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长寿时代的新机遇#
“外国的月亮不一定比我们的圆”,这句话的确在蓝月亮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
蓝月亮成立于1992年,以雾面清洁剂、洁厕用品起家,如今最畅销的洗手液、洗衣液等产品都是“未来的秀场”。
在家居护理和日用品市场,蓝月亮真的可以被pk宝洁垄断;甘布尔和联合利华。毫不夸张地说,在蓝月亮经销商品的地区,大多数家庭或多或少都会购买蓝月亮的产品。个人觉得我们家买了很多蓝月亮的产品。
据悉,在洗衣液、洗手液、浓缩洗衣液等细分产品中,蓝月亮成功击败宝洁;豪赌和联合利华,并连续多年保持第一份额。
蓝月亮虽然多年稳居第一,但上市后的股价并没有像飞向月球一样一飞冲天。相反,在短暂飙升至19.040港元后,金价已见顶。
随后开启19.040港元的峰值下跌模式,连续跌破15港元和10港元关口,13.16港元的发行价也随之下跌,直至2021年8月跌至5.750港元,随后触底止跌,跌幅超过69.80%,比腰斩还要惨烈。
但2017-2020年年报净利润全在盈利,2018年年报开启“1亿”时代,录得5.54亿;2019年年报拉开“十亿”水平大幕,创下10.8亿的纪录;2021年年报再接再厉,录得13.09亿。
那么,连续几年年报净利润都是盈利的,而且都是以创纪录的方式越走越高,但为什么股价却反其道而行之呢?
蓝月亮能打破宝洁垄断的原因;豪赌和联合利华靠的是市场份额,连续多年第一。也就是说,在市场份额方面,蓝月亮已经成功击败了对手。
既然对手不能再竞争,那他只能和自己竞争,就像看武侠影视剧时经常看到的一句台词——“人最大的对手是自己”。那么,连续多年强于对手的蓝月亮和自己相比呢?
我们来看看2017-2020年年报的营业总收入。2017年营业总收入56.32亿。2018年营业总收入突破60亿,创下67.68亿的纪录;2019年营业总收入继续收费,超过70亿,录得70.5亿。2021年营业总收入未能延续冲前势头,未能稳定在70亿以上。相反,它回到了60亿的范围,记录了69.96亿,这与70亿只差一点点。
蓝月亮的营业总收入也反映了市场份额。虽然超过竞争对手,保持多年第一,但与自身相比,2018年以来没有突破。
对于投机基金来说,没有意外的惊喜,即使有投机的欲望,也是未知的,这也是股价不涨反跌的因素之一。
可见,一个个人、一个企业、一个上市公司战胜对手并不难,但不断战胜自己却很难。
换句话说,蓝月亮的二级市场走势要想收复发行价失地,取得进一步的成功,还是要靠自己继续扩张版图。
对于投资者来说,在选择长期投资的标的时,不仅要关注财务报告的净利润,还要看营业总收入、扣除非净利润等其他财务指标。
提示:本文为非专业讨论。引用数据来自公开数据,不保证其准确性,不代表个人观点和立场。请仔细辨认。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