在2020潮州市扶贫产品交易会上,潮州农产品受到市民追捧。   

  

  “探索消费帮扶向市场化转型,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首先,把农产品转化为商品是一个系统工程。”潮州中山市乡村振兴指挥部副总指挥苏庆玲说。   

  

  为了赋予“小散杂”农产品商品属性,何裕公司从产品质量检测和商品包装入手。“过敏原信息——不要吃那些对花生过敏的人!制造商信息地址联系方式——有制造商名称、联系方式,没有地址……”何裕公司每半年会收到一份农产品包装检测反馈表。反馈表显示了何裕公司提交的农产品外包装和外包装上标注内容的审核结果。   

  

  “麦德龙是一家跨国公司,以团购为主要营销形式,在办理农产品批检方面经验成熟。”何裕公司负责人黄瑞鹏介绍。农产品包装是转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何裕公司全额支付检测费用,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企业、合作社等。以便他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整改,并通过麦德龙推荐合格的产品进行销售。   

  

  此外,何裕公司已与部分小微企业和合作社达成共识,支付一半费用跟踪监测产品质量。   

  

  “信息鸿沟是农产品融入市场流通体系首先要克服的问题。”暨南大学华侨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教授刘益强说。信息差距主要表现在消费者不知道产品在哪里,是否有保障。   

  

  质检和产品描述就像一座桥梁,促进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了解,从而实现农产品向商品化的初步转变   

  

  在茶业方面,潮州市茶业促进会组织考察团赴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城市参展,并设置1000多平方米的展区,推介凤凰单丛茶,提升品牌影响力。在饶平,广东吉利来果蔬有限公司利用水果上市的时间差,异地销售潮州水果。目前年销售额已达2000万元,产品已销往浙江、上海、北京、沈阳、Xi、海南、广西等地。“把握时间节点,就是把握市场价值。”该公司负责人王泽浩说。   

  

  立标准 农品变优品   

  

  “浮滩上的狮子头鹅干净又大,养殖环境真的是绿水青山,乍一看是一只非常健康的鹅。”广东一加一商业连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山市餐饮业商会会长廖浩辉表示,在很多人眼里,潮州菜是一种高档美食。“如果潮州菜变成家常菜甚至快餐,市场会很大。中山的烤味很多,但焖味少,潮州的焖味更少。”   

  

  看到潮州农产品已经   

变优品的潜力,在中山市和潮州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去年12月,广东壹加壹商业连锁有限公司与广东硕然浮滨狮头鹅饲养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产物――首家“鹅民公社”于近期试业。7月底,“鹅民公社”中山市利和店、竹苑店也将陆续开业。

  

“运作顺利的话,我们会启动加盟模式。”廖皓辉说。作为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之一,广东壹加壹商业连锁有限公司对连锁快餐店的打造规则深谙于心,“只有立好标准,千店一味才能成连锁,形成品牌效应。”

  

“大鹅足斤两,卤水够钟数”,这是“鹅民公社”快餐店上的标语,而这只是广东壹加壹商业连锁有限公司标准化生产的一个缩影。

  

如何保证口味的统一,该公司将潮卤制法按照工序工艺进行流程标准化管理,其中包括20多味香料炒制卤料,2小时文火慢卤、四起四落淋卤等。

  

  

  

专业卤水师傅保证“鹅民公社”出品质量。

  

狮头鹅的斤两、卤鹅的制作时间、成品的口味……一道狮头鹅快餐,广东壹加壹商业连锁有限公司立了6项标准,并使用同一标识。而且,标准化是建立在统一潮式卤味的要求之上。“我们的卤水师傅是从饶平浮滨请过来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口味地道。”廖皓辉说。

  

专业的卤水师傅加上严格的工序把控,形成了一条农产品标准化链条,完成一个农产品向一件优品的升级。

  

在饶平县上饶镇,广东青云茶叶有限公司同样将立标准作为打造茶叶优品的首要规则。该公司是由中山市横栏镇驻村帮扶工作队引入,为了更好地收购当地上善村的茶青,该公司在村里建设了厂房、茶叶种植基地等。进驻后,该公司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当地茶青,并列出若干个要求,如种植期不能打激素、不能使用化肥,使用有机肥等。为了使这一系列要求得以真正落实,该公司在完成收购后,会将茶叶送往质检部门检测,并根据茶叶实际质量划分等级,级别不同则收购价格不同,从而鼓励茶农种好茶。

  

促融合 农品变产业

  

一直以来,“看天吃饭”是限制农产品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据潮州柑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潮州柑的名声虽然逐渐打开,但有些短板还是比较明显,加上受到“黄龙病”和天气变化等影响,潮州柑的质量还是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

  

另外,近年来由于气候原因,潮州柑的最佳采摘期常常延至年后,但是对于潮州本地居民而言,潮州柑是一种年货,因此在临近过年时十分走俏。为了在最佳销售期高价出售,不少果农会赶在年前采摘潮州柑。事实上,潮州柑的最佳采摘日期是在元宵节前后,可年后的价格却远远低于年前。

  

  

潮州志愿者爱心助农,帮助销售潮州柑。

  

市场的需求无法与最佳采摘期吻合,导致果农不追求质量,只追求销量,从而导致潮州柑市场竞争力有所下降。那么如何在保证果农收入的情况下,又实现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最终形成两者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呢?

  

刘义强认为加大科研力度,推进三产融合或许可以打破困境。对于农产品而言,成片大规模种植很容易造成生态环境单一,导致农产品发生病变。在推行规模化种植的同时,除了要考究种植环境,还应加大对农产品顽固病的科研力度,克服农产品看天管理的难题。

  

“在满足大规模生产种植的情况下,三产融合是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刘义强建议,潮州柑可以向新会柑取经,在贩卖鲜果的同时,进行产品二次、三次开发。

  

另一方面,人才兴,产业旺。苏清玲认为在推进产业规划、产业项目落地、农产品商品化和植入网络销售等新业态的过程中,对致富带头人等新型人才需求更为迫切,应围绕乡村振兴的人才振兴,着力汇聚乡贤、返乡创业人员、有志在农村发展的大学生、科技特派员等人才力量,努力培养培育一批适应农村新业态的人才队伍,不断完善和提升农村产业链条,致力打造闭环管理的全产业链。

  

“同时要给农户信心。”广东青云茶叶有限公司认为,农产品产业化的核心是农民,只有农民看好产业发展,产业才具有内生动力。因此该公司在鼓励农户种好茶,同时通过预支生产费用等方式提高茶农参与生产的积极性。

  

【文/图】陈树洁

  

【通讯员】许瑞贞

  

【作者】 陈树洁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