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九宝乐队小姐。
欢迎来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事业部-考前指导指南”,这是第二讲。
上节课,我介绍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科的备考时间计划。我建议准备分为四个阶段。
时间
工作
- | - | -
第一阶段的
2月1日至5日
认真学习
第二阶段
0.5-1月
解决案例分析问题
第三阶段
0.25至0.5个月
解决论文问题
第四阶段
0.5-1月
解答选择题
这个讲座从准备考试的第一阶段开始。首先,让我们学习“第二章信息系统管理基础”。这一章比较重要,知识点多一点。我们将在几篇文章中介绍它。
[画外音]-问:为什么不从第一章开始?答:第一章“信息化与信息系统”,主要讲解选择题中的知识点。此外,本章与软件开发专业知识密切相关,属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科考试所需的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知识。所以建议这部分知识安排在学期末。
【页外呼应】——《信息系统与信息化》《信息系统开发方法》《通用信息系统集成方法》《软件工程》。这些知识点对于IT从业者来说是小菜一碟,只需要在考试前“看一眼”就可以了。对于非IT从业者来说,就是“隔行如隔山”,和一开始以卵击石获得专业技能没什么区别。
现在,请翻到教材第二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础第123页。在本章中,第一个知识点是“项目”。
我们考试的名字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科”。因此,我们必须首先解决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什么是“项目”?信息系统项目的特点是什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事业部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关于“项目”的概念。根据教科书的解释——项目是提供独特产品、服务或成就的临时努力。教科书中提到的项目具有以下特点:
临时性(一次性)
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
逐步完善
资源约束
目的性
现在详细解释一下这些特点。
临时性(一次性)
在谈论“项目”的概念时,经常会提到另一个概念“日常工作”。项目和日常工作的主要区别是时间维度。这个项目有严格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日常工作往往是一个循环。
从时间的角度来说,你不能说我们有一个项目“我的皇帝万岁,我的皇帝万岁”。同时,你不能太固执。在我的网上直播课程中,有同学问,每天上班有明确的起止时间。有工作时间,下班后工作时间,迟到早退扣钱,日常工作是项目?
要回答这个问题,你需要先确定你的语境。项目和日常工作之间没有严格的概念界限,重点是上班出勤的时间。这时,日常工作就是项目。满足项目概念,每天交通情况不完全一样,公司要求你在规定时间到达公司。这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当强调日常工作相似时,时间也相似。关键是“循规蹈矩”。此时,日常工作就是日常工作。你的工作没完没了。工作做不完,工作内容也差不多。这时,日常工作不是项目,而是日常工作。
比如,流水线上生产的哆啦a梦玩具。你认为这是一个项目吗?
强调的时候,每个娃娃或多或少都有一个字的特点,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此时,它是项目。
需要强调的是,生产线的产品都是统一规格、统一标准、循环生产。此时,是日常工作。
【敲黑板】-暂时的,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长短”。暂时并不意味着“短时间”。一场战争可能会持续几年,但它是独一无二的。历史上没有两次类似的战争。战争是一项工程。
【敲黑板】——项目管理要求有时间限制。时间是一种资源。时间、信息、人脉都是资源。如果是资源,必须有数量限制。项目资源必须有数量限制。
拓展124页教材的临时性,强调项目资源中的“边界”。人、钱、物、信息都是有边界的。不能说资源无限投入。每个项目都应该有成本边界——成本核算、成本预算和成本估算。所有项目都有时间界限——“项目启动时间”、“项目完成时间”和“里程碑时间”;所有的项目都有范围界限——“必须完成的需求”、“必须不完成的需求”和“可以完成或不完成的需求”,需求要明确表述。每个项目都有一个质量边界——“质量验收标准”和“不良率”。
这些要求或“界限”是特殊的。即使是类似的项目也不一样。每个项目都是独特的。
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
教材第124页,说到项目的输出,有几点需要展开。
首先是项目的输出,任何项目都有输出。项目的产出是独一无二的,迎合了临时性的特点。
其次,项目的产出产品。它可能是“可见的”或“不可见的”。
最后,“独特”强调项目的输出是不可重复的。
【呼唤
back】当重点强调,老师日复一日的讲课。每年都是将这本教科书,此时,就是老师的日常工作。明星如果是“天天、月月、年年”开演唱会,那开演唱会就是明星的“日常工作”。逐步完善
这个概念容易理解偏差。逐步完善,讲的是,“逐步细化、逐步明确”、切记不是“范围蔓延”。
逐步细化,逐步完善――事情越讲越明白,事情还是原来的事情,需求还是原来的需求,只是需求讲的更清楚。但是,不是增加需求。
范围蔓延――范围这个概念后续章节会专题讲解。现在讲的范围,可以理解成需要完成的工作,需求蔓延,就是增加工作。公司老板,看见你没有忙的焦头烂额,就觉得不舒服,总是你个找一些多余的工作。这些多余的工作,就是范围蔓延。
逐步完善的概念要理解清楚,否则,后续学习到范围管理,容易出现理解偏差。
资源约束
这个概念教科书讲的很少,需要扩展一下。
先说,资源――时间、费用、人力、信息,都是资源。上述章节讲过,“项目的资源一定是有边界的”。你不能弄一个项目,钱可以任意花费,时间可以任意延迟。就是修圆明园,一样要有预算。
因此,对于项目的资源,应该在“钱”的基础上,想到其他方面。成本,不局限于“金钱成本”。
目的性
教科书讲,项目的目的就是特定的结果,项目是面向目标的。
在此,我需要给你扩充几点。
项目是面向目标的――无可厚非。重点是何为“目标”。狭义讲,项目的目标就是项目的输出,产品、服务或成果。但是,在产品、服务或成果的基础上,还要看到广义的一方面。广义的目标,需要看项目的管理质量。这个项目在一定的范围下,时间、成本、质量,完成的怎样。
【敲黑板】我们讲,好项目的概念是建立在项目的资源约束前提的。在规定的资源下,实现最优解,就是好项目。你不能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这不符合《孙子兵法》的思想。我们作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我们的工作是在规定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能够掌握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调配、协调、项目的各干系人,使得项目达到可能的最大绩效。这个价值观,需要修正,你不能说一个项目好到“马儿不吃草,马儿天天跑”。
上一点,讲的是项目的目的是以资源的制约为前提的。另一点,讲这些制约项目的因素――时间、成本、质量,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的。
解释一下。注意,我们讲的时间、成本、质量相互的制约关系是以“范围一定”为前提的。“范围一定”的意思是“范围不变”。
当老板说,时间必须压缩,要求提前完工。老板付出的代价必须是:增加成本――可能是增加人手,增加人力成本。或者是,支付加班工资,增加用工成本;如果老板不想花钱,还想提前完工,对不起,那就得降低项目的质量要求。要求“又快,又好”做不到。
当老板说,成本必须压缩,原计划的预算不能支持。老板付出的代价必须是:增加时间成本,可能是团队人员减少,人手少,进度慢。或者是,钱还要少,速度还要快,那只能是降低质量。上线的系统bug可能会多。没有时间测试,没有人手测试。质量就差。
当老板说,质量是第一生命线。没问题,加人手,加时间,加工资。我是项目经理,我不是齐天大圣,不能“无中生有”。
由此,需要明确的一个价值观。项目经理的任务是规划、协调、沟通、管理。通过这些管理动作,使得项目达到该有的绩效。
扩展一下,除了教科书125页所讲的,时间、成本、质量。项目管理的十大知识领域,都是相互制约的。增加项目沟通,势必增加费用;减少团队管理投入,团队效率低下,势必影响效率。降低风险管理,可能带来“无效工作”、“返工”等,反向制约项目绩效。
【敲黑板】我们讲的是项目绩效,项目绩效可以从十大知识领域,多个维度绩效项目。
这一讲知识点稍多,先讲到这,下一讲继续后续知识点。
总结一下,这一讲重点讲的是项目的概念――项目是为提供一项独特产品、 服务戒成果所做的临时性努力。
项目有以下几个特点:
l 临时性(一次性)
l 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
l 逐步完善
l 资源约束
l 目的性
以及,项目与日常工作的区别。
2021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