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加工什么挣钱快,加工点什么能挣

  

  辽宁东港盛产一种带壳的海鲜。当地人叫它小仙,学名缢蛏,但东港外一般叫蛏子。   

  

     

  

  每年的9月和2月是收获这种蛏子的旺季。沿海养殖区大大小小的池塘热闹非凡,沿海大大小小的加工点也热闹非凡。由于保鲜难度太大,刚上岸的蛏子少部分进入市场即时销售,更多流向沿海渔村各种规模的加工点。渔村的人们把煮好的蛏子剥下来,放在专门铺好的水泥地上晾干,做成干海鲜。整个过程由福建商人监督,验收合格后统一收购。   

  

  这是在义泉镇枣山村二组加工点拍摄的照片:蛏子肉摊开晾晒。   

  

     

  

  看这一幕,有没有被抢的感觉?枣山村二组有一个普通加工点。总有一天,会有150到200人参加。一天下来,至少加工三四万斤,最多加工四五万斤。据加工点负责人老景介绍,在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里,他的加工点将加工带壳蛤蜊共计160万斤。   

  

     

  

  蛏子的加工主要是剥熟蛏子的速度、耐心和时间。正在剥蛏子的大姐说,我们都是按桶算钱,剥一桶蛏子10块钱。每桶15公斤的刀片大约有1000个。我每小时能剥3000片刀片,基本上每秒一片。只要把时间花在能耗上,一天剥3万多元,就能赚400元。对我来说,这样做就像捡钱一样。   

  

     

  

  为什么要捡钱?枣山村是一个非常富裕的渔村。一些渔民拥有一两艘甚至更多的渔船,一些人承包一定数量的海滩,一些人从事其他生意。几百万美元只是一个小数目,还有很多亿。加工负责人老景指着这些正在剥刀片的大姐姐说:她们都是老板,家家都有生意,都抽时间出去打零工赚点小钱,所以说这是收钱。   

  

     

  

  这个26岁的男孩说:谁能帮谁就能帮谁。这个年轻人养了两条渔船,承包了一大片海滩。大风船没出海时,他跟着妻子去“捡钱”。   

  

     

  

  即使你没有钱,出来“捡钱”也没有意义。小伙子媳妇说,在枣山村,你要是有两块钱,就会被人看不起。你越富有,你就越有能力。当我能够娶她的时候,我非常看重的是,他愿意做这件事,即使他不想做。   

  

     

  

  这个渔村能致富,资源好,只是一个方面。对每个人来说,坚强和务实似乎更重要。就像这位75岁的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还得出来,在专门铺好的水泥地上“翻”干剃刀。他说,我不想别人说我吃白食。每个人都在竞争。如果我不能移动或工作,我不能失去那个人。另外,这份工作不累,也不需要像脱壳机一样掉头。你一天能挣100多。反正你在家也做不了什么,不如出去活动活动肌肉。   

  

     

  

  因为蛏子加工属于只耗时不太耗力的手工活,挣多少全凭手上功夫,所以,来插空干活的人几乎是络绎不绝,甚至会出现排队等活的场景。   

  

  渔村的富人不能也不敢停止努力。他们积累了多年的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他们说,我们来自贫穷的日子,我们知道没有钱的日子有多可怕。所以,就算有几十万八十万,哪一个敢拦?   

  

     

  

  在姐妹中,大姐姐是著名的Aauto Speeter,每天收入超过300元。她说家里有个大学生,不能停。1200万能在大城市买套房吗?如果孩子在大城市毕业,能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做到吗?所以,父母在农村致富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让孩子在大城市的生活不紧张。   

  

     

  

  每天有3-4万甚至4-5万斤的刀片运到这个加工点。刀片的密集尺度体现了渔村人的期待   

  

  这位爷爷今年70岁了,和妻子一起来加工点上班。爷爷说他一天挣的钱花不完,但是和村里比较富裕的家庭相比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所以他和妻子几年来都没有停下脚步,哪里挣的钱多就往哪里跑。现在,我太老了,跑不出去了。家里有这么轻松的工作。只要我愿意花时间,没有健康问题,我就能赚更多的钱。   

  

     

  

  在加工点,负责人老景拿起干蛏子,他的话里充满了感慨:已经富裕的人需要更高质量的自身保险,还没有富裕的人也在努力,大家都在努力。东北渔民对小康社会的理解可能与南方发达地区不同。毕竟人的收入比较高。无论多高多低,渔翁心中始终有一根弦。当这根弦能稍微松一松,小康生活的质量就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