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里有各种不同款式和品种的商品。因此,如何合理安排货物,是节省空间、方便取用的一大考验。以下是仓库货物摆放的五种方法和十二原则,可以有效管理仓库空间。
仓库货物摆放的五种方法
定位存储
每个存储的项目都有固定的存储空间,项目不能相互使用。选择位置存储的原因是:
1.储物区的布置要考虑物品的大小和重量(不适合随机储放)。
2.当储存条件对货物储存非常重要时。比如有些商品必须控温。
3.易燃材料必须储存在一定高度,以符合保险标准和防火规定。
4.根据商品的物理特性,通过管理或其他政策指出某些商品必须分开存放。比如化工原料和药品。
5.保护重要物品。
优点:
1.每种货物都有固定的存放地点,拣货人员很容易熟悉货物的存放地点。
2.可以根据周转率或出货频率安排货物的存放地点,缩短进出仓库的搬运距离。
3.存储安排可以根据各种商品的特性进行调整,从而将不同商品特性之间的相互影响降到最低。
缺点:
1.存储区域必须根据库存商品的最大数量进行设计,因此存储区域空间通常效率低下。
2.适用范围:(一)车间空间大;储存各种小商品。
随机储放
每个物品被指定存放的位置是由随机过程产生的,并且可以频繁地改变。也就是说,任何商品都可以存放在任何可用的位置。
随机原则是仓储人员通常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仓储,货物通常按照货物仓储的时间顺序存放在出入口附近的仓储区。
优点:
1.方便操作人员;
2.可以充分利用空间。
缺点:
1.很难进行货物的仓储管理和库存。
2.周转率高的货物可能存放在远离出入口的位置,增加了进出仓库的搬运距离。
3.具有交互特征的货物可能会相邻存放,对货物造成损坏或危险。
随机储放适合以下情况:
(a)车间空间有限,尽可能利用存储空间。
种类较少或体积较大的货物。
分类储放
所有存储的商品都是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的,每一类商品都有固定的存储位置,属于同一类的不同商品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存储位置。
分类储放通常按照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类:
1.产品相关性(产品需求相关图)
2.流动性(产品空间周转分布图)
3.产品尺寸和重量(如产品处理单元的分布图)
优点:
1.方便获取畅销产品,具有定位和收纳优势。
2.每个分类的存储区域都可以根据商品的特点进行重新设计,有助于商品的存储管理。
缺点:
存储空间必须根据各类商品的最大存储容量来设计,因此存储空间的平均使用效率较低。
分类储放适用于以下情况:
(a)相关性高的产品往往同时订购。
(b)更替率差异很大。
产品尺寸差异很大。
随机储放分类
每种类型的货物都有一个固定的存储位置,但是在不同的存储区域中,每个存储位置的分配是随机的。
优点:
它可以吸收分类储放,的部分优势,节省存储场所的数量,提高存储区域的利用率。
ng>缺点:
货品出入库管理及盘点工作的进行困难度较高。分类随机储放兼具分类储放及随机储放的特色,需要的储存空间介于两者之间。
共享储放
在确定知道各货品的进出仓库时刻,不同的货品可共享相同储位的方式称为共享储放。共享储放在管理上虽然较复杂,所需的储存空间及搬运时间却更经济。
储位管理要点:储位指派法则:可与随机储放策略、共享储放策略相配合的法则;靠近出口法则(ClosestOpen
Location):将刚到达的商品指派到离出入口最近的空储位上;可与定位储放策略、分类(随机)储放策略相配合的法则
货物摆放的十二条原则
(一) 以周转率为基础法则
库存周转率=出货量/ 平均库存量 或:库存周转率=营业额 /平均库存金额
依据:空间分布图,与热销性结合的“黄金―白银―青铜”区分其他分析方式;灵活运用
各项仓储作业中,通常最耗时费力的是搬运行走。因此确定货位时首先要考虑减少行走路径,把进出频繁的物品靠近出入口,反之则远离。零售型仓库物品入库时通常品少量大,而出库多为拆零,所以这类仓库首先要考虑高周转货物靠近出口。
(二) 产品相关性法则
考虑物品相关性储存的优点:
1.减短提取路程,减少工作人员疲劳。
2.简化清点工作。
在库存货品中,有些品种是经常被同时订购的。这些具有相关性的货品应尽量存放在相邻货位,以缩短拣选路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历史订单数据来找出库存货品的相关性。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性会随着销售季节变化。
(三) 产品同一性法则
指把同一物品储放于同一保管位置的原则。即:同一种物品应存放在同一个货位,简称一货一位,因为一种物品存放在多个货位,其上架、拣选、盘点等作业都会增加工作量。现代配送中心由于货物进出频繁变化多,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一货一位是不简单的。
(四) 产品类似性法则
指将类似品比邻保管的原则。即:主要属性相似,例如黄豆和绿豆。这个法则要求把类似物品相邻存放,就是常用的分类存储法。在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较弱时,分类存储可以大大降低人工管理难度,但有时会降低空间利用率、增加拣选路径,所以用这个法则时要酌情变通。
(五) 产品互补性法则
互补性高的物品也应存放于邻近位置,以便缺货时可迅速以另一物品替代。这条法则要求可互相替代的物品靠近存放,以便一种缺货时可以用另一种代替。这条法则适用面比较窄,因为仓库通常不能修改订单。对于长期供求合作者,在预先有约定的条件下可以这样做。
(六) 产品兼容性法则
兼容性低的产品绝不可放置一起,以免损害品质,如烟、香皂、茶便不可放在一起。
(七) 先进先出的法则
先进先出( FIFO:First In First Out
)原则,一般适用于寿命周期短的商品,例如:感光纸、软片、食品等。以作为库存管理之手段来考虑时,先进先出是必须的,但是若在(1) 产品型式变更少,(2)
产品寿命周期长,(3)
保管时之减耗、破损等不易产生等情况时,则要考虑先进先出的管理费用及所得到之利益,将两者之间的优劣点比较后,再来决定是否要采用先进先出之原则。
(八) 叠高的法则
叠高法则是说为了提高仓库空间的利用率,应尽量将货物叠高存放。简单的一箱压一箱叠放不利于选择性取货,也不能叠放很高,所以产生了多层高位货架。多层高位货架有很多类型,各有自已的适用范围,并且需要配用不同的装卸机械。
(九) 面对通道的法则
这个法则告诉我们,为了使货物的存取方便快捷,货物应该面对通道摆放。货物和货位的编号标识、名称等也应该布置在通道附近等容易看到的位置。同理,出货频率较高的货物应靠近主通道存放。
(十) 产品尺寸法则
在仓库布置时,要同时考虑物品单位大小及由于相同的一群物品所造成的整批形状,以便能供应适当的空间满足某一特需要。所以在储存物品时,必须要有不同大小位置之变化,用以容纳一切不同大小的物品和不同的容积。
此法则之优点在于:物品储存数量和位置适当,则拨发迅速,搬运工作及时间都能减少。
(十一) 重量特性法则
所谓重量特性的原则,是按照物品重量的不同来决定储放物品于保管场所不同的高低位置上。一般而言,重物应保管于地面上或料架的下层位置,而重量轻之物品则保管于料架的上层位置;若是以人手进行搬运作业时,人之腰部以下的高度用于保管重物或大型物品,而腰部以上的高度则用来保管重量轻的物品或小型物品。
(十二) 产品特性法则
根据货品的物理特性、热销性、季节性等进行分类摆放。
(十三) 储位表示法则
储位表示法则也是货位规划的基本法则之一,它要求使用简单规范、具有唯一性的方法来表示货位。目前多数仓库都使用字母加数字编码的方式,可表示货区、通道、排列、层、格等信息。简洁的货位表示法可以大大简化对千差万别货物的仓储管理。
(十四) 明示法则
因为货位管理是仓储管理的基础,货位信息是仓储作业所需的最基本信息,所以货位信息必须标示的非常明显,这对提高仓储作业效率是非常有效的。可以使用大小标牌、看板、位置指示灯、电子显示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