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投放照片书广告,照片书创业如何宣传

  

     

  

  本报评论员 高若瀛   

  

  过去一周,小红书在滤镜问题上遭遇了信任“翻车”。用户查阅千里小红书“种草”景区,才发现过滤网只是破旧的公厕和乱石滩。几年前,这家UGC社交电商公司陷入假条风波:不真实、营销信息充斥平台;最近也因为网络名人的炫富和“福源”“病源”的炒作,火速过热。   

  

  首先要客观看待“过滤景点”事件。旅游是一种具有强烈主观体验的娱乐活动。再加上季节、天气、淡季、观察角度的影响,人们体验不同的感受是很常见的。简单地把“失望”归咎于几张照片有些武断。   

  

  此外,区分拍照的动机是营销推广还是单纯分享旅行照片也很重要。其实在大量网友跑到博客页面吐槽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拿出了原片,试图通过对比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并强调既没有过度使用滤镜,也没有营销推广,无缘无故受这么多口水真的很委屈。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种草”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广告。这些本该由消费者分享的真实消费信息,逐渐变成了世代创造和隐性广告。当无法分辨哪些是种草的真实笔记,哪些是商家的策划和推广时,旨在通过用户共享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小红书,似乎走向了它最初对抗的对立面。   

  

  这次滤镜门投射出来的,只是网友对滤镜美学的不满,认为小红书太卷进去很久了。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红城社区浮夸虚假的作风。   

  

  究其原因,是互联网产品在思维上有过于强调操作的倾向,往往在成型之前就规定好产品的调性,以此来引导用户。平台控制内容的质量和方向,保留并赢得符合调性的头部用户,同时排除不符合调性的用户。   

  

  这会导致广大用户,尤其是普通用户,即使没有功利目的,单纯上传日常照片也要做足功课,照片要修得漂亮,生活“晒”得足够精致,无形中承担了很多不必要的心理和参与成本。更不用说,为了迎合品牌和商业调性,我们不可能卸下各种精心设计的滤镜。这种社区氛围和运营策略的长期发展会导致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产生隔阂。   

  

  事实上,以跨境购物分享起家的小红书,从创立之初就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中产”的滤镜。由――CC Data与大美容数据分析平台中国美容网联合发布的《2021年Q1美妆市场营销报告》显示,小红书占美容护理行业重点广告渠道的48.1%,排名第一。今年3月,小红书美容护理热推前三品牌分别是兰蔻、雅诗兰黛、资生堂,最热的词是“阿玛尼”。   

  

  然而,面对增长的压力,当用户群从更广泛的人群扩展到都市恋爱女性时,如何从美妆时尚向泛生活方式转变,如何持续下沉,成为摆在小红书面前的难题。游记的“翻车”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种泛生活风格的内容分享与社区的受众、分享机制、分享文化并不匹配。   

  

  下沉意味着更加脚踏实地。当滤镜过度包装,你看不到生活最真实的样子。除了传播不良价值观,之前被媒体诟病的病院和佛院,只会得到网友的围观和嘲讽。同样,当博主继续缺乏真正的认可和反馈时,他们也会失去分享和创造的动力。   

  

  面对“滤镜门事件”,小红书反应不错,承认部分用户过度美化笔记,并道歉。同时还引入避坑笔记,让用户参与内容再创作。但无论是种草还是拔草,其实都指向如何保证真相——小红书核心商业价值的关键。当小红书还在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