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 君 说
15岁辍学打工,23岁成为小厂主,33岁成立科技公司,45岁上市,在外人看来是一段近乎神话般的奋斗史,在这位企业家口中几乎没有提及,即使别人问她,她的回答也只是“我没有高调的资本”。
她就是兰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群飞,她也是从2万元起步到615亿的女强人,一直将低调的风格保持到极致。
“得意时不要太得意,失意时也不要太失意”,这句话成了她最真实的写照。
图片:视觉中国
资料来源:创业智库
2018年3月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8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统计了全球白手起家的十亿女性富豪。
48岁的周群飞以615亿元的财富排名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第一,她的财富比去年增长了45%。
回顾这位女首富的前半生,跌宕起伏极其鼓舞人心:
出生前,父亲制造炸药,导致失明,两个手指被炸掉。我五岁的时候,妈妈去世了,家里很穷。
15岁辍学打工,每天工作18小时,工资6元。
20岁时,她的工厂面临撤资,她主动要求把一个小小的加工厂变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工厂。
23岁时,他开了一个2万块储物的小作坊,开始制造手表玻璃。
33岁时,兰斯科技在深圳成立,主要从事手机防护窗玻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45岁时,公司上市,成为世界顶级供应商。周群飞的股票价值高达72亿美元,相当于易贝创始人的净资产。
30年来,周群飞先后创办了11家公司,从一个流水线女工,到世界上最富有的白手起家的女性。
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白手起家的女人。她创立了工业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兰斯科技,在香港拥有2700万美元的资产。
然而,在她的一生中,她经历了太多的生老病死,这也是一个企业家的伟大之处。
15岁成打工妹,20岁就开始管厂
周群飞,湖南湘乡人。她出生前,父亲因为自制炸药不小心炸掉了两个手指,她同时失明。不幸的是,在我五岁的时候,我妈妈去世了。
年纪轻轻,周群飞就面临着失去亲人的痛苦,贫穷无助,让这个本就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吃完最后一餐,下一餐怎么计划,吃什么,你都要准备。”
周群飞的兄弟姐妹因为交不起学费,还没读完小学就开始为了生计而努力工作。周群飞除了靠父亲的体力活补贴家用外,还承担起了养猪、种菜、干农活的重担。据同学说,她每天都要来回几公里去上课,基本上都是跑步去学校。
周群飞的家乡
因为经常要回家干农活,学校给周群飞布置的作业只能在课间完成。这也让她下定决心,“我们一定要争取成功,在未来出人头地。”
撑到15岁那年,家里实在支付不起周群飞的学费,她只好辍学出来打工.
没有文凭,没有本事,一个小女孩怎么能自立?为了学习各种技能,15岁的周群飞选择在深圳大学附近的一家工厂工作,这样他就可以赚钱,上夜校。
于是,她常常白天打工,晚上学习.在七年的工作中,周群飞获得了各种证书,如会计证、计算机操作证、报关证和B品牌驾照.
年轻的周群飞对一切都很好奇,他说:“我学的是会计,经常自告奋勇帮会计贴发票,抄日常账目。没想到,这些知识在后来的企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她还花时间用自己的积蓄开了一家服装店,学习店铺管理、供应渠道管理等实用知识。
当工厂的工作量很大时,周群飞要上18个小时的班,然而在这么忙的时间里她还能挤出时间自学丝网印刷技术
她掌握了从最初的丝网印刷到后来的胶片印刷的所有工艺。
看似不相关的学习,却为周群的飞翔铺好了路。
1990年,一个发展机会
>
在当时的“澳亚光学”工厂打工的周群飞
当时,她打工的手表玻璃加工厂搞扩建。但厂房建到一半停工了,老板准备撤资。
眼看厂要关闭,周群飞找到老板,毛遂自荐:“公司的工艺我都懂了,我也很年轻,很需要一个给我发挥的机会。如果亏了你的钱,我一辈子给你打工,如果赚了,工资随便你给!”
周群飞的胆量和气魄得到了老板的赏识,随即她从一个小车间的管理升职为这个厂的厂长。
工厂建成投产后,主要是为手表玻璃印字和图案。周群飞将平时自学掌握的丝网印刷技术,创造性地应用到工作中,印出来的产品效果非常好。很快,这个工厂在周群飞手上做起来了,成为公司效益最好的厂。
正当周群飞准备大展身手时,老板在厂里安插了不少亲戚当管理,人一多容易出乱子,管理理念的不同加上公司其他厂的排挤打压让这个23岁的女生腹背受敌,步步维艰。
看不到前途心灰意冷的周群飞选择了离开。她本想另寻一处好去处,彼时业界早己小有名气的周群飞,还怕找不着下家?
可堂姐一句话,很快便将周群飞的“雇佣思维”转换成“雇主思维”,更或者说,将“穷人思维”转换成了“富人思维”。
堂姐说道:“你给任何人打工都只是打工,还要受气,要不然我们一起干!你发得出工资就发,发不出我们就跟着你!”
从“手表玻璃厂长”到“手机玻璃女王”
1993年3月,周群飞和几个亲戚在深圳宝安租了套三室一厅的民房,靠着2万块的启动资金,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当时做的丝网印刷。
独立门户,并不容易。8个人挤在一套三居室里,客厅成了印刷、成品检验及包装的车间,其他房间则是大伙吃住的地方。
“我哥哥帮忙做工装夹具;姐夫负责镀膜;姐姐负责包装和成品检验;堂妹分工丝印和质量检验。大家每天忙到凌晨两三点。”
没钱请员工,所有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周群飞当时买了一块大铝板,切割后加工成几台手动印刷机,自己拉订单,自己做生产。
没有资源、人脉,再加上互联网不普及,周群飞只能找那些表壳厂、手表厂,一家一家去拜访。
有时候还没进去,就碰到狼狗在门口狂吠,或是保安员大声地吼:滚开!
尽管如此,周群飞还是厚着脸皮一家家推销,“那时出门拜访客户时,往往在敲门之前要想几套方案,如果人家拒绝的话我还能怎么说。”
软磨硬泡下,周群飞很快拓展了客户。创业第一年,就赚了六七十万元。慢慢的,她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生意一天一天好起来,公司发展到几十名员工。
“虽然辛苦,但利润可观:印刷一片玻璃,可得1.5元代工费,一个人一天可印7000片。”此时的周群飞初尝创业成功的甜蜜。
看到这个行业利润丰厚,很多加工厂挤了进来;同时,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企业不断洗牌,也给周群飞的公司带来较大冲击。“一些客户上半年合作得好好的,下半年就不见了踪影,很多货款收不回”。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而来。恰恰是这场危机,给了周群飞发展机遇。
“港台的一些客户付不起加工费,便将他们的旧设备抵债给我。这些设备,正是手表玻璃加工产业链上的重要设备。”周群飞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再出资购买了几台研磨机、仿形机,在宝安区另找了个小厂房,将玻璃切割、修边、抛光、丝印、镀膜等工艺打通,形成手表玻璃完整的生产线。
周群飞生意越做越大,从单纯为手表玻璃进行丝网印刷,“升级”为手表玻璃供应商,在行业内也有了些名气。
而一次偶然的机遇,加速了周群飞事业的发展。
2001年的某天,雷地科技公司老板接到了TCL一批生产翻盖手机面板的订单,他将这笔生意给朋友分了工,其中周群飞负责的是加工手机面板环节。周群飞尝试将其掌握的手表玻璃工艺运用到手机面板生产上,用玻璃代替有机玻璃。
随后一年,国内第一款玻璃屏幕手机TCL 3188问世,销量爆增。其他手机品牌见状,也纷纷改用玻璃屏,玻璃屏的应用甚至延伸到其他消费电子产品。
眼看手机玻璃市场大有可为,周群飞2003年在深圳成立了蓝思科技,主营手机防护视窗玻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周群飞生意越做越大,短短10年,从一个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了数百人的公司,而这不过是她的起步。
一举拿下摩托罗拉、苹果
由于在摸索阶段,转型之后,起步并不如意,眼看第一年不赚还亏了,合伙人将200万投资全部撤回。
这下资金没了怎么办?恰好这个时候,世界第二大手机生产商摩托罗拉找上门来。
作为国际知名品牌,摩托罗拉对零部件配套标准要求较严,他们要求周群飞先出来样品,再决定是否采购。
虽然公司规模小,产能压力大,但周群飞没有怯场,随后三天三夜她没离开车间,做实验、找参数,“ 当时在这个行业内,我们第一个达到了外商跌落测试的要求
。”
看完样品,摩托罗拉采购总监随即打来电话,希望与蓝思科技合作,“蓝思科技的产能全部给摩托罗拉。”
要知道一家不到1000人的公司,相对同行来说规模太小,要想接下这种大品牌的订单,简直是做梦。
但这块大饼却是真真切切砸到了周群飞的头上,回忆当时的情景,“容不得我犹豫,对方只要求我说“YES or NO”。
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随即周群飞接下了订单,可不料麻烦也来了。
上游玻璃原料供应商在接受了货款后,却与其竞争对手联手,想搞垮周群飞 。“他们两家想联手卡我。”
供应商要求先打款再发货,在合伙人撤资公司资金所剩不多的情况下, 周群飞只得将自家房子贱卖,用来交货款、发工资 。
结果,房子贱卖出去了,供应商还是不肯发货。眼看着交货期临近,而原料还没着落,周群飞急了,追到香港找日本客商“救急”,没想到却落了个空。
眼看工厂办不下去了,周群飞绝望的跑到香港红磡火车站想跳轨,就在她极度无助时,正好接到女儿的电话,“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吃饭 ?”
这一个电话瞬间将周群飞拉了回来,“猛然间,我醒悟过来。我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丈夫的妻子、是上千名员工的老板,我必须回去!”
回到深圳后,周群飞想了个法子,从瑞士弄到了新的替代材料,但这种玻璃必须通过客户认证才能使用,走投无路之下,不懂英文的周群飞起草了一份中文邮件“LS119”,发给摩托罗拉中国大陆代表。这封“求救邮件”带来了转机,很快替代材料通过了客户的认证。
2004年,蓝思科技的产品应用于摩托罗拉V3手机,仅仅这一款产品,周群飞就做了一亿多套,后来,这笔生意被周群飞誉为企业掘得的第一桶金。
很快,众多国际知名手机品牌纷纷找上门来,选择与蓝思科技合作,其中就包括苹果。
2010年,作为代工厂的蓝思科技就负责提供市面上销售的4000万台iPhone手机中的大部分视窗玻璃, 成为了苹果产业链上名副其实的“隐形大王” 。
这些年来,苹果一直是蓝思的最大客户。
蓝思科技逐步从国产手机面板市场退出来,专注于国际大品牌,如苹果、三星、LG、HTC、华为、小米。如今,知名国际品牌占到蓝思科技销售收入八成以上。
2015年,公司上市,蓝思科技创下了“ 营收第一,净利润第一、资产总计第一、首发后总股本第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第一、董事长薪酬第一”六项纪录 。
2017年,蓝思科技实现营业总收入237亿元。周群飞成为了世界上白手起家的女性中最富有的一个。
经历过日工夜读、白手创业的艰辛,体会过金融危机的剧痛,尝到过产业转型的压力和激烈竞争的残酷,将一个小作坊做成7万多人的全球公司,并成为亿万富翁。不得不说,周群飞靠的不只是努力。
她还告诉了我们从2万元创业到身家615亿元的5个秘诀:
1.如果不能学到更多东西,宁可离开
尽管学业优秀,但周群飞还是15岁就辍学了;尽管当时的梦想是成为时装设计师,却还是只能选择去工厂工作。“我从早晨8点一直工作到深夜12点,有时甚至到凌晨2点。
但枯燥的工作让周群飞很快就厌倦了,“没有轮班,就几十个人,我们就不停地打磨玻璃,但我并不喜欢那份工作。”
3个月后,周群飞向老板递交了辞职信,信中表达了对工作的感激,同时也表达了那份工作已不能满足她学习更多新东西的需求。
殊不知,老板不仅没有让她离开,反而给她升职,那份工作也为她日后创业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2.对专业知识掌握得炉火纯青
由于第一份工作就是打磨玻璃,因此,周群飞对玻璃制作的每道工序都了如指掌。
即使现在公司员工已增至8万名,她依旧经常在工厂里来回走动,密切注意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她有时会坐下来,做一些技术员的工作,看看制作过程中有无问题”。蓝思科技的一位总经理赵俊武说。
为了能够随时巡视工厂,周群飞还在办公室旁边建了一套小公寓,以便随时发现问题。
3.抓住机会站上浪头
1990年,周群飞所在的工厂面临被撤资的境况,周群飞向老板毛遂自荐,最后争得该厂的管理权。
随后她利用所学技能,拯救了即将倒闭的工厂,并实现盈利。
尽管周群飞的专业知识在于为手表生产玻璃面板,但是,让她成为亿万富翁的,不是别的,正是智能手机。她善于去接纳一切的新事物,2003年与摩托罗拉的合作,改变了周群飞事业的轨迹。
自此,来自HTC、诺基亚、三星和苹果等手机厂商的订单陆续而来,智能手机的玻璃触控面板改写了行动装置的游戏规则,促使蓝思科技一跃成为中国市场的主导者。
4.凡事亲力亲为,从不停止学习
中国湖南方言用“霸得蛮”来形容像周群飞这样的女人,也就是说,一个人敢做其他人不敢做的事。
打工的时候,她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各项技能,考取了一系列证书。
公司初创立的时候,她不知疲倦地工作,几乎什么工作都做,她修理和设计工厂的机械设备,自学复杂难懂的丝网印刷工艺和技术。
虽然只有初中文凭,但周群飞对一切事物保持着好奇心。
“人总会进步的,他们说得我像个文盲,我要是不继续练功练到七八级,怎么管得了下面那么多博士啊。”她说道。
5.得意时不过度得意,失意时也不过度失意
尽管取得了惊人的财富和成功,《纽约时报》将周群飞描述成浑身散发出魅力和谦卑的女人。开会时大部分时间她都保持沉默,但需要自己发言时就会变得十分活跃,每个人都洗耳恭听。
“我没有高调的资本。”周群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我认为做人最重要的是,得意时不要太得意,失意时不要太失意。”
出身寒门的她始终牢记父亲教诲,保持低调作风。



