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住要点。
比如施工手册要点包括施工对象有两类(直营店和加盟店),对接加盟店或直营店开业前施工负责人或施工部门专员是唯一负责人;监督者分为两类(单店加盟商和区域加盟商);培训部的培训对象是总部、直营店和加盟商(单店和区域)。培训知识分为内部讲师和外部讲师。加盟商培训的五大类内容(运营管理等软技术、实操等硬技术、企业文化、特许经营的游戏规则、时下流行的新知识新技能);六块人力资源;招商引资的被动和主动渠道;物流的四个部分(采购、运输、储存和调度);两种研发对象(有形和无形)和单店类型(例如36524的四大类,即旗舰店、标准店、精选店和超级便利);加盟商档案分四部分(招商部、建设部、监察部、客服部)移交;客户服务对象既包括消费者,也包括加盟商;等等。然后,在编写手册时,要时刻记住这些要点,并严格分类,以免出现逻辑混乱、前后不一致、遗漏等状态。(详见《特许经营学――理论与实务全面精讲》。李伟华写的。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21年2月)
2.始终打开组织结构图。
你要时刻打开手边的总部、部门、单店的组织结构图,记住它们的隶属关系和职称。这样在编写手册中上、下、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时就不会出现混乱。
3.详尽的列表。
因为手册应该是白痴的、详细的、实用的,所以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模糊的表达,比如“例如”和“等等”。只举几个例子,而是尽可能详尽地列出来。关于详尽的思想、方法和技巧,见《企业全面资源运营论》(李伟华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
4.坚持进步的树状思维。
比如编制手册目录时,岗位职责、流程图等。您必须首先列出第一级的所有内容,然后为第一级的每个项目列出第二级的所有内容.等等,一步一步来,你的手册就会逻辑清晰,并且不会泄露。
当然,你也可以有相反的方法。比如你可以先把所有的内容点都详尽地列出来,然后进行归纳分类,最后成为一个逻辑有序的结构。但即使用这种方法,最后也要用递进树图思维去检验、补充、完善。
5.一定要记住所有工作中的要点。
比如,最起码要把时间(时间点和持续时间)、地点、人物(主客体)、情节(过程或内容的详细描述)、结果等描述清楚。这样看手册的人就可以根据你的描述复制工作项目。(详见《成功构建特许经营体系五步法》。李伟华写的。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21年2月)
否则,对事物的描述没有主语和宾语,对事物的描述没有时间等等。根本无法练习。
6.用小白的逆向思维。
因为编译人员可能对自己的工作内容非常熟悉,所以即使手册中的描述比较粗糙或者省略了大量的关键内容,他们也能完全理解。但是这种手册根本不符合手册的资质。因此,在这个时候,编纂者经常使用小白的逆向思维,即你从小白和外行的角度来看手册,看看你是否能理解它。或者,你可以找一个真正的门外汉来检查一下你的手册,看看TA是否理解,你就会知道你的手册是否符合“愚蠢”的原则。
7.所有表格、图纸和图纸都必须有实例。
对于手册中提到的一些表格、文件、图纸等,你必须有具体的例子作为手册的附件,否则看手册的人理解的难度会急剧增加,实际操作的可能性会降到零。
8.永远不要只用一种方法。
我一直强调,我书中提到的编写手册的八个捷径,每一个都应该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手册的质量,达到每一条手册编写捷径的最佳效果。否则,即使是最好的模板,最好的搜索引擎,最好的技术工人的总结记忆等等。根本达不到手动质量的最优值。
9.科学创新。
手册最忌讳的一点就是编写的人只对现在和过去的工作状态进行整理、排序和综合,而没有对每一个细节、工序、表格、图纸、图纸等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从而实现优化创新,如降低成本、提高性能、节省人力、加速速度、客户满意度等。
10.与团队保持一致。
很多人的手册都会涉及到特许经营项目组其他小伙伴手册的内容,所以作为项目组的一员,你一定要经常和项目组其他小伙伴就同样的内容保持最密切的沟通,避免出现重复劳动、无效劳动、互相矛盾的现象。
当然,对于大家可能已经知道或者知道的那部分公开信息,项目负责人要随时将相关内容发送给项目组,并提示大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修改。
11.学会用流程图一步步帮助分析各种可能的情况。
比如关于加盟商的位置可能有几种情况,比如加盟商有自己的地址,没有地址,总部计划给加盟商地址。对于上述每一种情况,可能会得出不同的情况。比如对于“被特许人有自己的地址”的情况,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情况,即被特许人地址不合适和被特许人地址合适。对于“加盟商地址不合适”,可以进一步分为“改造后合适”
改造后不合适”等情况……如此,当你用文字表述的时候,很容易混乱和遗漏,即便你的描述没有混乱和遗漏,也会让手册查看着看得稀里糊涂、云里雾里。
而此时,你只要用流程图进行表述,就可以轻松、容易、直观、正确、完整地表达出来,查看者也会很轻松、很容易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