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飞走’了500多公斤长枪,16个小时就‘蹦’到了广州人的餐桌上!”
五月,鲁南平原生机勃勃。临沂特种鱼类养殖基地位于马头镇,拥有10多个冷水鱼塘波光粼粼.这个35亩的养殖基地,是80后大学生吴强回乡创业的“筑梦王国”,也是郯城县林明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从负债200多万元到目前年收入近200万元,他用8年时间证明了自己.
放弃年薪20多万的工作,回家养鱼。
大学毕业后,吴强在一家知名化肥公司工作。因为工作能力强,很快就当上了分公司经理,年薪20多万。
“2012年底,我的渔场突然发生变化,损失了200多万元。”看着已经白了快一夜的父母,吴强决定辞职回家。“我家世代养鱼。我从小在渔场长大。反正我不能让渔场塌了。”
“老一辈养的品种主要是普通的家养鱼,近年来收入逐渐下降。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品种。”因为家里有渔场,前分公司经理吴强出国旅游时经常了解当地的渔业市场。他发现,冷水鱼一直是高端市场的“宠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他决定引进鲈鱼、狗鱼等冷水鱼。
考虑到目标,第一个问题是资金。“白斑狗鱼对水质要求很高。它喜欢溶解氧高、有机物少的淡水。旧的土池塘不能再用了。一定是标准化的冷水鱼塘。”大致来说,仅基础设施投资就需要贷款200万元。
“前两年真的很难。2015年,我卖掉了城里所有的房子。”
新基建、新设备、高价鱼苗,每天饲料成本超过5000元.高额的资金投入让我父亲很不安。他想让儿子放弃养殖冷水鱼,不如养一些普通的鱼赚点稳定的钱。但吴强心里有自己的交代:“全国冷水鱼市场差距太大,广州市场冷水鱼零售价超过每公斤100元。只要我养鱼,我就不卖。”
技术和市场是成功的秘诀。
“狗炸已经出来了,需要什么可以联系。”5月5日,吴强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小视频。
从高价从新疆购买鱼苗,到自己孵化鱼苗,再到扩大鱼苗孵化规模,把鱼苗卖到外地.武强的冷水鱼养殖链条一直在延伸。
野生狗鱼是寒冷地区的一种冷水鱼。保证高纯度的水质和水温是培育狗鱼的关键。为了给狗鱼提供一个良好的模拟野生环境,武强新建了一个带暗管和输氧泵的水泥鱼塘,既避免了土塘水污染给鱼带来的禁忌和药费投入,又达到了高密度养殖的目的。
白斑狗鱼天性凶猛,只吃活鱼。一开始喂活鱼的成本太高。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周边的活小杂鱼供应开始吃紧,于是吴强想尝试投喂冻鱼。
他买了小冻海水鱼,连续三天实验活鱼,两天实验冻鱼,几个月终于成功了。然后他致力于孵化和育苗。“以前从新疆买鱼苗,后来自己买鱼卵孵化。现在我已经摸索出了从成鱼到卵子到孵化的完整养殖技术,新疆也从我这里买了鱼苗。”
养鱼技术没有问题,吴强也从未停止对市场的探索。创业之初,他驱车数百公里到周边大城市送鱼、联系市场。
“刚开始主要在周边,一年卖2万公斤。”慢慢地,他发现珠三角地区的市场更大了。
“从一个特殊的包装袋开始,然后如何调节温度和如何包装它就可以充入氧气而不漏水。送鱼的时候偷偷去市场上学。”吴强开始学习
每年6月份左右,当一批鱼从池塘里出来时,吴强会相对闲一段时间,然后出国考察市场。去年,他试图从河北引进一种新的冷水鱼种——看麦娘。“接近2万尾鱼苗,最终只收集到2000公斤,这被认为是失败的。”吴强说:“我买得起。年轻人有很多试错的机会。年轻人的勇气是坚持下去,我会继续努力培养他们。如果我成功了,我会和大人物一起工作。”
近年来,吴强走遍全国,养殖技术成熟,销售渠道稳定。冷鱼市场的不断崛起让他看到了信心和希望。自己的事业发展起来了,他希望带领身边的几个“老渔民”携手发展郯城的冷水鱼产业,通过自己的力量,带动周边村民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