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服务外包公司好注册吗,外包服务有限公司是靠什么赚钱

  

     

  

  Image @ vision china   

  

  新年伊始,一个朋友让我分享创业融资。众所周知,融资是现代创业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永宏科技也从中受益。然而,融资是一把双刃剑,一些创业公司因融资不当而遭受损失。   

  

  永红科技自成立以来,得到了很多业内朋友的帮助,带着感激,我答应了。即使没有太多经验,也可以分享经验教训,给创业者一些东西是非常可喜的。   

  

  # #商业模式并不是绝对的好或坏。   

  

  “把山脊边看做一座山峰,距离就不一样了。”   

  

  这首诗很好地概括了企业服务中不同商业模式的差异。就像你在庐山外面,可以看到庐山的真面目。跳出模式时,更容易发现不同的模式并不是绝对的好或坏。   

  

  在讨论模式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企业服务的增长特点-“多见长期稳健的高增长,少见短暂的爆发式增长”,这是企业服务增长的普遍特征。.   

  

  通过梳理企业服务订单的流程,可以找出原因。   

  

  企业的服务订单生成过程非常漫长,有很多环节:从线索到商机,从方案到POC,从招投标到签约,从交付到售后,都需要经过这些环节,无一例外。这与一些2C互联网公司有很大不同。2C互联网公司往往只有两大组织:产品和运营。   

  

  订单多,给企业服务带来两个困难:一方面,组织建设企业服务公司难度大;另一方面,甲方决策复杂、周期长,因此有很多环节干扰决策结果。前面有两座山。即使一家创业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很强,如果营销能力差,最终也赢不了。   

  

  了解企业服务的这个特点,再来看一下企业服务的商业模式。   

  

  选择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是创业者不断思考的问题。根据订单的成本结构,并考虑毛利率,创业公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产品或订阅、咨询或交付。   

  

  比如永红科技、SAP等有产品或订阅的公司。永红科技的主要收入来自于用于视觉分析的敏捷BI产品永红。   

  

  Z-Suite,SAP的主要收入来自其ERP产品。   

  

  或者像Pactera和德勤这样以咨询和交付为导向的公司。文海辉的主要收入来自外包服务,德勤的主要收入来自咨询和交付服务。   

  

  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的商业模式,关键在于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因为每一种商业模式的核心竞争力都很难打造。企业不期望事事强。能够把一个领域做强,把其他领域做好,这是非常好的。   

  

  解决了商业模式的问题,需要思考的是,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关注不同的重点。不妨用企业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来概括:   

  

  前期(初创型企业):专注打造核心竞争力,千方百计求生存;   

  

  中期(成长型企业):在核心竞争力上形成优势,优势越大越好。同时,成长型企业需要调整收入和成本结构,才能演化为成熟的企业;   

  

  后期(成熟型企业):成为高利润、高增长的产业巨头。   

  

  ## #并非所有可用资源都是必需的。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鱼取熊掌者也。”   

  

  这首诗很好理解,但面对融资,选择不一定那么理性。以后,融资可能会成为烫手山芋。这并不是让大家在融资面前犹豫不决,而是在融资之前要想清楚相应的融资目标和用途。   

  

  或者在企业的早期、中期和后期阶段来说明:   

  

  前期(初创型企业):基金应确保企业至少能存活一年半,主要来自一级市场。资金可以用于任何模块的营销、服务和研发;   

  

  中期(成长型企业)   

  

  资本要保证企业至少活两年半,主要从一级市场开始。资金短期可以用于营销和服务,长期不建议补贴营销和服务。只要投入产出合理,资金可以长期用于研发。现阶段,营销费用占比和服务毛利率要提高到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以上;   

  

  后期(成熟型企业)   

  

  :用资金保证企业生存没有问题。可以选择债务融资或者二级市场融资。资金不会用于现有业务的营销、服务和研发,主要用于发展新业务和有机并购。   

  

  那么,如何获得融资呢?   

  

  融资就像谈女朋友。优秀的女朋友是追不到的,主要靠实力。当然,这个实力不一定要全面。初创企业主要需要具备核心竞争力要素。   

  

  比如,要么技术领先;或者可以证明团队可以在技术上领先,比如管理团队是否有行业内领先企业的工作经验,有没有什么建树等等。   

  

  最后,实力需要别人知道。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你是KOL,那么可以打造自己的自媒体;如果不是,则可选择重要的科技媒体和行业重要会议作为推广渠道。每年做三次左右的文章写作或会议分享就足够了,好的投资机构自然会来跟你聊。

  

打铁终需自身硬,更多精力花在业务上是重中之重。

  

## 考虑清楚股权稀释的问题很重要

  

股权稀释是创业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的问题。按照平均融资五轮上市的节奏来考虑:种子、A、B、C、D。建议每轮股权稀释在20%以内,最好在15%以内,这样上市前创始团队股份加上员工期权还能保持在40%左右,以确保管理团队的经营权安全。

  

我就在这方面吃过亏,永洪科技前期几轮融资节奏过快,到后期团队股权占比不高,再往下做融资就难受一些。

  

但如果你去咨询机构股东的意见,大概率会劝你多拿钱。这是因为各自的立场不一样,机构股东投那么多Case,最想要的是安全地赚钱,最好是赚大钱;而创业团队除了安全地赚钱,更需要考虑事业的可持续性和可控性。因此,做决策前哪怕机构股东的背景再牛,我们也要独自做判断。

  

在这里,重点强调一下,不要轻易同意额外融资条款,即“三不要”:

  

> 不要有对赌 :好的机构一般不会对赌,但也许会试探你。

  

> 不要有担保 :好的机构一般不会要求创始人用房产等私人财产担保。如果规避不掉担保,建议以持有的股份进行担保。

  

> 不要有独自领售权 :好的机构一般不会独自拿领售权,多家机构拿到领售权时最低售卖估值一定要足够高。

  

谈判时坚持自己的观点很重要,这“三不要”创业者们一定要谨记。

  

## 写在最后:

  

创业的几个小Tips分享给大家:

  

1. 尽量拿头部机构的钱 :VC行业竞争很激烈,为保持头部地位,他们知道孰可为孰不可为,这会让管理团队很省心。

  

2. 不要相信资源论 :有的投资机构为了拿到Case或降估值,会告诉你有很多资源,听听就好一般别信,除非他真有翔实可行的计划并推进计划。

  

3. 不要相信情怀 :如果你的业务顺风顺水,大概率资本都会来;如果你的业务掉到坑里,大概率资本都会走。放弃幻想,创业维艰,坚定地树立靠自己靠团队的信念。

  

当然,最想说的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顺境逆境,能够从容面对就好。顺境会让企业快速成长,逆境会让人快速成长。做长期主义者,不管是顺境逆境都要从容地走过。

  

  

注:美国侧重B端、中国偏爱C端的态势正在改变,在中国B端越来越获得青睐。2019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1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这里引用“全球新生独角兽公司数量”图表,预祝正在创业路上的或者即将踏上创业路上的广大创业者们,创业顺利、早日进阶、牛年大吉!

  

【钛媒体作者简介:永洪科技创始人&CEO 何春涛,联系作者:HenryHe@yonghong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