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网络创业理论与实践课后答案,网络创业理论与实践

  

  中国网讯   

  

  日前,第七届“中国大学生公关策划与创业大赛”正式启动。本次校园大赛成立13年,不仅以创新赛制、紧跟时代发展为主题,引起了大学生的兴趣,更因引入了公关公司、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参与,为参与的大学生提供了一线实践机会,为社会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受到人们的好评。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吴洪波表示,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与创业大赛为企业、高校、公关公司提供了三方互动平台,通过该平台,一批批极具潜力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就业难”遇上“求才难”:就业市场面临两难。   

  

  近年来,毕业生人数不断刷新。据统计,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34万人。如此庞大的毕业生来源,对于企业招聘人才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很多企业在毕业季招生时,还是会遇到“寻人难”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体现在岗位要求与毕业生技能之间的差距,两者之间存在匹配性矛盾。于是,国内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毕业生数以百万计;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大学生和企业陷入了“就业难”和“人才难”的两难境地。   

  

  对于这种困境,有业内专家表示,这其实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一些学生在校园里学到的理论不能有效地与实践相结合,他们在象牙塔里的毕业论文没有足够的基础来真正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部分学生有在企业实习的机会,但实习经历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学校与市场脱节。很多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几年甚至十几二十年都没有变化,但是我们社会的变化却是日新月异。学校虽然知道企业需要什么,但由于专业学科的限制,目前无法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教学改革,教授的学生自然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教育改革:产教融合、相互赋权   

  

  教育与产业的脱节会极大影响人才的成长,产业的快速迭代也会给教学内容带来挑战。目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很大,非常灵活,导致对毕业生的需求更加灵活、具体、多样化。因此,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调整,以适应企业的需求。   

  

  为更好地解决“就业难”“人才难”,教育部门正在积极推进教育体制创新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各教育机构也进行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创新尝试,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人才培养方案更贴近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   

  

  例如,完美世界教育结合学生个人特点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就业前、就业中、就业后的终身成长服务体系,与阿伯丁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上海商学院等近百所行业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并整合完美世界等一线企业的招聘标准,设置专业模块,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其中,完美世界教育与英国阿伯丁大学合作的游戏开发硕士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游戏开发和专业英语学习的理论课程,还提供了产业培训环境。学生毕业后将获得英国阿伯丁大学游戏开发硕士学位,并有机会在国内外顶尖游戏公司实习和工作。三年来,该项目不仅得到了学员的高度评价,还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为行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据悉,双方合作的游戏开发硕士项目毕业生在完美世界、盛大、祖龙等行业一线企业就业,就业率为100%。这种“教育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   

  

  搭建竞赛平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当然,优秀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企业和高校的帮助,还需要高校、企业、社会等多方的参与,共同搭建一个交流平台,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强化学生对企业和社会具体需求的认知。“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与创业大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尝试。   

  

  通过对竞争系统的分析,我们发现竞争的最大特点是企业的深度参与。每场比赛都会引入国内知名公关公司、一线互联网公司等合作企业。题目均由企业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提出,要求参评大学生深入企业,通过了解企业发展情况,结合自身专业公关理论知识,给出切实可行的策划方案。   

  

  本次比赛中,完美世界提供了“插上梦想的翅膀”的题目,要求参赛选手结合“完美教学工作坊”的实践,为教育扶贫等公益活动策划出具有创意和可操作性的方案,吸引更多感兴趣的团体参与教育扶贫等公益活动。伽蓝集团要求结合自然馆公益项目“喜马拉雅种草”开展选题策划,推动大学生等更多群体加入喜马拉雅地区生态保护队伍。云南白药要求结合2019年云南白药牙膏公益实践,以“受益”为主题,为品牌策划创新公益活动。   

  

  学生要想给出优秀的解决方案,就必须把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这不仅给了学生应用在学校学到的公关知识的机会,也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大赛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实际需求的机会,解决了学校与市场脱节的问题。此外,本次大赛还指定13家专业公关公司为“中国公关人才实习基地”,为选手提供专业咨询和就业实践的渠道。   

  

  大学生公关策划与创业大赛的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为高校公关教育教学课程提供了规范价值。同时搭建了校企沟通平台,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非常好的社会实践机会。大赛在检验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也注重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和责任感。针对本次大赛的主题“人文情怀、价值理想、社会责任”,第七届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与创业大赛副主任兼学术技术指导。   

郭惠民表示,大学生在大学里所学的不仅仅是信息、知识和技术,当他参与到社会之后,更重要的是有担任、有责任、有人文情怀。往届实践表明,经历公关策划创业大赛锤炼的大学生,其综合素质往往会得到更大提升。

  

来源:中国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